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隋煬帝寫了兩句詩,李世民改了幾個字成千古名句

隋煬帝寫了兩句詩,李世民改了幾個字成千古名句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人讚美帝王將相,常會用到一個詞:兼資文武,或者文武雙全。實際上這只是一句溢美之辭。人生一世,短短几十年,能在一個領域內精耕細作、有所成就,領先羣儕,已經頗爲不易,更何況是“跨界”發展。比如很多皇帝愛附庸風雅,舞文弄墨寫上幾句詩,但真正寫得好的實屬難得一見。如劉邦的“兩句半”、趙匡胤的“欲出未出光辣達”、朱元璋的“雞叫一聲撅一撅”等等皇帝的“千古名詩”,恐怕很大程度上是沾了皇帝身份的光,單從文學藝術角度而言,實在未見得有多高明。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不過皇帝中也不能說沒有真正的“文化人”。唐太宗李世民,就是皇帝詩人中的另類。李世民的祖上幾輩,在南北朝、隋朝時期都官高爵顯,公侯滿門詩禮傳家,自幼受過良好而系統的教育。他本人又好學不倦,沒有紈絝子弟常見的耽於逸樂、不學無術的惡習,其文化水準和知識底蘊,在歷代皇帝中可稱得上是佼佼者

與劉邦、朱元璋等的“即興創作”不同,李世民對於詩文的愛好是一以貫之、伴隨終身的。無論在唐朝開國戰爭中,還是在登基之後,李世民在軍國大事之餘,寫下了很多詩歌以抒懷寄志。《全唐詩》中,共保留了李世民的詩作將近百首。這個數量看似不多,但唐朝距今已一千三百多年,大量唐朝詩作都已散失湮滅,即使很多正牌唐朝詩人的作品也已所剩無幾,可以確定李世民的一生詩作總數絕對不止此數。

李世民的詩作,基本圍繞兩個核心題材,一是戰爭生涯,二是宮廷生活。早年作品都與他的征戰生涯密切相關,如《還陝述懷》中的“星旌分電舉,日羽肅天行。遍野屯萬騎,臨原駐五營。登山麾武節,背水縱神兵”,就是對他平定河東劉武周之戰的真實寫照,《經破薛舉戰地》的“移風驚電起,轉戰長河決,營碎落星沉,陣卷橫雲裂”,都被歷代詩家視爲戰爭題材詩歌的優秀之作。

隋煬帝寫了兩句詩,李世民改了幾個字成千古名句

登基之後,李世民照樣寫詩不輟。這一時期他的作品多以記述宮廷日常生活爲主。其中代表作有《守歲》:“暮景斜芳殿,年華麗綺宮。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階馥舒梅素,盤花捲燭紅。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這首詩生動記敘了唐朝宮廷在過年時的“守歲”習俗,筆法精緻圓熟,詞句華美而意味雋永,讓人驚異於他這個鐵血帝王的內心,竟也有如此細膩敏感的一面。

不過,李世民的詩作雖在學術界受到公認好評,但在民間卻知名度不高。這主要還是由於他遣詞造句都講究精深雅緻,同時也有了艱澀費解的毛病,讓普通人感到不太好理解,遠不如劉邦、朱元璋那種“大白話”風格更讓人喜聞樂見。結果他的絕大部分詩作都不溫不火,只有兩句詩流傳天下,廣爲人知。

這兩句詩出自那首《賜蕭瑀》:“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勇夫安知義,智者必懷仁”。蕭瑀,是唐朝開國功臣,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排行第九。蕭瑀滿腹才華,爲人耿直,以直言敢諫聞名。《舊唐書》記載,李世民曾經說過:“此人不可以厚利誘之,不可以刑戮懼之,真社稷臣也”,並且寫了這首詩贈給他。

隋煬帝寫了兩句詩,李世民改了幾個字成千古名句 第2張

這首詩問世以後,很快名噪一時,其中的“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更是成爲傳誦千古的名句,至今仍爲人們所津津樂道。不過,這兩句詩並非他的首創。“疾風知勁草”一句,最早見於《後漢書》,東漢開國功臣王霸,對劉秀忠心耿耿,歷經坎坷不離不棄,劉秀對他說“努力,疾風知勁草”。《隋書》記載,隋煬帝曾經給大臣楊素賜詩:“疾風知勁草,世亂有誠臣”。結果隋煬帝國破家亡,這兩句詩也少有人知,幾乎無人知曉。隋煬帝是出了名的昏暴之君,其實單就文學才能而言,他並不在李世民之下,他的《飲馬長城窟行》《野望》在隋唐文學史上都佔有一席之地。

不過,李世民改了這三個字,確實有他的高明之處。原詩“疾風知勁草,世亂有誠臣”,未免失之於直白淺陋,有失含蓄蘊藉,李世民把下句改爲“板蕩識誠臣”,“板蕩”是指《詩經》中的《板》《蕩》兩篇,描述了西周末年天下大亂、局勢動盪不安的景象,故而“板蕩”也被後人借喻爲滄桑亂世。加入這個典故後,這兩句詩含義雖然和隋煬帝原詩相似,但卻顯得更爲生動傳神,耐人尋味。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