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詩詞名句 > 化用杜牧的名句,成就千古名篇《揚州慢》

化用杜牧的名句,成就千古名篇《揚州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千古名篇《揚州慢》的詩詞賞析,不知能否幫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識?

南宋詞作家姜夔,出身貧寒。因爲身世經歷和才華,與唐代大詩人杜牧有相仿之處,所以他在創作詩詞的時候,特別喜愛“化用”杜牧的成句。

化用杜牧的名句,成就千古名篇《揚州慢》

姜夔在二十二歲的時候,路過兵燹之後的揚州,回想起杜牧當年在揚州的風花雪月,撫今追昔,寫下一首“自度曲”《揚州慢·淮左名都》。

在這首詞裏面,姜夔巧妙地化用了杜牧的五句詩歌,運用強烈的古今對比,寫出了國破家亡的“黍離之悲”,以及落拓江湖的浪子之痛。

《揚州慢·淮左名都》賞析

《揚州慢·淮左名都》——南宋·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過維揚。夜雪初霽,薺麥彌望。入其城,則四顧蕭條,寒水自碧,暮色漸起,戍角悲吟。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巖老人以爲有“黍離”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爲誰生?

白話翻譯:

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冬至的這一天,我路過揚州。下了一夜的大雪,剛剛停下,天氣轉晴。我放眼望過去,發現城外長滿了薺菜和麥子。

可是進城四處一望,卻見到了一派蕭條。護城河裏的河水,碧綠悽清。傍晚時分,耳邊響起軍隊裏的號角聲。

我心生悲涼,感慨古今之變,因此自創曲子,填寫了這一首詞。千巖先生認爲這首詞,頗有一點“黍離之悲”,因此把它記了下來。

這裏是淮東的名城,竹西亭所在的地方。解下馬鞍,稍作一下停留,因爲這是我旅行開始的地方。誰曾想走過“春風十里揚州路”,看到的卻是遍地的青青的蕎菜和野麥。

自從金兵侵犯長江,折返之後,城中荒廢的池塘與喬木,彷彿猶在訴說着對戰爭的厭惡。天色漸漸昏暗了下來,號角的聲音吹來了一陣凜冽的寒意,這些都發生在一座空城裏面。

杜牧當初“下揚州”的時候,是何等地風流瀟灑啊。假如他今朝重來的話,那麼他見到我眼前的這番景象,一定會感到很吃驚。

縱然他有創作“豆蔻詞”的才華,縱然他有對“青樓夢”的美好回憶,可是面對此情此景,恐怕他也寫不出什麼深情了吧。

二十四橋還是當年的那個二十四橋,可是橋上吹簫的玉人,早就不見了。只見那橋下的水波中央,泛起了一點漣漪,映出天上的明月,冷寂無聲。

惦念那橋邊曾經盛放的紅芍藥花,等到冬去春來時,它必定會再次盛放。可是到了那個時候,還有人來欣賞它的美麗嗎,它又是爲誰而生呢?

在這首《揚州慢·淮左名都》裏,姜夔有5個地方“化用”了杜牧的詩句,而且每一句都化用得恰到好處。

詞中第一、二句“淮左名都,竹西佳處”,出自杜牧的《題揚州禪智寺》;“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春風十里”和“豆蔻詞工”,都是出自杜牧的《贈別二首》。

“青樓夢好”,出自杜牧的《遣懷》中的“嬴得青樓薄倖名”;“二十四橋”,出自《寄揚州韓綽判官》中的“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在這首詞裏面,姜夔一面遊歷揚州城,一面回憶杜牧少年時代“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的風流經歷。藉此作古今對照,勾起對家國興亡之悲。

詞的上半闋,着眼於“春風十里揚州路”與城外“薺麥彌望”的景物對比,簡單地交待了一下事情發生的時間和地點。

姜夔創作這首詞的時候才二十二歲,恰好與“騎鶴下揚州”的杜牧年紀一般。他在詞中第三句提到,揚州是他的“初程”。意思是暗示,這是他人生的起點。

姜夔出生於一個落沒的官宦之家,父親當過漢陽知縣。這一點和杜牧也比較相似,只不過杜牧的家族勢力遠比姜家要更加龐大。

姜夔十四歲的時候,父親病逝,從此跟着出嫁的姐姐生活,直到成年。二十歲的時候,姜夔參加過一次科考,但是沒有中舉。

兩年後,姜夔開啓了自己的遊士生涯,第一站就到了揚州。當年杜牧也是在他差不多的年紀參加科舉,中舉之後,來到了揚州,在牛僧孺的手下當差。

在用唐朝揚州路上的繁華與今朝揚州城外的野蕪比較以後,姜夔的目光,轉向了城中廢棄的池塘和喬木。他想到,從前繁華時池塘邊上的風景那麼美,如今卻空無一人。

於是姜夔說“廢池喬木”,好像是訴說着人們對戰爭的厭惡。因此,即使現在宋金兩國處於“休戰”期,人們也不肯回到自己的家園。

中國人最愛說“故園難離”,如果不是因爲戰火給人們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陰影,那麼他們怎麼會不肯回到自己的家鄉呢?

化用杜牧的名句,成就千古名篇《揚州慢》 第2張

詞的下半闋從杜牧在揚州“風流俊賞”的往事入手,來做今昔對比。揚州城裏曾經有杜牧的風流往事,有“豆蔻佳人”,也有“青樓夢”,有那麼多讓他難以忘懷的地方。

可是一旦它變成了一座破敗的空城,那麼就算杜牧重生,也沒有辦法再深情地讚美它了。當年杜牧聽韓綽吹簫的二十四橋還在,可是吹簫的人不在了。

“波心蕩,冷月無聲”兩句,寫得頗耐人尋味。姜夔忽然發現,二十四橋下的波濤中心,泛起了一陣漣漪。彷彿是什麼東西,在對他內心的悲愴作出迴應。

姜夔低頭再看,卻見到一彎冷月倒映在水中,四周悄無聲息。面對這座戰火摧毀的名城,他內心生出的無盡悲愴,竟然找不到一個人來訴說。

這個時候的姜夔,就像二十四橋邊上長着的那株紅芍藥一樣。等到來年的春天,即使它能夠順利地開花,只怕也沒有人再來欣賞了。

這首詞寫到這裏,姜夔是把自己的個人遭遇帶入到了紅芍藥的身上,藉以表達自己心中懷才不遇的悲鳴。

結語

姜夔寫完《揚州慢·淮左名都》以後,又參加了三次科舉,不過皆名落孫山。他到了三十多歲時,才娶了一房妻子。沒過幾年他又跑到一個叫白石洞的地方隱居,於是自號“白石道人”。

四十三歲前後,姜夔因爲音樂上的才華,曾經得到了一個直接參加禮部考試的機會,結果沒有考中。從此當起了“江湖遊士”。成了南宋著名的江湖派詞人。

姜夔一生潦倒未仕,因此他的詞作中往往都帶有個人悲劇的色彩。同時又因爲他經常與範大成、辛棄疾等名人結交,好書寫國仇家恨,所以詩中時常可見《詩經·王風》的“黍離之悲”。

這種把國仇家恨與個人悲劇揉和的作品風格,其實在姜夔少年時代作的這首《揚州慢·淮左名都》裏面,就已經能看出一些端倪了。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