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古文名著 > 說唐三傳第三十回:樊梨花移山倒海,三擒三放薛丁山

說唐三傳第三十回:樊梨花移山倒海,三擒三放薛丁山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唐演義全傳》是清代長篇章回體英雄傳奇小說,簡稱《說唐》,又名《說唐前傳》《說唐演傳》《說唐全傳》。後與《說唐演義後傳》《說唐三傳》合刻,改名《說唐全傳》。今存最早刻本爲清代乾隆癸卯(1783)刊本10卷。成書於清雍正、乾隆年間。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這三部書,雖然不是出自一人這手,內容也基本各自獨立,但故事情節、人物關係上,也還是有脈絡相連。一般讀者讀這類書,多半是爲了看看故事,消遺解悶,都希望故事情節、人物命運,其來龍去脈有最完整的交待。這三部書合在一起印行,總名之曰《說唐合傳》。

《說唐演義全傳》以瓦崗寨羣雄的風雲際會爲中心,鋪敘自秦彝託孤、隋文帝平陳統一南北起,到唐李淵削平羣雄、太宗登極稱帝止的一段故事。它以相當篇幅揭露了隋煬帝荒淫無道,大興徭役,宇文氏恃寵驕橫,殘暴兇狠,給人民帶來的深重苦難。而統治階級內部的傾軋矛盾,又加劇了隋王朝的分崩離析之勢,致使全國各地爆發了反隋起義。書中着力塑造了一羣瓦崗寨起義英雄的形象,這些人中既有來自下層的城市貧民、捕差馬伕,又有身據要津的勳戚貴胄、功臣名將,也有浪跡江湖的豪傑義士、綠林好漢。這些人物聚集在反隋的旗幟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隋末起義隊伍廣泛的社會基礎。而李世民則是作品中歌頌的“真命天子”,在他身上寄寓着“仁政”的理想,對他歸順與否是羣雄成敗的根本條件,也是作者評定褒貶的基本標準。這使作品中表現出濃厚的封建正統觀念和宿命論色彩。

說唐三傳第三十回:樊梨花移山倒海,三擒三放薛丁山

說唐三傳·第三十回 樊梨花移山倒海 三擒三放薛丁山

卻說樵夫用力將繩扯動,扯到半山之間,將繩釦在松枝上,把薛丁山倒掛在虛空。薛丁山叫道:“樵哥快扯我上去,因何將我吊在空中?”樵夫大笑道:“小將軍,你罰了無着落之咒,善於騙人,我也騙你一騙。只就是半天倒掛,沒有存身之處了,我去了。”丁山想道:方纔賭的咒如今應了,叫我怎處?正慌急間,只見兩個松鼠,走在松枝,將蠅亂咬,咬斷兩股,將要落下來,嚇得丁山魂不附體,叫道:“松鼠你也欺我,此繩斷了,跌了下來,碎骨粉身,萬無生理。”竟大哭起來。只見山上有一女子,打扮猶如仙子一般。八個丫環跟隨,說說笑笑,說道:“底下有一個人,吊在那裏,將來要餓死。”薛丁山在下聽見,大聲喊道:“ 山頭上姐姐們救我一救!”小姐便叫丫環,“你去問他姓甚名誰,家住何處?”丫環奉命望下問道:“我家小姐問你名姓住居,說明因何吊此,好好救你上山來!”薛丁山說:“幾位姐姐,我姓薛名丁山,乃唐朝二路元帥,徵西到此,因被女將樊梨花誘我上山,迷失歸路。樵夫作弄,把我繩繫腰間,扯至半空,吊在松枝,如今繩將斷了,萬望姐姐們向小姐幫襯一聲!開恩救我上山,萬代鴻恩了!”丫環問明,回報小姐。小姐說:“你們再去問他,他要相救,須要依我言語,方肯救他。他若不允,便不相救了。”薛丁山只得滿口答應。小姐說:“既是他肯依我言,扯他上來相見。”小姐回進園中百花廳上坐下。

再言丫環向下說道:“小將軍好了,如今你有命了,待我們扯你上來。”便把按繩扯上,丁山來到山上,說”好了”。忙向腰中解下擔繩,說:“ 姐姐們,方纔你家姐姐哪裏去了?待我謝一聲,不知有何言語吩咐?好待本帥回營去。”丫環說:“前面這座花園,就是我家住宅。”薛丁山道:“請問姐姐們,你家小姐姓甚名誰,何等人家之女?”丫環道:“我家主人姓崔,官拜兵部尚書,單生這位小姐。”薛丁山道:“原來如此,望姐姐們領我進去。”

果然園中景緻非常。過了石橋,來到百花廳上,只見小姐坐在湘妃椅上,薛丁山上前叩謝,小姐連忙還禮,賓主坐下,丫環進了香茗。薛丁山道:“承蒙小姐救我上來,不知有何見教?乞道其詳。”小姐笑道:“樊梨花是奴中表,他是黎山老母徒弟,與將軍有夙世姻緣,若不見棄,奴家爲媒,結成秦晉,歸順唐朝。若還不從,休想回去。”薛丁山叫道:“恩人,本帥已娶過拙荊二人,此事斷難從命的了。”那小姐聽了大怒道:“你這忘恩負義之人,我好意救你上來,這事又不肯依我吩咐。丫環把他綁了,關鎖在此。”不由分說,竟上前來拿。忽聽得一聲霹靂,擡頭一看,花園不見,花廳變作囚車,原在戰場上。樊梨花仗劍立在面前說:“今次肯依允否?再不依允,我便斬你了。”薛丁山說:“今放我回去說合。”小姐說:“方纔賭了咒,如今也立個誓來!”薛丁山道:“若再爲反悔,身投大海而死。”樊梨花見他賭咒,又不着落的,便賣弄手段,叫兵士打開囚車,放他回去。

說唐三傳第三十回:樊梨花移山倒海,三擒三放薛丁山 第2張

薛丁山出了囚車上了馬,便罵道:“我被你這賤人兩次羞辱,豈肯與你成親,放馬過來!”樊梨花原曉得他反悔,復又相戰。不到十個回合,樊梨花念動真言,薛丁山面前昏暗,被那些軍士將丁山活捉下馬來綁住。薛丁山擡頭一看,茫茫大海,口叫“ 救命”!只見海中來了一支大船,船上坐的一位太子,聽見岸上喊救,叫船家救上船來。船家將薛丁山救上船來,太子說:“你是何人?丟在大海灘上?”薛丁山就說同樊梨花如何交 戰,將自己姓名。細說一番。

太子說:“ 今便怎麼處?”薛丁山說:“難得太子相救,伏望送我回國。”太子勸道:“你原是唐朝大將,樊梨花既然招你成婚,應許了纔是。不然將你一門殺盡,西遼又不能平,前功盡棄,不如從了他。”薛丁山說:“太子你不曉得麼,我乃王禪老祖徒弟,說有大難,必來相救,豈怕他神通廣大,定然不從。”太子聽了大怒道:“你既不從,寡人亦不救了。”吩咐:“取大石過來,把這個無義畜生,綁與石上,置之海中,自然必死。看師父救你不救。”後梢走出四個金剛大氣力的人,就把薛丁山捆倒,放在大石之上,望海中噗咚一聲。薛丁山自道必死,忽見太子沒有了,大海全無,船亦沒了,原在山旁邊。坐馬依然立着,單單身上捆住大石,不能夠起來。

正在沒法,只見樊梨花飛馬過來,大叫一聲:“薛丁山!你今次被擒,有何理說?”薛丁山道:“如今再不敢了,望乞小姐放我回去,立刻央媒說臺便了。”樊梨花道:“你這薄情人 ,奴家一心待你,你反來揹我,你兩番的立誓,俱已報應,若要放你再賭咒來。”薛丁山道:“我此去負心,合死於刀劍之下!”樊梨花見他賭了重咒,諒來沒有更變。親解其縛,千言叮囑說:“你回去即速央媒到來,我先去告知父母,勸令歸唐,方能併力同心,平定西番。”

說唐三傳第三十回:樊梨花移山倒海,三擒三放薛丁山 第3張

薛丁山應諾,拜別上馬,回到營中。元帥說:“我兒,那樊梨花十分利害,你今日見陣,如何發付他?直到日落西山,方纔回來見我。”薛丁山道:“爹爹呀,那樊梨花是黎山老母弟子,法術精通。要與孩兒結婚,孩兒已有二妻,抵死不從,他百般大罵,將孩兒三擒三放。”作弄之言細說一遍。”只得又許了親事,立了千金重誓,才放孩兒回見爹爹之面。”復對元帥道:“若要與此女成婚,孩兒情願與他決一死戰,定必不從。”

再言竇仙童遂向陳定金道:“可喜冤家還有情義。”說罷,只見程咬金哈哈大笑道:“吾主洪福齊天,西番可平矣。”薛元帥道:“老柱國爲何說此二句?”程咬金說:“元帥你不聽見麼,此女有移山倒海之術,撒豆成兵之能。而唐營諸將,非他敵手,他既然要與世子成親,父子一齊投降,殺到西番,擒了番王。功勞豈不是元帥所得,吾皇洪福齊天麼?”元帥聽了大喜道:“就煩老柱國前往做媒。”程咬金道:“ 這個都在老夫身上,別樣做不來,媒人做過兩回,如今老在行了。”元帥道:“既然如此,煩駕明日就行。”程咬金說:“這個自然。”不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