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古代相對於八百里加急而言 四百里和六百里的區別在什麼地方

古代相對於八百里加急而言 四百里和六百里的區別在什麼地方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6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古裝劇中,凡是行軍打仗,經常可以看到小兵接到將軍的將令,並且將軍特意交代:“八百里加急!”往往這時候,小兵要使出渾身解數,力爭能夠以最短的時間將軍情呈至御前。小編往往很好奇,爲什麼一定是八百里加急?有沒有六百里加急?或者一千五百公里加急?想必大家也有同樣的疑慮。小編就帶大家瞭解一下,“八百里加急”是什麼一回事。

古代相對於八百里加急而言 四百里和六百里的區別在什麼地方

古代不像現在這麼信息發達,一條消息,往往皇帝知道了,叛軍已經打到了家門口。因此,爲了保證信息的傳遞,需要建立一整套的信息傳遞機制。最爲常見的是烽火臺、飛鴿傳書、騎馬。這三者中,最有效的還是騎馬。在信息不發達的古代,歷朝歷代都很重視驛站的建設。

古代相對於八百里加急而言 四百里和六百里的區別在什麼地方 第2張

驛站的主要傢伙什兒,就是馬。古代的馬不是現在的寶馬車,兩條腿沒命的跑,也會知道累,就是人騎着馬也難受。因此,驛站制度的建設保證了馬匹的輪換與人員的及時休整。至於“八百里加急”體現的是失態的嚴重性。

古代相對於八百里加急而言 四百里和六百里的區別在什麼地方 第3張

古代的馬就是吃飽了可勁的跑,也就一千里。這還是上等的御馬,而且是汗血寶馬,才能達到的水平。在古代能跑出八百里水平的馬,絕對是上等的好馬,甚至比御馬還要能跑。八百里加急什麼概念啊?

古代相對於八百里加急而言 四百里和六百里的區別在什麼地方 第4張

下邊給大家舉個例子,比如安祿山叛變,深處長安城的唐玄宗六天後就知道了消息。這可了不得,要知道安祿山叛變遠在長安千里之外,然而安祿山卻能夠六天後就知道,這樣的信息傳遞速度已經很快了。

古代相對於八百里加急而言 四百里和六百里的區別在什麼地方 第5張

至於四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相對於八百里加急,則事態沒那麼嚴重。如果是四百里加急的話,則是一種十分人性的的考慮,路程相對較短,人也可以不用那麼趕。六百里加急,則介於八百里加急和四百里加急之間,隨時有可能轉化爲八百里加急。

古代相對於八百里加急而言 四百里和六百里的區別在什麼地方 第6張

四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三者區別在於信息傳遞的速度,以及事態的嚴重性。再者,就是馬的質量問題,八百里加急的馬肯定就是好馬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