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詩詞名句 > 歐陽修寫西湖的一首詞:《採桑子·輕舟短棹西湖好》賞析

歐陽修寫西湖的一首詞:《採桑子·輕舟短棹西湖好》賞析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3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歐陽修的一首《採桑子·輕舟短棹西湖好》,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採桑子·輕舟短棹西湖好

宋代:歐陽修

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

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

輕舟:輕便的小船。短棹:划船用的小槳。西湖:指潁州西湖。在今安徽省太和縣東南,是潁水和其他河流匯合處。宋時屬潁州。

綠水:清澈的水。逶迤:形容道路或河道彎曲而長。

隱隱:隱約。笙歌:指歌唱時有笙管伴奏。

琉璃:指玻璃,這裏形容水面光滑。

漣漪:水的波紋。

沙禽:沙洲或沙灘上的水鳥。

歐陽修寫西湖的一首詞:《採桑子·輕舟短棹西湖好》賞析

譯文

西湖風光好,駕輕舟劃短槳多麼逍遙。 碧綠的湖水綿延不斷,長堤上花草散出芳香。 隱隱傳來的音樂歌唱,像是隨着船兒在湖上飄蕩。

無風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樣,不覺得船兒在前進,只見微微的細浪在船邊盪漾。看,被船兒驚起的水鳥,正掠過湖岸在飛翔。

賞析

歐陽修《採桑子》共十三首,其中聯章歌詠潁州西湖景物的共十首。潁州治所汝陰,在今安徽阜陽。北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歐公四十三歲時曾移知潁州,“愛其民淳訟簡而物產美,土厚水甘而風氣和,於是慨然已有終焉之意也”(《思穎詩後序》)。二十二年之後,神宗熙寧四年(1071),歐公六十五歲,以觀文殿學士、太子少師致仕,歸潁州私第居住,果如所願。潁州西湖在北宋時曾是清澈幽美的。據明代《正德潁州志》卷一:“西湖在州西北二里外。湖長十里,廣三裏。相傳古時水深莫測,廣袤相齊......湖南由歐陽文忠公書院基。”歐陽修這一組十首《採桑子》,從內容看非寫一時之景。這首詞就是這組歌詞的第一闋。

“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這首詞上片是說,西湖風光好,駕輕舟劃短槳多麼逍遙。碧綠的湖水綿延不斷,長堤上花草散出芳香。隱隱傳來音樂的歌唱,像是隨着船兒在湖上飄蕩。

作者用輕鬆坦蕩的筆調,描繪了在春色懷抱中的西湖。輕舟短棹,一開頭就給人以悠然自在的愉快感覺。不僅是春草碧色,春水綠波,跟綿長的堤影掩映着,看到的是一幅淡遠的畫面;而且在短棹輕縱的過程裏,隨船所向,都會聽到柔和的笙簫,隱隱的在春風中傳送。這些樂曲出處隨着詞人的船,彷彿是爲着詞人而歌唱。這麼短短的幾筆,就把讀者帶進一個可愛的遊春季節的氣氛中。

“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下片是說,無風的水面,光滑的好似琉璃一樣,不覺得船兒在前進,只見微微的細浪在船邊盪漾。那被船兒驚奇的水鳥,正掠過湖岸在飛翔。

下篇着重描寫湖上行舟、波平如鏡的景色。西湖是上下空明,水天一色的,用琉璃來比擬它的滑溜和澄澈,再也貼切不過。“不覺船移”四字,更是語妙天下。正因爲春波之滑,所以不待風吹,而船兒已自在的漾去。聯繫上片的“笙歌處處隨”來看,船是不斷的在前移動,歌聲也就不住的在後隨,詞人是覺到的,偏說是不覺,就有力地顯示了水面琉璃之滑。但船移畢竟不可能不觸動水波,於是,下文就提到“微動漣漪”,詞人的觀察力和藝術構思,可算是細入毫芒。最後,“驚起沙禽掠岸飛”這一動態,劃破了境界的寧靜,使全幅畫面都活潑潑的跳動起來。

全詞描繪了春日的潁州西湖,景色是那樣引人入勝,綠水蜿蜒曲折,長堤芳草青青,春風中隱隱傳來柔和的笙歌聲。水面波平如鏡,不待風助,小船已在平滑的春波上移動。這首詞如同一幅清麗活潑 、空靈淡遠的風景畫,美不勝收,清新可愛,有很的強吸引力。

作者簡介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後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