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古文名著 > 鏡花緣第四十五回:君子國海中逢水怪,丈夫邦嶺下遇山精

鏡花緣第四十五回:君子國海中逢水怪,丈夫邦嶺下遇山精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5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鏡花緣》,清代文人李汝珍創作的長篇小說,共計一百回,是與《西遊記》《封神演義》《聊齋志異》齊名的作品。作者以神幻詼諧的筆法描繪出了一幅絢麗斑斕的天倫彩圖,故事情節生動曲折引人入勝。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鏡花緣》一百回分兩個部分,前半部分描寫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遊歷的故事,包括他們在女兒國、君子國、無腸國等國的經歷史。後半部寫了武則天科舉選才女,由百花仙子託生的唐小山及其他各花仙子託生的一百位才女考中,並在朝中有所作爲的故事。其神幻詼諧的創作手法數經據典,奇妙地勾畫出一幅絢麗斑斕的天輪彩圖, 也在一定程度上討論了婦女問題。

第四十五回 君子國海中逢水怪 丈夫邦嶺下遇山精

話說那羣水怪把小山拖下海去,林之洋這一嚇非同小可,連忙上船,只見婉如、若花、乳母,都放聲慟哭。呂氏向林之洋哭道:“俺們正在閒話,不意來了許多妖怪,忽把甥女扛去,你可看見?”林之洋頓足道:“俺在岸上怎麼不見!

如今已將甥女拖下海去,這便怎處?”登時多九公得了此信,即從船後走來道:

“幸喜天氣和暖,爲今之計,且教水手下去看是何怪,再作道理。”二人來至船頭,就教當日探聽廉錦楓那個水手下去。水手聽了,因剛纔看見那些水怪,心中害怕,不敢獨往,又拉了一個會水的一同下去。不多時,上來回報道:“此處並非大洋,裏面並無動靜。那些水怪,不知都藏何處,無處尋找。”說罷,都到後梢換衣去了。

鏡花緣第四十五回:君子國海中逢水怪,丈夫邦嶺下遇山精

林之洋不覺慟哭道:“我的甥女!你死的好苦!你教俺怎麼回去見你母親!

俺也只好跟你去了!”將身一縱,攛入海中,多九公措手不及,嚇的只管喊叫救人。那兩個水手正在後面換衣,聽見外面喊叫,慌忙穿了小衣,跳下海去。遲了半晌,才把林之洋救了上來,業已腹脹如鼓,口中無氣。呂氏同婉如、若花哭成一片。多九公即命水手取了一口大鍋,將林之洋輕輕放在鍋上,控了片時,口中許多海水,腹脹已消,甦醒過來,婉如同若花上前攙扶進艙,換了衣服。口口聲聲,只哭“甥女死的好苦”。多九公走來道:“林兄才吃許多海水,脾胃未免受傷,休要悲慟。老夫適才想起一事,唐小姐似乎該有救星。”林之洋道:“俺在海里,不過喝了兩口水,就人事不知,俺的甥女下海多時,怎麼還能有救?”多九公道:“前在東口所遇那個道姑,雖是瘋瘋顛顛,但他曾言解脫甚麼災難,又言:‘幸而前途有人,尚無大害。’據他這話,豈非尚有可救麼?況‘纏足大仙’四字,乃唐兄在船同你鬥趣之話,除了唐兄,只有你知、我知。這個道姑才見林兄,就呼纏足大仙,此人若無來歷,何能道此四字?”林之洋連連點頭道:“九公說的是,俺就出去求神仙相救。”說罷,拿了柺杖,勉強舉步,來到外面,分付水手岸上排了香案;隨即登岸,淨手拈香,跪在地下,暗暗禱告,只求神仙救命。跪了多時,天已日暮。多九公道:“林兄身上欠安,今日已晚,只好回船養息養息,明日再求罷。”林之洋道:“這樣大月色,俺正好跪求,九公只管請便。

俺林之洋既發這個願心,若無人救,只得跪死方休,今生今世,叫俺起來也不能了。”不覺放聲大哭。多九公在旁惟有連聲嘆氣。

不知不覺,皓月當空,船上已交三鼓。忽見遠遠來了兩個道人,手執拂塵,飄然而至。生的甚覺醜陋,月光之下看的明白:一個黃面獠牙,一個黑麪獠牙,頭上都戴束髮金箍,身後跟著四個童兒。林之洋一見,連連叩頭,口口聲聲只求:

“神仙救俺甥女之命!”兩個道人道:“居士請起,我們今既到此,自然要助一臂之力,何須相求。”因喚:“屠龍童兒!剖龜童兒!速到苦海,即將孽龍、惡蚌擒來,立等問話!”二童答應,攛下海去。林之洋立起道:“俺的甥女現在海內,還求神仙慈悲相救。”兩個道人道:“這個自然。”因向身旁兩個童兒,暗暗分付幾句,二童答應,也都攛入海去。不多時,因報道:“已將百花化身護送歸舟。”兩個道人將手一擺,二童仍立兩旁。

只見剖龜童兒手中牽著一個大蚌從海中上來。走到黑麪道人跟前,交了法旨。

隨後屠龍童兒也來岸上,向黃面道人道:“孽龍出言不遜,不肯上來。弟子本要將甚屠戮,因未奉法旨,不敢擅專,特來請示。”黃面道人道:“這孽畜如此無禮,且等我去會他一會,將身一縱,攛入海中,兩腳立在水面,如履平地一般。手執拂塵,朝下一指,登時海水兩分,讓出一路,竟向海中而去。遲了片晌,帶著一條青龍來至岸上,道:“你這孽畜,既已罪犯天條,謫入苦海,自應靜修,以贖前愆,今又做此違法之事,是何道理?”孽龍伏在地下道:“小龍自從被謫到此,從未妄爲。昨因海岸忽然飄出一種異香,芬芳四射,徹於海底,偶然問及大蚌,才知唐大仙之女從此經過。小龍素昧平生,原無他意。大蚌忽造搖言,說唐大仙之女,乃百花化身,如與婚配,即可壽與天齊。小龍一時被惑,故將此女攝去。不意此女吃了海水,昏迷不醒。小龍即至海島,似覓仙草以救其命。到了蓬萊,路遇百草仙姑,求他賜了回生草,急急趕回。那知才把仙卓覓來,就被洞主擒獲。現有仙草爲證,只求超生!”


鏡花緣第四十五回:君子國海中逢水怪,丈夫邦嶺下遇山精 第2張

黑麪道人道:“你這惡蚌,既修行多年,自應廣種福田,以求善果,爲何設此毒計,暗害於人?從實說來!”大蚌道:“前年唐大仙從此經過,曾救廉家孝女。那孝女因感救命之恩,竟將我子殺害,取珠獻於唐大仙,以報其德。彼時我子雖喪廉孝女之手,究因唐大仙而起。昨日適近其女從此經過,異香徹入若海,小蚌要報殺子之仇,才獻此計。只求洞主詳察。”黑麪道人道:“當日你子性好饕餮,凡水族之類,莫不充其口腹。傷生既多,惡貫乃滿。故借孝女之刀,以除水族之患。此理所必然,亦天命造定。豈可移恨於唐大仙,又遷害其女?如此昏憒奸險,豈可仍留人世,遺害蒼生?剖龜童兒!立時與我剖開者!”

黃面道人道:“大仙且請息怒。這兩個孽畜,如此行爲,自應立時屠剖。但上蒼有好生之德;兼且孽龍業已覓了仙草,百花服過,不獨起死回生,並可超凡入聖。他既有這功勞,自應法外施仁,免其一死。第孽龍好色貪花,惡蚌移禍害人,都非良善之輩。據小仙之意:即將二畜禁錮無腸國東廁,日受糞氣燻蒸,食其穢物,以爲貪花害人者戒。大仙以爲何如?”黑麪道人點頭道:“大仙所見極是。二畜罪惡甚重,必須禁錮在無腸國富室的東廁,始足蔽辜。”黃面道人道:

“加等辦理,固覺過刻,亦是二畜罪由自取。”因將回生草取了遞給林之洋道:

“居士即將此草給令甥女服了,自能起死回生。我們去了。”林之洋接過下拜道:

“請神仙留下名姓,俺日後也好感念。”黃面道人指著黑麪道人道:“他是百介山人,貧道乃百鱗山人。今因閒遊,路過此地,不意解此煩惱,莫非前緣,何謝之有!”正要舉步,那孽龍、大蚌都一齊跪求道:“蒙恩主禁於無腸東廁,小畜業已難受;若再遷於富室東廁,我們如何禁當得起?不獨三次四次之糞臭不可當,而且那股銅臭尤不可耐。惟求法外施仁,沒齒難忘!”林之洋上前打躬道:“俺向大仙講個人情,他們不願東廁,把他罰在西席,可好?”孽龍、大蚌道:“西席雖然有些酸臭,畢竟比那銅臭好挨。我們願在西席。”兩個道人道:“且隨我來,自有道理。”一齊去了。衆水手在旁看著,人人吐舌,個個稱奇。

多、林二人回船,將仙草給小山灌入,吐了幾口海水,登時復舊如初,精神更覺清爽。大家都替他道喜。小山道:“只要尋得父親回來,就是受些魔難,我也情願。”林之洋把水仙村之話說了。隨即開船,向小蓬萊進發。

又走多時,如軒轅、三苗等國都已過去,這日,多、林二人在船後閒談。多九公道:“林兄,你看:去歲起風,豈不就在此地?今年有意要到小蓬萊,偏又不遇風暴。若象去年,何等爽快!老夫素於此處甚生,恰好前面有個小國,只好到彼問問。”隨即收口,上去打聽。原來此間是丈夫國交界。及至細問小蓬萊路徑,衆國人聽了,莫不害怕,都說:“離此千餘里,地名田木島,有一亥木山,近來忽生許多妖怪出來傷人,來往船隻,每每被害。”二人慌忙回來,告訴衆人,都不願去;小山那裏肯依。多、林二人說之至再,小山寧死也要前去。二人明知勸也無用,只得拼命朝前進發。

鏡花緣第四十五回:君子國海中逢水怪,丈夫邦嶺下遇山精 第3張

這日正行之際,迎面有座大嶺,細着路徑,須由山角繞過,方能出口。走了多時,離嶺不遠,只見上面密密層層許多果樹,如桃、李、橘、棗之類,四時果品,無般不有。那股果香,陣陣向面上撲來,令人好不垂涎。柁工被這果香鑽入鼻孔,一心想啖,不因不由把船靠了山角。方纔泊岸,船上衆人早已一擁齊上,遇見鮮果,不論好歹,摘來就吃,口中莫不叫好。多、林二人也飽餐一頓。林之洋摘了許多桃、李、橘、棗之類,送上船來,呂氏正在垂涎,即同小山姐妹大家分吃。小山道:“舅舅爲何將船泊在此處?前日打聽路徑,都說前面有妖怪,怎麼今日就忘了?”林之洋道:“俺自聞了這股果香,心裏迷迷惑惑,只顧想吃,那裏還顧甚麼妖怪!俺去催他們開船。”於是來至外面道:“俺們走罷!莫要遇著妖怪出來。”衆水手道:“今日吃了這樣鮮果,渾身綿軟,就如酒醉一般。好不快活!那個還有氣力開船!”說著,個個睡在樹下。

多、林二人站在船頭,只覺天旋地轉,遍體酥麻,站立不住,正在發慌,山中忽然走出許多婦女,來到船上,把呂氏、小山、婉如、若花、乳母,攙扶上岸,又有兩個,把多、林二人也攙了下船,還有幾十個,把衆水手也都攙起,走上山來,衆人心裏雖覺明白。就只口不能言,渾身發軟。小山此時雖然照舊,因見衆人這宗光景,明知寡不敵衆,只好且裝灑醉,跟著同來,看他怎樣,再作道理。

不多時,來至石洞跟前。進了石洞,又走兩層庭院,進了廳堂。正面坐著一個女妖,頭戴鳳冠,身穿蟒杉,極其美貌;面上有條指痕,從那指痕之中,更增許多嫵媚。旁邊坐著一個男妖,年紀不到二旬,生得齒白脣紅,面如傅粉,雖是男妖,卻是女裝。多九公看了,身上雖覺癱軟,心裏卻還明白,暗暗忖道:“這是男妖,怎是婦女打扮?此時林兄見這模樣,回想當日女兒國風味,只怕又要吃驚了。”

只見下首還有兩個男妖:一個面如黑棗,一個臉似黃橘,赤發蓬頭,極其兇惡。

忽聽女妖笑道:“他們只知吃果,那知其中藏有酒母。果然毫不費事,就都跟來。此皆賢妹並二位愛卿贊畫之力,將來自然慢慢一同受享。但這倮兒有三十餘口之多,不知賢妹可能別出心裁,另有炮製?”少年男妖答道:“這些倮兒剛纔已吃酒母,皮肉未免帶有酒味,若照向日烹調,恐不合口。據妹子愚見:莫若竟將這些倮兒釀爲美酒,其名就叫‘倮兒酒’。姐姐以爲何如?”女妖喜道:“如此極妙!”黑麪男妖道:“以倮爲酒,固是美品,但清濁不分,亦恐酒味不佳。

據臣看來:女倮之味必清,男倮之味必濁,將來釀時,必須預分兩處,庶清濁不致紊亂。”黃面男妖道:“今日倮兒如此之多,其中酒量大的諒亦不少,莫若先將好酒給他儘量而飲,教他吃的爛醉,日後釀出酒來,豈不更覺有力?”

女妖道:“兩位愛卿所見極是。”因指林之洋向少年男妖笑道:“這個倮兒與賢妹模樣相仿,莫若把他留下,給賢妹做伴如何?”少年男妖笑道:“這倮兒生的雖好,就只嘴上新留幾根鬚兒,令人可厭。他如拔的光光如人鞟一般,我才笑納哩。”因向黃面、黑麪二妖道:“二位可要留他做伴?”二妖道:

“彌君嫌他新留幾根鬚兒,所以不喜;那知我二人因他須兒過少,也不慊意。他如滿部鬍鬚,抑或絡腮,我倒喜的。”少年男妖道:“這卻爲何?”二妖道:“這叫作‘人棄我取’。”少年男妖笑道:“若據二公之言,難道世間鬍子都是棄物麼?你要曉得:‘十個鬍子九個臊。’他要發起臊風,比那沒須的還更有趣哩。”

說著,一齊大笑。

女妖分付手下,將衆倮兒帶至後面,多將好酒令其暢飲,以便蒸熟釀酒。衆妖答應,把衆人帶到後面,七手八腳,各去取酒。小山隨即跪下,望空垂淚,暗暗禱告道:“我唐小山因來海外尋親,忽遇妖魔,性命只在頃刻。務望過往神靈,早賜拯拔!倘脫火坑,情願身入空門,一世焚頂。”忽見有個道姑走來道:“女菩薩休要害怕,小道特來相救。”

未知如何,下回分解。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