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文化名家 > 韓愈的《送楊少尹序》表達了一種什麼感情?

韓愈的《送楊少尹序》表達了一種什麼感情?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4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韓愈創作的《送楊少尹序》表達了一種什麼感情?此文意在張揚其事,以振古風,表達對楊巨源的讚賞之情,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小編一起看下去。

送楊少尹序

【原文】

昔疏廣、受二子以年老①,一朝辭位而去。於是公卿設供張②,祖道都門外③,車數百輛;道路觀者,多嘆息泣下,共言其賢。漢史既傳其事,而後世工畫者,又圖其跡,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④。

國子司業楊君巨源⑤,方以能詩訓後進,一旦以年滿七十,亦白相去,歸其鄉。世常說古今人不相及,今楊與二疏,其意豈異也?

予忝在公卿後⑥,遇病不能出,不知楊侯去時,城門外送者幾人,車幾輛,馬幾匹;道旁觀者,亦有嘆息知其爲賢與否?而太史氏又能張大其事爲傳,繼二疏蹤跡否?不落莫否?見今世無工畫者,而畫與不畫,固不論也。

【註釋】

韓愈的《送楊少尹序》表達了一種什麼感情?

①疏廣、受:疏廣、疏受,西漢人,疏廣爲太傅,其侄疏受爲少傅。年老同時辭官,百官盛會歡送,一度在封建時代傳爲美談。

②設供張:設供帳。陳設供帳舉行酒宴。

③祖道:古代爲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設宴送行的禮儀。此指餞行。

④赫赫(hè):顯著盛大的樣子。

⑤國子司業楊君巨源:楊少尹,名巨源,蒲州(今山西水濟)人。國子司業:國子監的司業。國子:唐代最高學府。

⑥忝(tiǎn):慚愧,愧於。自謙之詞。在公卿後:當時韓愈任吏部侍郎,故言“在公卿後”。

【譯文】

古時候疏廣、疏受叔侄二人,因爲已經年老,同一天辭官回鄉定居。因而在他們離去當天,朝廷中的公卿們共同擺設宴席,在京都門外爲他們餞行,當時車駕有數百輛之多;那時在道路兩旁圍觀的人,多數人都感嘆萬分並流下了熱淚,交口稱讚他們清正賢明。漢代的史書記載了他們的事蹟以後,而且後世中有擅長繪畫的人,後來又畫下了他們的畫像,流傳到今天依舊光彩照人,當時顯著盛大的場面清清楚楚彷彿是前幾天發生的事情。

國子監司業楊巨源君,正以自己善於寫詩的才華教導國子監學生,一旦到了七十歲的時候,也稟告丞相辭職迴歸故鄉。世上常說古人和現今的人是不能相比的,而今楊巨源與疏氏二人相比,難道他們的思想境界有什麼差異嗎?

很慚愧的是我官職位居公卿之後,又恰逢生病不能前去送行,不知道楊侯爺離京的時候,到城門外前去送行的人有多少,車駕有多少輛,馬有多少匹;在道路兩邊旁觀的人,是不是也有知道楊侯爺是清正賢明的人而讚歎不已的呢?而史官是不是也大張旗鼓地宣揚他的事蹟併爲他立傳,以此來作爲記錄當年二疏風光事蹟的延續呢?會不會感到失落寂寞呢?我看現在世上沒有擅長繪畫的人,因而畫與不畫,就不必去談論它了。

【原文】

然吾聞楊侯之去,相有愛而惜之者,白以爲其都少尹,不絕其祿,又爲歌詩以勸之。京師之長於詩者,亦屬而和之。又不知當時二疏之去,有是事否?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

中世士大夫①,以官爲家,罷則無所于歸。楊侯始冠②,舉於其鄉,歌《鹿鳴》而來也③。今之歸,指其樹曰:“某樹,吾先人之所種也;某水、某丘,吾童子時所釣遊也。”鄉人莫不加敬,誡子孫以楊侯不去其鄉爲法。古之所謂鄉先生沒而可祭於社者④,其在斯人歟⑤?其在斯人歟?

韓愈的《送楊少尹序》表達了一種什麼感情? 第2張

【註釋】

①中世:這裏指殷、周時期。

②冠:古時男子二十歲成年加冠。始冠:指剛成年。

③《鹿鳴》:《詩·小雅》中的篇名。《鹿鳴》是周朝國君舉行宴會時的樂歌。唐代宴請舉子亦奏《鹿鳴》,又稱鹿鳴宴。歌《鹿鳴》而來:是說以鄉貢進士的資格而來到京城。

④鄉先生:古時對辭官歸故里的老者的尊稱。社:祭祀用的鄉賢祠之類的場所。

⑤歟(yú):文言助詞,表示疑問、感嘆、反詰等語氣。

【譯文】

我聽說楊侯辭官離去時,丞相中有愛護而憐惜楊侯的,奏明皇上讓楊侯擔任家鄉河中府的少尹,從而不斷絕楊侯享受朝廷的俸祿,而且還親筆寫詩來加以勸慰。京城中擅長作詩的人,也跟着和了詩。還真不知道當年二疏辭歸返鄉時,是否也有這樣的情景呢?古人和現在的人相同還是不相同,就不得而知了。

殷周以後的士大夫,往往以官府爲家,罷官後就沒有歸宿之地了。楊侯剛成年之際,就在鄉試中被錄取,參加了《鹿鳴》宴並以鄉貢進士的身份來到京城任職。現在回到故鄉,就可以指着鄉間的樹說:“那些樹是我的先人種的;那條溪流,那座山丘,是我小時候釣魚、遊戲的地方。”故鄉的人對楊侯沒有不加以敬重的,人們告誡子孫要以楊侯不捨棄故土的美德作爲榜樣。古人所說的告老還鄉之人逝去後可以在鄉賢祠中享受祭祀的,大概就是楊侯這樣的人吧?大概就是楊侯這樣的人了吧?

【賞析】

韓愈的《送楊少尹序》表達了一種什麼感情? 第3張

這是韓愈爲送別同僚楊巨源告老還鄉而寫的一篇贈序。因當時韓愈有病在身沒能前去餞行,於是作序相送。

文章先略述漢朝賢臣疏廣、疏受叔侄二人,因年老同時辭官出京城時,朝廷官員和百姓送行的盛況,當時不僅送行場面熱烈,連路旁觀看的人也都感動於二人爲官清正賢明,甚至“嘆息泣下,共言其賢”,而且爲了記錄這盛大場面,“漢史既傳其事,而後世工畫者又圖其跡”,所以至今耀人耳目。就此爲下文的對照埋下伏筆。

楊少尹和二疏一樣,也是年滿七十,然後主動求歸故里,這是二者相同之處。作者首先肯定其相同之處,不僅是爲了提高楊君的地位,突出他歸鄉的意義,也是爲了批駁時人“古今人不相及”的錯誤觀點。

接下來開始展開聯想,肯定楊少尹的賢明。因爲韓愈當時“遇病不能出”,所以只能想象當天楊少尹主動辭官回鄉時的送別情形。顯然楊君離去時,既沒有看到熱烈的送行場面,也沒有聽到餞行人的熱烈讚揚,況且“史既不傳其事”,所以“圖其跡”的畫作當然就更談不上了。不過作者一句“見今世無工畫者,而畫與不畫,固不論也”,如此便將一種遺憾昇華,暗示楊少尹主動請辭歸鄉,從不貪戀官場浮華,而是自有歸鄉的志趣。

最後又設想楊少尹回鄉之後的情景,體現了他對鄉人的潛移默化之功,從而突出了楊巨源功成身退、不戀名利的美德,這與某些士大夫以做官爲終身職業形成鮮明的對比。

本文在寫法上主要是以古鑑今,在映襯之中闡發自己的觀點,在流暢分明的敘述中表達含蓄的思想感情,前後照應,言婉情深,令人讀之讚不絕口。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