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古文名著 > 本草綱目·第八卷·草部·甘蕉具體內容是什麼?

本草綱目·第八卷·草部·甘蕉具體內容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本草綱目》是明代傑出醫藥學家李時珍撰寫的中醫典籍,共52卷。下面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此書採用“目隨綱舉”編寫體例,故以“綱目”名書。以《證類本草》爲藍本加以變革。全書共190多萬字,載有藥物1892種,收集醫方11096個,繪製精美插圖1160幅,分爲16部、60類。是作者在繼承和總結以前本草學成就的基礎上,結合作者長期學習、採訪所積累的大量藥學知識,經過實踐和鑽研,歷時數十年而編成的一部鉅著。書中不僅考正了過去本草學中的若干錯誤,綜合了大量科學資料,提出了較科學的藥物分類方法,融入先進的生物進化思想,並反映了豐富的臨牀實踐。本書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響的博物學著作。

本草綱目·第八卷·草部·甘蕉

本草綱目·第八卷·草部·甘蕉具體內容是什麼?

【釋名】

也稱芭蕉、天苴、芭苴。

【集解】

[時珍說]《異物志》說,甘蕉,即芭蕉,是草類。看上去像樹子,每株有一圍多大。葉長有一丈多,寬有二尺多。它的莖部虛軟如芋,都是重重疊疊的皮子互相包裹着。它的根像芋頭,青色,大如車輪的中軸。花長在莖的末端,像酒杯那樣大,形狀和顏色像蓮花。果子各有一個花房,果實隨着花生長,每朵花都各自完整地閉合着,花中有六果,先後有序,但果子並非都能成熟,花自然也不是全都凋落。甘蕉的果有三種,未成熟時苦澀,成熟時甜而脆,像葡萄,可以充飢解渴。有一種果大小如拇指,長六七寸,果子的前端銳利得像羊角,每兩個果子抱在一起的,名叫羊角蕉。剝去它的皮呈黃白色,味道最甜美。有一種果大小如雞蛋,似牛乳的,名叫牛乳蕉,味道稍遜。有一種果子大小如蓮子,長四五寸,形狀成正方形的,味道最差。三種都可以用蜜製成果品。

【氣味】

甘,大寒,無毒。

【主治】

生吃,止渴潤肺。子蒸熟曬裂,舂出果仁吃,可通血脈,長骨髓。止金瘡潰爛流膿,解酒毒。曬乾的甘蕉,可解熱悶口渴,去小孩咳嗽,發熱、口渴、舌紅、便祕等症,壓丹石毒。

根〔氣味〕甘,大寒,無毒。

【主治】

癰腫結熱。搗爛後敷在潰爛處,可清熱解毒。把根搗爛後服汁,主治產後出血、下腹脹悶。另外,治黃疸以及天行熱狂,消渴煩悶,患癰疽熱毒並金石發動,燥熱口乾,把根絞爛服汁。又治遊風頭痛。

本草綱目·第八卷·草部·甘蕉具體內容是什麼? 第2張

甘蕉

蕉油 用竹筒插入芭蕉皮中,取出,用瓶子盛裝。

【氣味】

甘,冷,無毒。

【主治】

頭中風熱,解煩渴,以及燒傷。用蕉油梳頭,使女人頭髮不落,又長又黑。癲癇病發作時,流口涎,眩暈心悶要昏倒的,飲蕉油後取吐,效果很好。

葉〔主治〕瘡腫熱毒初發,研成粉末和生薑汁塗在瘡腫處。

花〔主治〕胸悶心痛,燒存性研成末,用鹽湯小口服二錢。

【附方】

1. 脊背毒瘡。芭蕉根搗爛塗在患處,能癒合瘡口。

2. 一切腫毒。用芭蕉根搗爛塗患處。

3. 小兒驚風。用芭蕉汁、薄荷汁煎熬混勻,塗在頭頂,但要留囟門不塗;塗在四肢,但須留手心足心不塗。效果十分顯著。

4. 傷寒發狂。用芭蕉根搗成汁飲服。

5. 風蟲牙痛。用芭蕉根取汁一碗,煎熱含漱。

6. 血淋澀痛。用芭蕉根、旱蓮草等分,水煎服。日服兩次。

7. 腫毒初發。用芭蕉葉燒存性,研末,和生薑汁塗搽。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