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揭祕 > 古代戰役 > 馬歇爾計劃:美國是怎樣實現對西歐領導控制的?

馬歇爾計劃:美國是怎樣實現對西歐領導控制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爲了遏制蘇聯和全球社會主義革命的發展,美國在1947、1948、1949三年內相繼出臺了"杜魯門主義"、"馬歇爾計劃"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這意味着美國從政治、經濟、軍事上三管齊下,對蘇聯實行政治上的孤立打擊、經濟上的封鎖和軍事上的包圍。

做爲冷戰三個重要支柱之一的"馬歇爾計劃",又稱“歐洲復興計劃”,是二戰後美國對被戰爭破壞的西歐資本主義各國進行經濟援助、協助重建的計劃。對歐洲國家的發展和世界政治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馬歇爾計劃表面上是一項純經濟援助計劃,但實際上是爲了壓制共產主義的發展,對抗蘇聯及其衛星國。進而從政治和經濟上取得控制西歐的主導權,它明確地把歐洲一分爲二,促使了兩極對峙世界新格局的出現。

馬歇爾計劃:美國是怎樣實現對西歐領導控制的?

戰後歐洲

二戰後的歐洲困境

二戰結束之後,大半個歐洲依然難以從數百萬人的死傷中平復。戰火遍及了歐洲大陸的大部分,持續的轟炸使絕大多數大城市遭到了嚴重破壞,特別是它們的工業生產。

歐洲大陸上的許多著名城市,例如華沙和柏林,已成爲一片廢墟。而其它城市,如倫敦與鹿特丹,也遭受了嚴重的破壞。這些地區與經濟生產相關的建築大多化爲一片瓦礫,數百萬人無家可歸。

雖然外援使1944年的荷蘭饑荒有所緩解,但戰爭對農業的破壞還是導致了歐洲大陸許多地方出現了大面積的飢餓,而1946-1947年歐洲西北部罕見的寒冬又使這一情況進一步惡化。

所受破壞最爲嚴重的是交通運輸設施。戰爭中鐵路、橋樑以及道路都成爲了對方空襲的目標。西歐的中小城鎮和村莊所受的毀壞程度較輕,但交通運輸的破壞還是使這些地區的經濟與外界的聯繫幾近斷絕。這些問題的解決都需要耗費大量財力,而此時大多數陷入戰爭的國家的國庫已被消耗殆盡了。

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阻斷了西歐從東歐的糧食進口線,加劇了戰後西歐糧食短缺的局面。食品短缺成爲了最爲緊迫的問題。情況在德國尤其嚴重,威廉·克萊頓在給華盛頓的報告中說,"數百萬人正在慢慢餓死。"

馬歇爾計劃:美國是怎樣實現對西歐領導控制的? 第2張

二戰後美國的擔憂

二戰中唯一一個基礎設施沒有遭到明顯破壞的正是美國。它比大多數歐洲國家都要晚一些參戰,而且本土所受的損失也比較有限。美國的黃金儲備充足,其經濟也依然充滿活力。戰爭期間美國的工業爲本國和它的盟國的戰爭機器提供了支持,因此美國經濟經歷了自建國以來增長最快速的一段時期。

戰後,美國工廠又很快轉入了民用生產,物資供應爆炸性增長,長期的繁榮需要有輸出這些商品的市場,歐洲就成了這些商品輸出的最佳選擇。而事實上,馬歇爾計劃提供的援助中的很大一部分,正是這些來自美國的工業品和原料。

1946-1947年酷寒的冬天,德國有許多家庭沒有供暖,數百人被凍死。英國的情況雖然沒有那麼嚴重,但是爲了滿足國內的民用煤炭需求,工業生產不得不被停止。因此,從人道主義出發的考慮也是提出這一計劃的重要動機之一。

對美國來說還有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冷戰思維的形成。美國政府中的很多人士對蘇聯行動的懷疑情緒正日漸加深。馬歇爾計劃的倡導者之一喬治·凱南在此時已預言了未來世界的兩極格局。

馬歇爾計劃的策劃者之一,喬治·凱南

在法國和意大利,戰後的普遍貧窮爲共產黨勢力的增長提供了充分的養料。而這些國家的共產黨在本國戰爭期間的反抗鬥爭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又使其聲望急劇增長。在這些國家戰後的選舉中,共產黨取得了普遍性的成功。在法國,法國共產黨甚至一度成爲了議會第一大黨。這令美國政府不安,他們擔心法國和意大利也會滑入共產主義陣營。

1947年,杜魯門主義出臺。其遏制政策也要求美國必須向非共產主義國家提供援助,以起到遏制蘇聯影響及擴張的作用。甚至有人寄希望於東歐國家加入這一計劃,從而使他們從正在形成的蘇聯集團中脫離出來。

馬歇爾計劃:美國是怎樣實現對西歐領導控制的? 第3張

1947年6月5日,任美國國務卿的喬治·馬歇爾在哈佛大學的畢業典禮上發表演講。而這一講話的發表也標誌着馬歇爾計劃的正式拍板。他站在哈佛園(Harvard Yard)紀念教堂的臺階上,宣告美國已爲幫助歐洲復興作好了準備。

這篇由查爾斯·博倫(Charles Bohlen)起草的演講詞中沒有提及任何的細節和數據。它號召歐洲人團結起來、共同規劃一個他們自己的重建歐洲計劃,然後由美國爲這一計劃提供資金纔是這一演講中最爲關鍵的部分。

這次演講主要針對的聽衆是歐洲人,演講現場特意沒有邀請任何美國記者,而且杜魯門還特意於同日舉行了一次記者招待會,以轉移國內媒體的注意力。而相映成趣的是,英國廣播公司(BBC)全文播送了這篇演講。

事實上,早在馬歇爾發佈演講之前,就已經有不少的意見和呼聲認爲有必要對歐洲開展援助重建計劃。馬歇爾計劃的官方名字是"歐洲復興計劃"〔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 (ERP)〕。因其主要提出者時任美國國務卿喬治·馬歇爾而得名。事實上真正策劃該計劃的是美國國務院的衆多官員,特別是威廉·克萊頓和喬治·凱南。

馬歇爾計劃的實施

要把計劃從簽字變成現實,不僅需要各個參與國家的協商,還需要得到美國國會的批准。由於這一問題與各國自身利益息息相關,整個談判顯得極其冗長而複雜。一個大規模的會議在巴黎召開,這個會議幾乎邀請了當時歐洲的所有國家,包括正在形成中的東歐集團成員國。

由於蘇聯的反對,最後僅有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表示願意參加該會議。但捷克斯洛伐克的外長揚·馬薩里克因支持本國參與馬歇爾計劃,後來被召入莫斯科遭到斯大林的怒聲斥責,這被認爲是蘇聯欲開始加強對東歐的全面控制的一個明顯信號。當捷克斯洛伐克和波蘭被蘇聯阻止前往巴黎參加會議時,其它的東歐國家也就很知趣地拒絕了美國的援助。芬蘭爲了避免與鄰邦蘇聯形成過於對立的兩國關係,也拒絕參與該計劃。

第一批實質性的援助在1947年1月交付,目的地是希臘和土耳其。起初,向這兩個國家的反共力量提供援助的是英國。但由於其自身的經濟情況此時已相當糟糕,難以堅持下去,於是英國請求美國來繼續承擔這一責任。

1948年4月3日,杜魯門簽署了馬歇爾計劃,並批准設立了經濟合作總署(ECA)來負責這一計劃的實施。

馬歇爾計劃於1947年7月正式啓動,並整整持續了4個財政年度之久。在這段時期內,西歐各國通過參加歐洲經濟合作組織(OEED)總共接受了美國包括金融、技術、設備等各種形式的援助合計131.5億美元,其中90%是贈予,10%爲貸款。

歐洲人將大多數來自於馬歇爾計劃的援助資金用於輸入美國生產的商品。歐洲國家在二戰中幾乎消耗光了他們的所有外匯儲備,因此馬歇爾計劃帶來的援助幾乎是他們從國外進口商品的唯一外匯來源。

馬歇爾計劃:美國是怎樣實現對西歐領導控制的? 第4張

馬歇爾計劃的影響

馬歇爾計劃按原定計劃在1951年宣告結束,但此後美國對歐洲國家的其它形式的援助卻始終沒有停止過。

1948年至1952年是歐洲歷史上經濟發展最快的時期。工業生產增長了35%, 農業生產實際上已經超過了戰前的水平。戰後前幾年的貧窮和飢餓已不復存在,西歐經濟開始了長達二十年的空前發展。這樣的經濟奇蹟是否主要歸功於馬歇爾計劃的,尚存爭議,但人們普遍認爲馬歇爾計劃加速了西歐經濟的發展。

馬歇爾計劃的政治影響亦不亞於其經濟影響。該計劃的實施使西歐從戰後的困境中擺脫出來,減少了人們對於政府的不滿,穩定了政治局勢。馬歇爾計劃實施並顯現出其作用之後,西歐共產黨的勢力便迅速衰弱,其影響力已經不可與先前相比。

由於馬歇爾計劃的成功實施,也鞏固並推進了北大西洋同盟,並使之持續到冷戰終結。

馬歇爾計劃:美國是怎樣實現對西歐領導控制的? 第5張

馬歇爾計劃長期以來被認爲是促成歐洲一體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國在提出馬歇爾計劃時,就要求西歐國家只有聯合起來作爲一個整體才能接受美國的援助,其目的在於使西歐成爲美國商品和資本可以自由進入的“一個沒有內部貿易關稅壁壘”統一市場。西歐國家爲此成立的一系列經濟組織,都不同程度地衝破了原來民族國家的界限,加強了西歐各國的經濟聯繫,增強了彼此之間的相互瞭解。

同時,因爲東歐國家拒絕參與該計劃,馬歇爾計劃也被認爲是宣告戰後歐洲分裂的最重要的徵兆之一。由於馬歇爾計劃包藏着對付蘇聯的意圖,蘇聯必然要奮起反擊。蘇聯爲了防止出現離心傾向,大大加強了對東歐各國的控制。從1947年7月到1949年初,蘇聯通過採取一系列行動,在政治和經濟方面牢牢控制了東歐國家,從而基本形成了以蘇聯爲首的蘇聯——東歐陣營。

就美國而言,美國也從馬歇爾計劃中獲取很大的經濟利益。它美國經濟的海外滲透出口開闢了新的市場,消除了美國經濟的潛在危機。同時也加強了美國對西歐各國經濟的控制和支配能力,從而爲美國在政治、軍事上與西歐結盟奠定了經濟方面的基礎。

美國通過馬歇爾計劃在西歐確立了無可懷疑的領導地位,使西歐各國納入了美國稱霸世界的戰略軌道,增強了美國抗衡蘇聯的力量,杜魯門曾毫不隱諱地宣稱,執行馬歇爾計劃“是爲了明智而有效地實現我國外交政策的偉大事業”。

有學者認爲,從東西方關係的角度來看,“馬歇爾計劃是走向冷戰的最後一步”。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