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古文名著 > 水滸傳中武松與魯智深的形象在上梁山前後有何區別?

水滸傳中武松與魯智深的形象在上梁山前後有何區別?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8.6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武松和魯智深是《水滸傳》中兩個重點描寫的好漢,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每次看電視劇《水滸傳》,總是爲魯智深和武松的形象反差別扭。魯智深還好,畢竟他出場不久就變成了大和尚,但是武松一直是個帥氣的小夥子,忽然下一秒就變成了一個頭陀,披頭散髮,頭上還戴着“緊箍”,樣子實在讓人不好接受。我常常想,武松或者魯智深在躲避災難的時候換了行頭,在到了安全的地方,甚至上了樑上後,爲什麼不改換行裝?

水滸傳中武松與魯智深的形象在上梁山前後有何區別?

衆所周知,魯智深上五臺山之前是不願意削髮爲僧的,在五臺山屢犯規矩,五臺山的和尚怕是沒一個喜歡他的,魯智深自己其實也不像個出家人的樣子。如果他喜歡,只需要繼續留長頭髮就可以了,當然魯智深畢竟是受過削髮的儀式的,可能後來自己確實喜歡上了當和尚,也可能是對佛法有了深刻的領悟,但是武松呢?

武松由帥氣的小夥子變成頭陀完全是孫二孃這個母夜叉隨便包裝的,目的也是爲了掩人耳目,當武松平安到達二龍山後,他完全可以隨手扔掉衣服,直接換過以前的衣服就成,戒刀捨不得丟當然可以繼續留着,他又沒舉行過什麼儀式,爲什麼依舊留着頭陀打扮?難道他也喜歡上了當頭陀,對佛法有了深刻領悟?

水滸傳中武松與魯智深的形象在上梁山前後有何區別? 第2張

說他們兩個人對開始喜歡上佛法了吧,但還是殺人放火依舊,說沒喜歡上吧,始終不改變行頭。大概是魯智深和武松的內心對和尚有着天然的嚮往,也難道是《水滸傳》所謂的合當如此?恐怕沒那麼簡單吧。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