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古文名著 > 《四聖心源》:卷八·七竅解·耳病根原 全文

《四聖心源》:卷八·七竅解·耳病根原 全文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四聖心源》是清·黃元御撰寫於1753年的醫書,又名《醫聖心源》。作者將黃帝、岐伯、秦越人、張仲景視爲醫中四聖。本書闡發《內經》、《難經》、《傷寒論》、《金匱要略》諸書蘊義,卷一天人解;卷二六氣解;卷三脈法解;卷四勞傷解;卷五至卷七雜病解;卷八七竅解;卷九瘡瘍解;卷十婦人解。是一部包括中醫基本理論和部分臨牀醫學的綜合性著作。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卷八·七竅解·耳病根原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耳病者,濁陰之上填也。陽性虛而陰性實,濁陰下降,耳竅乃虛,虛則清徹而靈通,以其衝而不盈也。目者,木火之終氣,耳者,金水之始基。木火外明,故神清而善發,金水內虛,故氣空而善內。凡大塊之噫氣,生物之息吹,有竅則聲入,聲入則籟發,非關聲音之鉅細也。

窾竅空洞,翕聚而鼓盪之,故聲入而響達,譬之空谷傳聲,萬壑皆振。聲不傳於崇山,而獨振於空谷者,以其虛也。聲之入也以其虛,而響之聞也以其靈。聲入於聽宮,而響達於靈府,是以無微而不聞也。

濁氣一升,孔竅堵塞,則聲入而不通矣。人之衰者,脾陷胃逆,清氣不升,濁氣不降,虛靈障蔽,重聽不聞。陰日長而陽日消,竅日蔽而聰日損,氣化自然之數也。然竅閉於天而靈開於人,達者於是,有卻年還聰之術也。

《四聖心源》:卷八·七竅解·耳病根原 全文

疼痛

耳病疼痛,悉由濁氣壅塞。耳以沖虛之官,空靈洞徹,萬籟畢收,有濁則降,微陰不存。若使濁氣升填,結滯壅腫,則生疼痛。久而堅實牢硬,氣阻而爲熱,血鬱而化火,肌肉腐潰,則成癰膿。

濁氣之上逆,緣於辛金之失斂,甲木之不降。甲木上衝,聽宮脹塞,相火鬱遏,經氣壅迫,是以疼痛而熱腫。凡頭耳之腫痛,皆甲木之邪也。

手足少陽之脈,俱絡於耳,而少陽一病,則三焦之氣善陷,膽經之氣善逆。耳病之癰腫,盡甲木之爲害,於三焦無關也。甲木逆升,相火鬱發,則爲熱腫。木邪衝突,則爲疼痛。木氣堵塞,則爲重聽。仲景《傷寒》:少陽中風,兩耳無所聞。太陽傷寒,病人叉手自冒心,師因教試令咳,而不咳者,此必兩耳無聞也。以重發汗,虛故如此。

耳聾者,手少陽之陽虛,而足少陽之陽敗。耳癰者,手少陽之火陷,而足少陽之火逆也。欲升三焦,必升己土,欲降甲木,必降戊土,中氣不運,不能使濁降而清升也。

柴胡芍藥茯苓湯

芍藥三錢 柴胡二錢 茯苓三錢 半夏三錢 甘草二錢 桔梗三錢

煎半杯,熱服。

治耳內熱腫疼痛者。

《四聖心源》:卷八·七竅解·耳病根原 全文 第2張

熱甚,加黃芩。膿成,加丹皮、桃仁。

苓澤芍藥湯

茯苓三錢 澤瀉三錢 半夏三錢 杏仁三錢 柴胡三錢 芍藥三錢

煎半杯,熱服。

治耳流黃水者。

參茯五味芍藥湯

茯苓三錢 半夏三錢 甘草二錢 人蔘三錢 橘皮三錢 五味一錢 芍藥三錢

煎半杯,溫服。

治耳漸重聽者。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