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古文名著 > 本草綱目·第八卷·草部·甘草具體內容是什麼?

本草綱目·第八卷·草部·甘草具體內容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本草綱目》是明代傑出醫藥學家李時珍撰寫的中醫典籍,共52卷。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此書採用“目隨綱舉”編寫體例,故以“綱目”名書。以《證類本草》爲藍本加以變革。全書共190多萬字,載有藥物1892種,收集醫方11096個,繪製精美插圖1160幅,分爲16部、60類。是作者在繼承和總結以前本草學成就的基礎上,結合作者長期學習、採訪所積累的大量藥學知識,經過實踐和鑽研,歷時數十年而編成的一部鉅著。書中不僅考正了過去本草學中的若干錯誤,綜合了大量科學資料,提出了較科學的藥物分類方法,融入先進的生物進化思想,並反映了豐富的臨牀實踐。本書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響的博物學著作。

本草綱目·第八卷·草部·甘草

本草綱目·第八卷·草部·甘草具體內容是什麼?

【釋名】

也稱蜜甘、蜜草、美草、靈通、國老。

【集解】

[別錄說]甘草生長河西川穀積沙山及上郡。二月、八月除日採根,曬乾,十日後便可以用了。[弘景說]今出於蜀漢中,都從汶山諸地中來。赤皮斷理,看起來堅實者,是抱罕草,最佳。抱罕乃西羌地名。亦有似火炙幹者,理多虛疏。又有如鯉魚腸者,被刀破,不復好。[時珍說]現在的人以大徑寸而結緊斷紋者爲佳,謂之粉草。其輕虛細小者,皆不及。根〔修治〕[時珍說]炙甘草皆用長流水蘸溼,至熟颳去赤皮,或用漿水炙熟,不能酥炙、酒蒸。補中宜炙用,瀉火宜生用。

【氣味】

甘,平,無毒。

【主治】

五臟六腑寒熱邪氣,堅筋骨,長肌肉,倍氣力,敷金瘡,久服輕身延年。溫中下氣,煩滿短氣,傷髒咳嗽,止渴,通經脈,利血氣,解百藥毒,爲九土之精,安和七十二種石,一千二百種草。主腹中冷痛,治驚癇,除腹脹滿,補益五臟,養腎氣內傷,令人陰不痿,主婦人血瀝腰痛,凡虛而多熱者加用之。安魂定魄,補五勞七傷,一切虛損,驚悸煩悶健忘,通九竅,利百脈,益精養氣,壯筋骨。生用瀉火熱,熟用散表寒,去咽痛,除邪熱,緩正氣,養陰血,補脾胃,潤肺。吐肺痿之膿血,消五發之瘡疽。解小胎毒驚癇,降火止痛。

本草綱目·第八卷·草部·甘草具體內容是什麼? 第2張

甘草根補中宜炙用,瀉火宜生用。

梢 〔主治〕生用治胸中積熱,去頸中痛,加酒煮玄胡索、苦楝子,效果尤妙。頭 〔主治〕生用能行足厥陰、陽明二經污濁之血,消腫導毒。主癰腫,宜入吐藥。

【發明】

[震亨說]甘草甘,大緩諸火,黃中通理,爲厚德載物的君子。[時珍說]甘草外赤中黃,色兼坤離;味濃氣薄,包容土德。協和羣品,有元老的功勞;普治百邪,得王道之造化。輔君力而不告於人,斂神功而不歸於己,可謂藥中良相。然而,中滿、嘔吐、酒客之病,不喜其甘;大戟、芫花、甘遂、海藻,藥性與之相反。這不就是迂緩不可以救昏昧,君子常被小人嫉妒的意思嗎?[頌說]孫思邈《千金方》中說,甘草解百藥毒。如中烏頭、巴豆之毒,甘草入腹即能見效,驗如反掌。大豆汁解百藥毒,多次試之無效,加入甘草爲甘豆湯,則效果奇特。

本草綱目·第八卷·草部·甘草具體內容是什麼? 第3張

【附方】

1. 傷寒咽痛。用甘草二兩,蜜水炙過,加水二升,煮成一升半。每服五合,日服兩次。

2. 肺熱喉痛。用炒甘草二兩、用淘米水浸過的桔梗一兩,加入阿膠半斤。每服五錢,水煎服。頭昏眩、吐涎沫、小便頻數。用炙甘草四兩、炮乾薑二兩,水三升,煮成一半,分幾次服。小兒熱嗽。用甘草二兩,在豬膽汁中浸五天,取出炙後研細,和蜜做成丸子,綠豆大。每服十丸,飯後服,薄荷湯送下。

3. 嬰兒初生便閉。用甘草、枳殼各一錢,水半碗煎服。

4. 小兒撮口風。用甘草二錢半,煎服,令吐痰涎。再以乳汁點兒口中。

5. 嬰兒慢肝風。用甘草一指長,豬膽汁炙過,研細。以米汁調少許灌下。

6. 兒童遺尿。用大甘草頭煎湯,每夜臨睡前服之。

7. 小兒尿中帶血。用甘草一兩二錢,加水六合,煎成二合。一歲兒日服盡。

8. 小兒乾瘦。用甘草三兩,炙焦,研細,和蜜成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丸,溫水送下。日服二次。

9. 赤白痢。甘草一尺長,炙後劈破,以淡漿水一升半,煎至八合服下。

10. 舌腫塞口。用甘草煎成濃湯,熱嗽,隨時吐出涎汁。

11. 口舌生瘡。用甘草二寸、粟米大小的白礬一塊,同放口中細嚼,汁嚥下。

12. 背疽。用甘草三兩,搗碎,加大麥粉九兩,共研細。滴入好醋少許和開水少許,做成餅,熱敷疽上。冷了再換。未成膿者可內消,已成膿者早熟破。體虛的人可加服黃芪粥。又一方:甘草一兩,微炙,搗碎,浸入一升水中,過一夜,攪水直至起泡,把泡撇掉,只飲甘草水。

13. 各種癰疽。用甘草三兩,微炙,切細,浸入一半酒中;另取黑鉛一片,熔汁投酒中,不久取出,反覆九次。令病人飲此酒至醉,癰疽自漸愈。又一方:甘草二斤,捶碎,水浸一夜,揉取濃汁,慢火熬成膏,收存罐中。每服一二匙。消腫去毒,功效顯著。

14. 初起乳癰。用炙甘草二錢,新汲水煎服。外咂乳頭,免致阻塞。

15. 痘瘡。用炙甘草、栝樓根等分,煎水服。

16. 陰部垂癰生於肛門前後。用甘草一兩、溪水一碗,以小火慢慢蘸水炙之。從早上到中午,至水盡爲度。劈開檢視,甘草中心已有水潤即可。取出細銼,再放入兩碗酒中煎成一碗。溫服。兩劑之後,病熱好轉,但須經二十天,腫痛纔會消盡。

17. 陰部溫癢。用甘草煎湯,一天洗三五次。

18. 凍瘡發裂。先用甘草湯洗過,然後用黃連、黃芩共研末,加水銀粉、麻油調敷。燙火傷。用甘草煎蜜塗。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