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傳統文化 > 拉祜族原生態歌舞是怎樣的?有何歷史來源

拉祜族原生態歌舞是怎樣的?有何歷史來源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雲南省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地處祖國西南邊陲,依傍瀾滄江而得名,是全國唯一的拉祜族自治縣,也是電影《蘆笙戀歌》誕生的地方。在這裏,生活着拉祜、漢、佤、哈尼、彝、傣、布朗、回等20多個民族,各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創造着璀璨奪目的民族民間文化,形成了多樣性、多類型、多風格、多符號、多元素交融共存的民間文學、音樂、歌舞藝術。

瀾滄縣酒井鄉勐根村的老達保自然村,是一個鮮爲人知的地方,然而這裏的拉祜族原生態歌舞,卻已經聞名遐邇。老達保村居住着94戶446人,全是拉祜族。每當人們走進這個拉祜山寨,就會聽到從古樸的幹欄式拉祜掌樓房裏傳出悠揚的蘆笙聲和拉祜人淳樸的歌聲。

在老達保寨,是男人就會吹蘆笙、跳蘆笙舞,是女人就會跳擺舞。目前,他們所掌握的蘆笙舞和擺舞有近100個套路,具有較高的觀賞性和藝術感染力。記者在老達保採訪發現,老達保人的多聲部合唱曲調優美動聽,歌詞豐富多彩,演唱時手持吉他自伴奏、自演唱,用拉祜語生動表現了他們喜聞樂見的生產生活情景,加上合唱音樂的旋律和諧、樸實純真、氣勢磅礴,顯示出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2005年春節期間,老達保20名拉祜人走出了拉祜山寨,應邀到中央電視臺參與錄製“魅力12”《蘆笙戀歌》節目,讓拉祜人多聲部合唱音樂展現在了世人面前。

拉祜族原生態歌舞是怎樣的?有何歷史來源

近年來,瀾滄縣對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取得了較大成績。到2006年初,經普洱市市級專家委員會審議,有50個項目列入市級名錄,其中14個項目進入省級保護名錄,包括拉祜族口述文學牡帕密帕、拉祜族蘆笙舞、拉祜族蘆笙工藝、拉祜族擺舞、南段拉祜族傳統文化保護區、拉祜族葫蘆節等。拉祜族口述文學《牡帕密帕》還被列爲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6年老達保寨《牡帕密帕》的傳承人李扎戈、李扎倮被列爲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到2008年1月,根據《文化部辦公廳關於公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推薦項目名單的公告》,瀾滄縣拉祜族蘆笙舞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民族民間舞蹈中。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