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古文名著 > 說唐三傳第十八回:薛丁山領兵救父,竇仙童擒捉丁山

說唐三傳第十八回:薛丁山領兵救父,竇仙童擒捉丁山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唐演義全傳》是清代長篇章回體英雄傳奇小說,簡稱《說唐》,又名《說唐前傳》《說唐演傳》《說唐全傳》。後與《說唐演義後傳》《說唐三傳》合刻,改名《說唐全傳》。今存最早刻本爲清代乾隆癸卯(1783)刊本10卷。成書於清雍正、乾隆年間。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這三部書,雖然不是出自一人這手,內容也基本各自獨立,但故事情節、人物關係上,也還是有脈絡相連。一般讀者讀這類書,多半是爲了看看故事,消遺解悶,都希望故事情節、人物命運,其來龍去脈有最完整的交待。這三部書合在一起印行,總名之曰《說唐合傳》。

《說唐演義全傳》以瓦崗寨羣雄的風雲際會爲中心,鋪敘自秦彝託孤、隋文帝平陳統一南北起,到唐李淵削平羣雄、太宗登極稱帝止的一段故事。它以相當篇幅揭露了隋煬帝荒淫無道,大興徭役,宇文氏恃寵驕橫,殘暴兇狠,給人民帶來的深重苦難。而統治階級內部的傾軋矛盾,又加劇了隋王朝的分崩離析之勢,致使全國各地爆發了反隋起義。書中着力塑造了一羣瓦崗寨起義英雄的形象,這些人中既有來自下層的城市貧民、捕差馬伕,又有身據要津的勳戚貴胄、功臣名將,也有浪跡江湖的豪傑義士、綠林好漢。這些人物聚集在反隋的旗幟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隋末起義隊伍廣泛的社會基礎。而李世民則是作品中歌頌的“真命天子”,在他身上寄寓着“仁政”的理想,對他歸順與否是羣雄成敗的根本條件,也是作者評定褒貶的基本標準。這使作品中表現出濃厚的封建正統觀念和宿命論色彩。

說唐三傳第十八回:薛丁山領兵救父,竇仙童擒捉丁山

說唐三傳·第十八回 薛丁山領兵救父 竇仙童擒捉丁山

適才話言不表。再言程咬金帶年少將軍來到自家府中,說:“小將軍姓甚名誰?有何本事來揭此榜文?”丁山說:“老千歲,我乃薛平遼王之子丁山,向年被師父救去練習 兵法。師父命小將下山,往西涼救君父,同母親妹子一同到此。望老千歲奏明殿下,領兵前去徵番。”咬金聽了大喜說:“你原來是平遼公之子,可喜。待吾二人一同去朝見殿下。”二人上馬,來至午門。當駕官奏知,李治殿下升殿。程咬金同薛丁山來到金鑾,朝見已畢。殿下問道:“ 卿家,何人揭此榜文?”程咬金說:“殿下洪福齊天。這小將軍乃元帥之子薛丁山,前來揭榜領兵。”殿下說:“原來是薛卿,平身。卿家有何本領領此重任?”丁山奏說:“千歲在上,臣父蒙聖上供恩,拜將徵西,隨駕番邦,不料被困鎖陽城。聞千歲招賢納士,臣遇仙師傳授仙法,那怕番兵百萬、蘇寶同利害?臣此去必要殺卻蘇賊,平定西涼。得勝班師,猶如反掌。”殿下擡頭一看,果然相貌不凡,人才出衆,必是大將之材,心中大悅。封丁山爲二路元帥,就當殿掛印。殿下李治親遞三杯御酒,說:“薛卿領兵前去,一路旗開得勝,馬到成功,救了父王龍駕,得勝回來,其功非小。”丁山謝了恩。這一首程咬金說:“殿下千歲,救兵如救火,殿下速降旨意,命各府爵主,明日教場點起大隊人馬,連日連夜往西涼救萬歲龍駕要緊。”殿下說:“老王伯,這個自然要緊的。”就降旨意。如今各府公爺,回家整備盔甲,殿下回到宮中不表。

單講薛丁山威威武武回到程府中,咬金設酒餞行,當夜之事不表。到了五更天,有各府公爺都是營妝披掛,結束齊整,到教場中聽令。丁山頭上戴頂鬧龍束髮太歲盔;身披一領索子天王甲;外罩暗龍白花朱雀袍;背插四面描金星龍旗;足穿利水雲鞋,上節裝成烏緞描鳳象戰靴;手端畫杆方天戟;腰間掛下玄武鞭;左邊是下寶雕弓;右邊袋衣插下三支穿雲箭;坐下一匹駕霧騰雲龍駒馬。後面扯一面大纛旗,書着“徵西二路大元帥薛”。丁山好不威風!來到教場,請將上前打躬已畢,點清了三十萬人馬,薛丁山命尉遲青山先解糧前行;點羅通爲前部先鋒;後隊點程千忠,逢山開路,遇水成橋。後面丁山祭過了旗,放炮三聲,擺開隊伍,衆將保住了元帥。程咬金也是戎裝甲冑,竟往西番大路而行。薛夫人、小姐也結束打扮,一同徵進。盡戴烏金盔,都穿亮銀甲。果然馬不停蹄,出了陝西,過了寧夏,人馬出了玉門 關。

說唐三傳第十八回:薛丁山領兵救父,竇仙童擒捉丁山 第2張

前面有座棋盤山,山勢高峻。只聽得山上一聲鑼響,羅通在馬上說:“前面高山必有草寇下來,爾等須要小心。”話聲未絕,山上數千嘍羅下山來了。衝出一個大王,年紀還少,儀貌堂堂,身長三尺,頭戴高銀盔,身穿熟鐵甲,手執黃金棍。他是王禪老祖的徒弟,武藝高強。他在山上望去,見唐軍中一員女將,生得齊整不過。好色之徒見了金蓮,不覺神魂飄蕩,妄想爭來成親。便拿了黃金棍,飛奔前來,擋住去路,大叫一聲說:“到我山前過,十個頭,留九個。若是沒有買路錢,走你孃的清秋路,快快留下買路錢來。若是不肯拿出來,你軍中留下這少年女子,與我做壓寨夫人。”羅通聽了大怒:“好大膽的狗強盜!天兵到此,你出此胡 言亂語,”把槍一起,“招槍!”一槍往面門上挑將進來。竇一虎是步戰的,把黃金棍往槍上噶啷這一梟,來得利害!羅通這條槍繃轉來了,圈得戰馬來又是一槍,如今一虎棍擡不起了。縱跳如飛,槍來棍架,棍去槍迎,二將交 鋒三十餘合。羅通本事高強,殺得竇一虎渾身是氵幹,險些被他刺着,把身子一伸,一扭不見了。羅通擡頭一看,“ 呵呀!這也奇了,方纔這子正要拿他,爲何就不見了?”軍卒看見說:“強徒做戲法的,忽然不見。”羅通心中想到:“未如追上山去搗其巢穴,除此草寇,好讓客商往來。”算計已定,帶領三千鐵甲,殺上山來。

小姐正坐忠義堂,嘍羅報上山來:“啓小姐,不好了。大王在山前打探,不遠來了唐朝大隊人馬。大王要截住討買路錢,那軍中閃出一員先鋒,十分兇勇,與大王交 戰有三十餘合,大王大敗,上遁走了。那唐兵追上山來了。” 小姐大怒:“嗄,有這等事。待吾自去拿他便了。”上了白花龍駒,帶領三百女兵衝下山來,剛剛正迎着羅通。羅遍看見一員女將衝下來,擡頭一看:“嗄唷,好絕色的女子!”你看她怎生打扮?但見她頭上挽就螺螄髻,狐尾倒照,雉雞尾高挑,眉似柳葉兩彎清,面如敷粉紅杏色,一口銀牙,兩耳金環,十指尖尖如春筍,身穿索子黃金甲,八幅護腿龍裙,足下小小金蓮,果然傾城傾國,好似月裏嫦娥來下降。羅通見了,不禁呼呼大笑說:“你這女有何本領,口出狂言。快快隨我到營中,送與元帥做個夫人。”“喳!狗南蠻,你不知俺竇小姐的利害麼?擅敢討我便宜。不要走,招刀罷!”把刀一起,往羅通頭上砍將過來。羅通把槍逼在一旁,還轉槍來,一槍劈面門挑將進去。小姐把刀噶啷啷一聲響架在旁首,馬打交 鋒過去,英雄閃揹回來。二人在山前戰到二十回合,小姐那番虛晃一刀,帶轉馬就走,叫一聲:“狗南蠻,俺不殺你了,好走哩。”羅通不知她使計,拍馬也追上來了。仙童回頭一看,正中機謀,忙向懷中取出捆仙繩,拋在空中。羅通擡起頭,只見一道亮光一爍,被他捆住,昏迷不醒,翻身一交 ,跌下馬來,被嘍羅拿上山去了。那竇仙童收了仙繩,又到陣前討戰。

說唐三傳第十八回:薛丁山領兵救父,竇仙童擒捉丁山 第3張

有敗殘兵卒報進營中,說:“元帥不好了,山中有一女將,能使妖法,把先鋒羅千歲用紅繩生擒活捉上山去了。”丁山聽報大怒,吩咐:“軍校備馬擡戟,待本帥親自擒潑賊。”打扮完備,結束停當,跨上龍駒,手執畫戟,帶領三軍,衝出來。來到陣前,大叫一聲:“賤婢,你好好放我先鋒出來,若不然,本帥要將巢穴踹爲平地了。” 竇小姐見營中出來一將,甚是齊整,面如敷粉,脣如塗朱,兩道秀眉,一雙鳳眼,好似潘安轉世,猶如宋玉還魂。竇小姐心中一想:“我生一十六年,從不見南朝有這等美貌郎君。我枉有這副花容,要配這樣才郎不能夠了。”他有心拿這丁山,喝道:“口得!來的唐將少催坐騎,留下名來。”丁山道:“你要問本帥之名麼,我乃唐王駕下二路元帥薛丁山便是。快快放羅千歲出來,好往鎖陽城救君父。”小姐說:“郎君,奴家有言相告。”“有話快說來。”“奴家已非俗人,乃九龍山連環洞黃花聖母徒弟。蒙師傳授仙法,武藝精通,虛度青春十六歲。父母雙亡,只有哥哥竇一虎。他有地行之術。奴家竇仙童欲與將軍成就匹配,同往西涼認救聖駕。不知將軍意下若何?”丁山一聽此言,心中大怒,說:“你這不識羞的賤人!我乃堂堂世子,豈肯與你草寇爲婚!你這無廉無恥不顧羞慚的賤人!你不必多言,招本帥的戟罷。”一戟往小姐面門上刺將來。那小姐不慌不忙把雙刀一起架在一邊,馬打交 鋒過去,走轉來,那仙童忙舉雙刀砍將下來,丁山急架忙還。刀來戟架,戟去刀迎,殺在一堆,戰在一處。一連二十個衝鋒,戰得小姐滿面通紅,兩手痠麻,那裏是丁出敵手?只得把雙刀擡定方天戟,叫聲:“郎君,且慢動手,看我的法寶。”往懷中取出捆仙繩,往空中一拋,照前一樣,將丁山捆住,得勝回山。將丁山綁起,解進忠義堂。

丁山方甦醒,見了仙童立而不脆,罵道:“潑賤妖嬈,你用妖法拿我天朝元帥。”仙童說:“ 奴家憐你人才出衆,饒你一死。今日依我山上成親,我就勸我哥哥歸順大唐,同到西涼。你若執迷不悟,如今就要斬了。”丁山聽說,大怒道:“妖嬈,你出言無禮,強逼成婚,要殺就殺,何必多言。”仙童聽了吩咐嘍羅:“推出斬首報來。”嘍羅得令,將丁山推出斬首。不知性命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