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揭祕 > 戰史祕聞 > 明成祖朱棣五度徵北:徹底打垮了北元殘餘勢力

明成祖朱棣五度徵北:徹底打垮了北元殘餘勢力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4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自永樂元年(1403年)定北平爲北京後,朱棣就打算遷都。於是,他派人修鑿運河,治理洪水,使明朝的經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當時國庫殷實,每年賦糧除輸送京師數百萬石外,各地府縣還倉儲很多。但此時,日本的倭寇氣焰非常囂張,他們經常劫掠沿海的商船和百姓。早在元世祖忽必烈時期,元朝就曾派遣十萬人的遠征隊討伐日本,可半途遭遇風暴全軍覆沒。明朝時,日本處於南北分裂的狀態,南方的勢力經常在明朝沿海地區爲非作歹。朱元璋曾經警告過日本政府,可日本人置若罔聞。面對狂妄的倭寇,朱棣毫不手軟,他先後派遣重兵剿滅倭寇,給予沉重的打擊,使得中國沿海的治安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話說元順帝逃往漠北後,於洪武五年(1370年)死於應昌。又過了幾代,蒙古貴族便分裂爲韃靼、瓦剌和兀良哈三部。三部中以韃靼部最強。他們不時侵擾明朝邊境。朱元璋一邊同蒙古貴族通好,一邊也採取積極的防禦政策,從嘉峪關起,沿長城進入遼東至鴨綠江一線,建立起九年邊防重鎮,即“九邊”。明成祖繼位後,沿襲了朱元璋的剛柔相濟政策,並在永樂七年(1409年)、永樂八年(1410年),先後派出十萬、五十萬大軍北征韃靼;八年的那次還是御駕親征。兩次遠征,這才降服韃靼,使它每年嚮明朝進貢馬匹。當然,明朝也還以豐厚的賞賜,並封其首領阿魯臺爲寧王。

明成祖朱棣五度徵北:徹底打垮了北元殘餘勢力

韃靼稱臣後,瓦剌部開始強盛起來,並屯兵北邊,構成強大的威脅態勢。於是,朱棣決定再次親征,征服瓦剌部落。永樂十二年(1414年),明朝大軍開赴邊疆,於當年六月到達三峽口(今內蒙古多倫西北)。朱棣經過嚴密地勘查,得知敵人就在附近,於是下令全軍嚴陣以待。當明軍走到忽蘭忽失溫(今蒙古烏蘭巴托東)時,朱棣忽然望見前方塵土飛揚,原來答裏巴和瑪哈木共乘一輛戰車,指揮千軍萬馬殺將過來。朱棣立即讓明軍兵分三路衝入敵陣,然後以火炮助攻。蒙古騎兵並非不堪一擊,他們驍勇善戰,沒讓明軍佔到一點兒便宜。朱棣見戰勢不太明朗,當即親自帶頭殺進敵陣。皇帝一馬當先,將士怎能袖手旁觀?於是,明軍猶如龍騰虎躍,頃刻間扭轉了戰爭的局勢。瑪哈木一敗塗地落荒而逃,朱棣帶兵窮追猛打。最後在皇孫朱瞻基的勸阻下,朱棣才停止了追趕,下令回京。

瑪哈木遭受了重創,只得嚮明朝俯首稱臣。但阿魯臺與瑪哈木向來不和,二人經常在朱棣面前互相詆譭。朱棣想利用他們的矛盾,讓兩個部落相互牽制,所以對這些誹謗半答不理。不久,瑪哈木病逝,他兒子脫歡繼位後照樣嚮明朝上貢。阿魯臺沒有了對手,逐漸囂張起來,他非但不按時進貢,而且還扣留明朝的使臣,帶兵在明朝邊境興風作浪。朱棣認爲如果不趁早征服蒙古貴族,那麼必將會留下後患,所以不顧大臣的反對,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九月,定明年正月遷都北京,改北京爲京師,現京師爲南京。此時北京宮殿的營建以及北京城的改造已經完成。然而,很多大臣考慮到遷都後北京附近的糧草不足以供養明朝的大軍,所以兵部尚書方賓、刑部尚書吳中和戶部尚書夏原吉紛紛進言,阻止朱棣遷都。朱棣當然不會聽從他們的意見,而這幾位大臣也自然逃不過牢獄之災。隨後,朱棣吩咐侍郎張本想盡一切辦法,徵集到足夠的軍糧。

永樂二十年(1422年),朱棣再次親征蒙古。這一次,明軍僅運輸糧草一項,就用驢子達三十四萬匹,車十七萬七千五百多輛,民夫二十三萬五千多人,共運載糧食三十七萬石,耗費了國家大量人力、財力、物力。當然,這同時也可見永樂朝國力的強大。這與朱棣連續派出遠洋的船隊揚威西洋是一致的。且說朱棣親率明軍到達雞鳴山(今河北懷來北),聽說阿嚕臺已經往北逃竄,於是衆將士建議大軍深入敵後,給予敵人以致命一擊。朱棣深知阿魯臺詭計多端,所以下令軍隊從開平(在今內蒙古多倫縣境)出發,經過應昌,出其不意,直搗敵人的總部。當年六月,明軍抵達應昌,阿魯臺看見大軍前來,又繼續逃跑。朱棣老謀深算地說:“他逃走不假,但是爲了避免他耍花招,我們應該燒燬他留下的軍糧,然後轉攻兀良哈三衛。”兀良哈三衛是明朝在東北設立的三個自治區,分爲朵顏衛、泰寧衛和福餘衛。

阿魯臺到達兀良哈三衛後,三衛的首領都表示願意助他一臂之力。這時,朱棣分析戰況說:“阿魯臺此時逃之夭夭,恰好孤立了兀良哈,我們趁機將他一舉擊破。”隨即明軍兵分五路合圍兀良哈。兀良哈帶領數萬人馬來到屈裂兒河(今洮兒河上游支流),結果不慎陷入了沼澤地,朱棣見勢指揮騎兵殺去。兀良哈的部隊亂了陣腳,頓時潰不成軍。此時,早已埋伏在樹林中的明軍弩手也扣動了扳機,瞬間萬箭齊發,只聽得戰場上馬的嘶鳴和人的慘叫聲此起彼伏。明軍一鼓作氣,一舉搗毀了兀良哈的老巢,朱棣再次凱旋。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七月,朱棣聽說阿魯臺又帶兵前來,於是大笑道:“阿嚕臺以爲我去年已經親自出馬,今年就不會親征,他實在太小看我了。”說罷朱棣又興師動衆,開始了第三次親征。明軍走到半路,忽然遇到阿魯臺的部下前來投降,並得知阿魯臺已經被瓦剌部落打敗,正四處潰逃。朱棣很高興,命令大軍繼續前進,明軍到達上莊堡時,韃靼王子也先土於率衆前來投降。朱棣大喜,當即封也先土於爲忠勇王,賜名“金忠”,隨後帶軍南歸。

明成祖朱棣五度徵北:徹底打垮了北元殘餘勢力 第2張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聽說阿魯臺再次來犯,忠勇王金忠請成祖發兵,自願爲前鋒拼死效力,於是朱棣於四月間開始了第四次親征。這一次,朱棣費盡周折,跋山涉水、窮搜山谷就是找不到阿魯臺的蹤跡,最後只好無奈地說:“大軍出塞,人困馬乏,而且糧草也有限,那就暫且退兵吧?”他六月班師,七月又再出漠北。在此次,也是第五次遠征返回途中,朱棣忽然在榆木川(今內蒙古多倫西北)病倒,夜不安寐,偶一閉目,便看見無數冤魂野鬼前來向他索命。待到清醒,他知道自己剩下的時間不多了,於是叫來英國公張輔,囑咐後命,遺詔傳位給太子朱高熾。不久,朱棣在病痛的折磨中停止了呼吸,終年六十五歲,尊諡文皇帝,廟號太宗(至嘉靖十七年,復改廟號爲成祖),喪禮一如高皇帝遺制。朱棣死後,太子朱高熾在當年八月繼位,改明年爲洪熙元年,史稱明仁宗。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