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詩詞名句 > 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設置了哪三個讓人細思極恐的細節?

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設置了哪三個讓人細思極恐的細節?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小編帶來的《桃花源記》。

《桃花源記》是陶淵明的代表作,也是膾炙人口的文學名篇。長期以來,“桃花源”三字都代表着理想的人間仙境,那裏的景色寧靜祥和,人們生活安居樂業,讓外人心嚮往之。但現代也有學者認爲,陶淵明在文中故意設置了3個細節,讓人細思極恐,漁夫去的,其實是一個亡靈的世界!

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設置了哪三個讓人細思極恐的細節?

爲什麼這樣說呢?第一,《桃花源記》開篇就表明了時間、地點和人物:“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爲業。”這裏說的“太元”是東晉孝武帝司馬曜的年號,也就是說誤闖桃花源的漁夫是東晉時期的人,距離桃花源中人表明的“先世避秦時亂”年代已經過去了至少近600年時間。

但是漁夫進入桃花源時,居然看到“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既然桃花源是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裏面的人怎麼可能穿着和東晉時期的人完全風格一致的衣服呢?按照常理推測,桃花源裏的人要麼穿着和秦末時一個樣子,始終沒變,要麼經過長期發展,穿着有了自己的特色。

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設置了哪三個讓人細思極恐的細節? 第2張

除非桃花源是一個“極樂世界”,裏面的“人”飲食衣具,都是外面的人所燒,甚至房屋田地都是如此。漁夫以爲自己去了一個真實的陽界,其實那是亡靈所在的陰間,他們拿出來招待漁夫的美食,也許就是自己享用的祭品。

第二,原本陶淵明只需要講述有這麼一個“世外桃源”就好,但偏偏原文末尾設置了一個懸疑:漁夫離開桃花源之後,找到太守告知自己進入了一個美妙世界,太守一聽,竟然還有未在我管理之下的人,立馬派人去搜尋。

可是,無論怎麼搜,無論漁夫怎麼帶路,那個地方都就好像從不存在一樣,離奇消失了。而且尋找的過程中,漁夫一行人還迷失在桃花林裏,辨不清方向,好像誤入陰森詭異的陰陽迷陣一般,被人刻意設置了無法穿越的圍牆,聯想起漁夫離開時桃花源中的人叮囑他不要將這個地方說出去,更覺得陰風陣陣,後背冒冷汗。

第三,漁夫雖然沒有再找到桃花源所在,但他還清楚記得,當初進入那個世界時是走到了桃花林的盡頭,“林盡水源,便得一山”。桃花林的風景非常美麗,落英繽紛,但古怪的是,桃花林裏除了桃樹之外,沒有任何其他樹種了。

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設置了哪三個讓人細思極恐的細節? 第3張

而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確有桃樹隔離出一片鬼域的傳說:相傳守護鬼域大門的神人叫神荼、鬱壘,鬼域大門在桃樹東北處,這棵桃樹覆蓋了三千里的範圍。爲了驅鬼辟邪,人們用桃木板刻上神荼鬱壘的名字,這是最早的桃符。從此,桃木就有了一種特殊的文化含義。

其實,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本就是虛構,從現實角度弄清楚這個地方究竟如何神祕沒多大必要,不如猜猜,陶淵明爲什麼要設置這三點,讓桃花源變得像是一個陰間極樂之地?

原因無他,在陶淵明所處的世界,這樣美妙的地方根本不可能存在,陶淵明要麼是希望自己死後能去往這樣一個沒有紛爭的和諧之處,要麼就是暗中諷刺,我所處的世界,居然要靠人們自己想象一個幻境,來滿足精神寄託!現實逼着人往那片桃源之地跑,但這樣的桃源怎麼會真實存在?只有死後方知了。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