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詩詞名句 > 沈滿願的《晨風行》表達了一種什麼感情?

沈滿願的《晨風行》表達了一種什麼感情?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沈滿願的《晨風行》表達了一種什麼感情?全詩表達了女子對情人的一往深情以及別後的孤獨無依,深沉的眷戀和無法排遣的憂愁,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晨風行

理楫令舟人,停艫息旅薄河津;

念君劬勞冒風塵,臨路揮袂淚沾巾。

飆流勁潤逝若飛,山高帆急絕音徽。

留子句句獨言歸,中心煢煢將依誰?

風彌葉落永離索,神往形返情錯漠。

循帶易緩愁難卻,心之憂矣頗銷鑠。

沈滿願的《晨風行》表達了一種什麼感情?

《晨風行》爲樂府舊題,屬“雜曲歌辭”。《樂府詩集》中《解題》謂:“《晨風》,本秦詩也。《晨風》詩曰:‘鴥彼晨風,鬱彼北林。’傳曰:‘傳曰:"鴥疾飛貌。晨風鸇也。言穆公招賢人,賢人往之,疾如晨風之入北林也。’……若王循‘霧開九曲瀆’,沈氏‘理楫令舟人’,但歌晨朝之風爾。”可知晨風本指一種猛禽,王、沈之作,已與古題意旨無涉,而是取了“晨風”字面的另一義,即“晨朝之風”。此詩寫一女子清晨於水邊送別情人。描寫情人生離死別的作品,歷代不乏,但人們的感受自是不同,作品的格調也就不盡相同。沈氏選取河邊送舟、揮手道別的瞬間場景,細緻描寫了女主人公的心理情態,筆調哀傷怨悵,韻致曲折婉轉,讀之令人不禁黯然。前四句,寫女子匆匆趕到河邊爲情人送行,令舟人稍留,以便與情人叮囑再三,最後話別,見得她與情人感情之深,體貼照拂之細緻入微,同時寫出了女子的脆弱甚至絮聒,這是十分巧妙的。理楫,即整槳待發,這是說舟人準備開船。停艫息旅,言暫緩開船,再稍停一刻。艫,指船頭,或以爲指船尾,此處是泛指船。薄,通泊,河津,即河岸。“念君”句是囑託語,猶言一路上風塵勞苦,須多加保重。“念”字下得巧妙自然,傳達出女子內心的牽掛、懸念。“臨路”一句寫船已緩緩啓動,女子與她的情人都揮起手互相道別。臨路,又作臨歧,指在叉路口分別;袂,衣袖。揮袂,也叫分袂。以上四句,一字不閒,語語相扣,節奏很快。詩中女子多麼想再與情人多廝守片刻呵!然送君千里,終須一別。就在船動揮手之間,她的淚水止不住奪眶而出了。古人以爲離別如同死亡一樣,是人生的大不幸,故有生離死別一說。

“飆流”以下四句,寫船的速度加快,漸行漸遠,女子心中頓時便升起了孤獨感。她站在岸邊,徘徊不定,翹首張望,待到看不到帆影,聽不到船上的音樂聲時,一個人隻身煢煢返家,孤獨更兼寂寥,心情愈益沉重。飆,扶搖也。暴風自下而上謂之飆。勁潤,當爲“勁闊”之誤(見《玉臺新詠箋註》)。這句是說船去如飛,轉瞬間帆影即逝。“山高帆急”句言情人遠行,山高路遠,音訊遂絕。徽,本指琴節。這裏不一定實指音樂,總然船行遠了,聲息不聞。這兩句寫的是女子的感覺。她目送船行,希望船行得慢些,看到船,知情人在船上,也是一種安慰。因此她抱怨船行太快,似乎眨眼間自己就跌進孤獨無靠的淵藪。“留子”二句寫女子悵然獨歸,心中悽愴。留子,或指留者,即那女子;句句,《玉臺新詠箋註》疑爲“踽踽”之義。“言”字乃是語助詞,無義。兩句寫得悽悽楚楚,傷感無限。

最後四句以秋風蕭瑟、落葉飄零作比,寫女子與情人別後獨處的愁苦。“神往形返”四字,寫盡了相思之情,心隨船去,返者僅是女子的軀殼。聯繫後世的所謂“離魂型”小說戲曲作品,諸如《離魂記》、《倩女離魂》乃至《牡丹亭》等等,則更能見出其文思巧妙、深細。寫心神往之,獨留形骸,亦見“留子”人已不堪,憔悴之甚。於是逗出“循帶易緩”之語,這顯然是一種自我感覺的誇張。《西廂記·長亭送別》中寫鶯鶯與張生別於十里長亭,鶯鶯一下子消瘦了:“猛聽得一聲去也,鬆了金釧;遙望見十里長亭,減了玉肌。此恨誰知?”金聖嘆以爲是“驚心動魄之句,使讀者亦自失色”。其實這種寫法前有柳永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鳳棲梧》)。更有沈氏“循帶易緩愁難卻”。說來又都是從《古詩十九首》中的“相去日已遠,衣帶日以緩”句化出,關鍵是他們都點化得自然巧妙,因而各具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沈氏不僅寫了“循帶易緩”,而且又以“銷鑠”來補足之。銷鑠,本指銷鎔、熔化,古詩中多謂久病枯瘦之意。《楚辭·九辯》:“形銷鑠而瘀傷。”王逸注:“身體焦枯,被病久也。”至此,一個體不勝衣、爲相思之苦折磨得瘦損憔悴的女子形象被塑造得清晰可見,生動傳神。

沈滿願的《晨風行》表達了一種什麼感情? 第2張

從藝術表現方面視之,作者亦深得古樂府精義。如劈以情真意切勝場,又以人物的心理描寫爲最突出。它通過對送行和別後的女子心理情態的細微刻畫,表達了頭即切入題旨,首句便點出水邊送別。感情奔放潑辣,毫不扭扭捏捏。“飆流”句一個突轉,將分別的過程濃縮了,憑感覺甚或是想象,時空變幻急奏,迅速由送別切入已別。“風彌葉落”以下轉入歸返,又曲折再三,突出寂寥愁苦。通篇十二句,以每四句爲一疊,總以女子心態描寫貫之,轉折幾無跡可尋,渾淪中又多變化,一氣流出中卻層次分明。作者擬作古題樂府,可謂心領神會,絕非謹毛失貌之一般作手。清人賀貽孫曰:“樂府古詩佳境,每在轉接無端,閃爍光怪,忽斷忽續,不倫不次。如羣峯相連,煙雲斷水,水勢相屬,縹緲間之。然使無煙雲縹緲,則亦不見山連水屬之妙矣。”(《詩筏》)細細撫玩,沈氏此詩正有此妙味。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