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詩詞名句 > 唐代鄭繇所作的《經慈澗題》,用來勸喻居上位者

唐代鄭繇所作的《經慈澗題》,用來勸喻居上位者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7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代詩人鄭繇所作的《經慈澗題》,下面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有感而作,這大概是詩人必須的手法,也是詩之所產生的要義所在。沒有什麼能夠打動一顆僵硬的心,除非詩人自身親眼所見所聞,纔有可能破開心靈湖上結下的冰凌。或許就在某一天,經過某處地點,輕輕一個觸動,被塵世凍硬的凌冰忽然就開始融化開來。

有感很重要,感化入心則胸懷深情,方能因感而思,有感而作,用感而述。如此方不負真心的動感,和以真情凝聚所成的作品。詩歌是文學作品裏最敏感的珍稀物,是人的情感在剎那的崩潰時所能找到的發泄口。每一首詩歌,哪怕是最僵化的禁錮產物,在它出世的那一刻起,就已經開始脫離於原定軌道,進入一種微妙的狀態。它們在漫長的歲月流逝中,慢慢地學會了獨自生存。只要有閱讀者,它們就會自然而然地找到生長的土地。

唐代鄭繇所作的《經慈澗題》,用來勸喻居上位者

詩的產生完全是無意的,有意爲之的產物是僵化的、呆板的;偶爾禁錮而具有的佳作,那是對於某些天才而言。天才是罕有的,所以好的詩歌作品同樣也是稀罕的。能有佳作流傳,是天幸,也是後人之幸。即使是所謂的天才,其一生的作品,能夠廣泛流傳的也是少數;剩下來的大多數亦只有專業領域的研究者,偶爾纔會想起。此一時,彼一時,詩作命運的走向也是如此。

凡事不可強求,那樣過於苦痛。比如本詩,它當然算不得最佳的上品,甚至中品都無法企及。置其於浩大的唐詩海洋,它就是一滴微不足道的水珠。它之所以能夠入目,只是因爲某個瞬間裏的翻閱。偶遇也是緣分,妙不可言。

唐代鄭繇所作的《經慈澗題》,用來勸喻居上位者 第2張

《經慈澗題》

[唐]鄭繇

岸與恩同廣,

波將慈共深。

涓涓勞日夜,

長似下流心。

偶然地相遇,擦肩而過的瞬間,如果心有所感,這便是普通意義上的緣分。就比如本詩的產生,大概便是因爲某天的一個經過,不管是有意抑或是無意,總之詩人來到了這個名叫慈澗的地方。正是這樣一個短暫的停駐,更大的可能是聽到名字的剎那,“慈”之一字便凝縮在了詩人的心頭上,往復徘徊,繚繞不去。所以有感,因此成詩。

詩人的思緒十分縹緲,雖然有跡可尋,但留下來的雜沓,終有幾分生疏。好在有成品可供品味,即便所解與原意有些出入,到底問題並非多麼嚴重。詩固然是詩人主觀情感的再現,但當它脫離審美對象的粘合,便會同時相應出現另外的具象空間產生。畢竟,當作品問世之後,它本身就已經煥然一新,獨具品格。

詩人努力尋找着可以寄託的物象,讓它們成爲自己的獨有的審美對象。“岸與恩同廣,波將慈共深”,在這裏,詩人已經表露出了自己所要稱頌的精神理念。第一句中的“恩”,第二句裏的“慈”,說得非常通明,並不含糊。當然,也沒有必須糊里糊塗的捉弄於人。與“恩”相對的是“岸”,因爲要顯得其“廣大”;與“慈”相對的是“波”,因爲要顯示其“深厚”。這裏的“岸”與“波”就是詩人眼前看見的自然物象,被他專門用來形容“恩”和“慈”,讓它們從無法琢磨的精神體轉換成可以看見的具體事物。

唐代鄭繇所作的《經慈澗題》,用來勸喻居上位者 第3張

佛理上講“回頭是岸”,還有一個詞叫“彼岸”,另有一種傳說中的花叫“彼岸花”。這一切都顯得深奧,我們不知道詩人是否在創作的時候,會不會想到這些東西。如果仔細欣賞上面兩句,會發現詩人的使用的一點小技巧。詩人原意是“恩”像“岸”一樣寬廣,“慈”像“波”一樣深厚,但寫作時故意或者有意作了顛倒。如此一番“回頭”,反倒讓人想到另一個著名的詞彙:“慈悲爲懷!”

前面由“慈澗”之名而想到“恩澤”和“慈悲”,順遂聯想兩者之間的相似之處,以“岸”與“波”來形容“恩廣”和“慈深”。念頭順達之後,便如長流水滔滔不絕。“涓涓勞日夜,長似下流心”,這裏詩人又花了點兒心思,把慈澗流水比擬成具有信念的人物。《禮記·祭統》有言:“是故上有大澤,則惠必及下。”身居高位的大人物,如果兼具品行高尚的話,往往會不辭辛勞,廣施恩德於治下民衆。沒的品德呢?就呵呵了。

也許因爲以上緣由,此詩就會格外引人遐想。有的人就以爲,本詩是藉此讚美君王的。我卻覺得並非如此。詩人寫這首詩是有這個勸喻的意味,但卻並沒有一味地讚美和奉承。詩人反而在耍着些心思,存着一番好意,明面上歌唱着慈澗水,說它日夜流淌、不辭辛苦地灌溉着周邊。暗地裏,詩人卻抱着幾分幻想,希冀着那些居上位者能夠懷有大慈大悲,可以像慈澗水那樣恩澤於廣大的民衆帶給他們幸福。文人的情懷,於此可見一斑。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