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詩詞名句 > 晁補之的《洞仙歌·泗州中秋作》妙在何處?

晁補之的《洞仙歌·泗州中秋作》妙在何處?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晁補之的《洞仙歌·泗州中秋作》妙在何處?這首詞豪邁超拔,意境雄渾,上天入地,想象綺麗,頗得東坡之神髓,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原文】

青煙冪 ① 處,碧海飛金鏡。永夜閒階臥桂影。露涼時,零亂多少寒 ② 。神京遠,唯有藍橋路近。

水晶簾不下,雲母屏開,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將許多明,付與金尊,投曉共流霞傾盡。更攜取胡牀 ③ 上南樓,看玉做人間,素鞦韆頃。

【註釋】

①冪:遮掩。

②寒螿:晚蟬。

③胡牀:也叫交椅、繩牀。一種坐具,可摺疊。

晁補之的《洞仙歌·泗州中秋作》妙在何處?

【譯文】

天空煙靄迷靄,頃刻間從碧海升起一輪金鏡,在夜深的臺階上投下丹桂影。待到露涼時,響起了零亂錯落的蟬鳴聲。京城離我那樣遙遠,只有月宮仙境離我最近。

高高捲起水晶簾,再敞開雲母屏風,讓清冷月光照佳人淡淡脂粉。更想把許多明月清光,交付給金盃,到拂曉將美酒和流霞同喝盡。再帶胡牀登上南樓,觀賞那白玉世界,和素淡的秋色千頃。

【鑑賞】

這首詞作於徽宗大觀四年(1110),當時詞人任泗州知州。中秋之夜,把酒對月,詩興大發,遂成此作。通過對月色之美和賞月過程的記敘,表達了詞人對官場的厭倦和欲尋解脫的情思,是詞人的絕筆。

上片描繪中秋夜景。開篇兩句從李白的詩中化出,寫明月初升的情景。“飛”字寫皓月升空的狀態,頗具動感。“永夜”三句,描寫了永夜、閒階、涼露、寒蟬等諸多意象,它們有機結合,營造出一種清幽、冷寂的氛圍,既突出了詞人的寂寞心境,又暗含着詞人對眼前美景的留戀。“桂影”二字,語義頗豐,既可指庭院中的桂樹,也能指月亮中的桂樹,意境清幽。結尾兩句寫詞人觸景生情,感慨不已。“藍橋路”以仙境寫月亮。詞人一生羈宦,飽經沉浮,黨爭之禍更使他看透了官場的黑暗本質,所以早已心生厭倦而欲寄情山水,從大自然中求得解脫,所以他會覺得“藍橋路近”。

下片寫賞月的過程。“水晶”三句寫月光滿室,與佳人輝映。月爲人增色,人爲月增輝。“冷”、“淡”點出美的內質——清幽高雅。“待都將”三句寫詞人的飲興,他豪興大發,不僅要傾明月之光入杯,更要收流彩朝霞共飲,這三句把詞人痛飲酩酊的情狀表現得淋漓盡致。最後三句又回寫賞月。詞人想效仿當年的庾亮,攜帶着胡牀登樓賞月,看盡月夜人間的清秋美景。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