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南宋隨時有被滅亡的風險,金人有必要把秦檜發展爲內線嗎?

南宋隨時有被滅亡的風險,金人有必要把秦檜發展爲內線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秦檜和悟室有私人關係可能是真的,有共同見解也可能是真的,後來的議和主張有類似處也是真的,但就此認爲秦檜是漢奸,認爲其南歸是“乃授以旨意,得其要領,約以待時而舉,密縱之”,則猜測大於事實,並無實據。同時,正如王氏所言,檜南歸時,高宗還處於流浪中,南宋隨時有被滅亡的風險,金人有必要把秦檜發展爲內線嗎?而且,秦迴歸途中所冒風險很大,曲折甚多;回南宋朝廷時,能否被重用,都是未知!何況到時,不少從北方回來者,多受到懷疑,而被打入另冊,如大詩人辛棄疾。

南宋隨時有被滅亡的風險,金人有必要把秦檜發展爲內線嗎?

但王氏這段史料的最大價值之處,也是被後來有良知史學家,如趙翼、呂思勉等所重視的在於:一是充分肯定秦檜所主持紹興和議的功勞。和議達成後,不僅皇太后得以南歸,更重要的是兩國二十餘年保持了和平,使百姓得以安寧,南宋王朝得以穩固。二是正確指出了秦檜的失誤,即把和議作爲目的而不是手段,和議達成後沒有積極重振政務、軍務,使得二十餘年後和金人再次作戰時,仍幾無抵抗之力。

同時,秦檜和之前的王安石、蔡京,之後的賈似道之流一樣,均是權臣,權勢薰天。但就此認爲“不知其上”,則顯然言過其實了。宋高宗較其父、兄,實爲有爲之君,秦檜的“權傾海內”,其實更多仍在高宗的手掌之內。或者說,高宗因依賴秦檜而使其有所縱權,但一旦有必要,則可收之乃至毀之。恰如秦第一次罷相時,高宗對其制、其告,是如此的罪責、推責,成爲其替罪羊。秦死後,更成爲徹底的替罪羊,而被罵千年。

南宋隨時有被滅亡的風險,金人有必要把秦檜發展爲內線嗎? 第2張

多餘的話1:秦檜之前,漢民族與少數民族間通過和議實現和平,早就有之,且幾乎每朝都有,如漢朝初期的和親、如唐朝初期的結盟,如宋朝初期的貢歲。但和議多是在對方自己弱小時的一種策略,等自己力量強大時則多給予報復,如漢武帝時候霍去病等、唐高宗時代高仙芝等的遠征。秦檜與金人和議,實際是在呂頤浩、趙鼎、張浚等爲相,力主與金人作戰勝少負多、國難安寧的背景下,高宗被迫重新拜檜爲相後,艱難達成的。和議沒有放棄南宋實際控制的一寸土地,相反還收復的河北、河南大量的失地。其成效,平心而論,是功莫大焉。

多餘的話2:秦檜死後,宋高宗、宋孝宗均有較長時間來整頓、發展軍務,充實國防能力。特別是宋高宗禪位給宋孝宗後,後者完全有必要、有機會來發展軍力,但其卻沒有來充分準備,而是倉促撕毀和議,倉促出兵,結果大敗而歸。這次兵敗,其影響是十分深刻的,一方面本想有所作爲的宋孝宗從此一蹶不振,不敢再言兵;另一方面使南宋軍民想收復北方的信心嚴重喪失,乃至到最後被元人滅亡,也再沒組織過像樣的戰爭。從大歷史意義來說,因這次兵敗及其約100年後的被滅國,使得漢民族從此喪失了之前的那份民族自信、自豪、自傲,而逐步內向、收縮、自卑。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