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詩詞名句 > 《天平山中》元末明初時期楊基隱居時漫步山中,有感而作

《天平山中》元末明初時期楊基隱居時漫步山中,有感而作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楊基,字孟載,號眉庵,明朝初期詩人,“吳中四傑”之一,他的五言律詩境界開闊,被譽爲“五言射鵰手”。下面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楊基的詩作吧。

明初詩人高啓、楊基、張羽、徐賁,因四人或是吳中人,或在吳中生活多年,並以詩名著世,故時人比之於初唐四傑而稱之爲“吳中四傑”。四人由元入明,詩多懷舊、題詠之作多抒發故國之思和生民之痛。

吳中四傑之一的楊基,字孟載,號眉庵,元末明初詩人、畫家,明初十才子之一。楊發之後,楊樞之孫,楊元德之子,生於吳縣(今江蘇蘇州)。元朝末期時,楊基曾經在張士誠幕府當差,爲丞相府記室,之後不久楊基便辭去這份職位。到了明朝初期,楊基升任爲滎陽知縣,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後來被人奪官,貶做勞役,不幸死在了工地上。

楊基的詩風清俊纖巧,少時曾著《論鑑》十萬餘言。又於楊維楨席上賦《鐵笛》詩,當時維楨已成名流,對楊基詩倍加稱賞。

《天平山中》元末明初時期楊基隱居時漫步山中,有感而作

楊基以詩著稱,亦兼工書畫,尤善繪山水竹石。其元末時期詩作,大多表現維護元代統治立場,入明後,仍眷懷元室,多不能擺脫元詩靡麗纖細風習。但他的寫景詠物之作尚有佳品,如,《春草》、《春暮西園雜興》等詩,亦細膩自然,情景交融。其中名句如“六朝舊恨斜陽裏,南浦新愁細雨中”,“一樹楊花三日雨,池塘春水綠萍多”等,向爲人所稱頌,但筆者認爲楊基最好的詩還是《天平山中》。

天平山中

〔元末明初〕楊基

細雨茸茸溼楝花,南風樹樹熟枇杷;

徐行不記山深淺,一路鶯啼送到家。

天平山是吳中名勝之一,林木秀潤,奇石縱橫,詩人自幼生活在這裏,山中的一木一石,對他來說,都十分熟悉,十分親切。元末,爲避亂世,詩人曾隱居於故鄉,這首詩便是詩人隱居時漫步山中,有感而作。

《天平山中》元末明初時期楊基隱居時漫步山中,有感而作 第2張

起首兩句“細雨茸茸溼楝花,南風樹樹熟枇杷”寫南方特有的景物以及煙雨迷濛的景象。這兩句對仗十分工整,“細雨”對“南風”,“楝花”對“枇杷”,給人以富麗精工之感,南風細雨中,楝花是茸茸的,熟透的枇杷泛出片片金黃色。“細雨”和“南風”只有煙花三月的江南纔有,同樣“楝花”“枇杷”也是江南三月份所特有的產物,作者雖未明指此詩寫江南,但敏感的讀者從氣候與植物兩方面就能判斷出此詩所描寫的地點與時間。

這兩句裏,詩人意在寫景,但讀者能體會到字裏行間流露出的溫情。“茸茸”和“樹樹”描摹了江南三月春色的美麗旖旎,讓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寵辱偕忘。而“南風樹樹熟枇杷”此句則把三月春風的溫情抒寫得淋漓盡致,枇杷樹樹金黃皆因溫潤的南風徐來,讓人聯想此風徐來輕撫人面時,人人都喜笑顏開。

後兩句“徐行不記山深淺,一路鶯啼送到家”寫詩人爲美麗的景色所陶醉,忘記了回家的路,僅靠鶯啼引路回家。這兩句使人想起陶淵明《桃花源記》裏的“忘路之遠近”。這裏,詩人有意識地虛化了距離感和時間感,形成一種物我兩忘的意境。

《天平山中》元末明初時期楊基隱居時漫步山中,有感而作 第3張

如果說前兩句寫景,後兩句則着眼於寫人的感覺,但並沒有離開景色描寫這一主線,“一路鶯啼”與上文中的“茸茸”、“樹樹”相輝映,不僅有色,而且有聲,把天平山的春天寫得充滿野趣,十分熱鬧。同時,詩人在漫遊時忘了路程,忘了時間,這又從另一個側面襯托出了景色之美。

楊基的這首詩,有王維的風格,有點“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味道。讀這首詩,有種很舒服的感覺:茸茸細雨,微微南風,舒遠愜意;一支支楝花,一樹樹枇杷,明豔奪目;一路上黃鶯兒唱着婉轉的歌,輕快悅耳。

楊基的這首詩用了以小見大的手法,把日常生活的一個片段,寫得情景交融,寫得自然典雅、情深意重。可見此詩作者有一顆善良的心和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有了這樣的“心”和“眼”,自然界處處有饋贈,幸福不已!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