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西遊記當真只是一部兒童劇嗎? 西遊記教會了我們什麼

西遊記當真只是一部兒童劇嗎? 西遊記教會了我們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似乎有這樣一個俗成,但逢到了節假日,地方臺總會飄起“嗷、嗷、嗷,當山峯沒有棱角的時候”熟悉的聲音,至於兒童臺呢,多半響起“你挑着擔、我牽着馬”。而大師兄、二師兄的形象,似乎也同熊大熊二、喜羊羊一道,成功入選了少兒心目中最具人氣的貼心童年小夥伴。

在這齣兒童童話劇裏,如來佛祖、太上老君、太白金星們總是慈眉善目,端着一副悲天憫人的情懷,拼命地給取經四人組灌“心靈雞湯”,和聲悅色道: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終有一日,汝等皆修成正果。而故事主線也很分明,一方爲正義的,一方爲非正義的,或者說,好人和壞人。結構也是簡單的二元化,取經的以及支持取經的,是好人一方,而阻擾取經的妖魔鬼怪,屬於壞人一黨。

但事實真是如此嗎?《西遊記》當真只是一出單純的兒童劇嗎?恐怕未必!

翻來原著,浩浩蕩蕩逾八十萬字,如果只是簡單地講述正義與否的故事,作者着墨費了如此功夫,寫得未免太多艱辛。因此,《西遊記》至少是部現實題材的諷刺小說。這從出書年份大抵也可瞧出端倪。原著作者吳承恩(其實《西遊記》原作者是存在爭議的,但現在普遍認爲此君)大概生活於明朝隆慶、萬歷年間。此時明朝的政治氣候,已經是相當糟糕了,皇帝不上朝,閹人把持朝政,官員也大多不作爲,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混日子,社會風氣也比較糟糕,各階層之間的矛盾也比較尖銳。當然,這些也都折射到小說裏。譬如:在觀音禪院,得道高僧金池長老爲了一己之私,不惜殺人放火;靈山腳下,如來弟子阿儺、伽葉傳經之時,仍話中有話索要小費,索取不成,故意刁難師徒四人等。這樣情節,還有很多。

西遊記當真只是一部兒童劇嗎? 西遊記教會了我們什麼

但《西遊記》所表達的,絕不止簡單的利爭。至少,還有權爭。在這部浩大的小說裏,出現有名有姓的人物不下千人(包括神仙、妖精,我們都給人格化處理)。代表的利益陣營數量繁多,比如有天庭一方,也有佛派、教派方,還有龍族、妖族、鬼族甚至人族等,每個陣營,應該都是自己的核心利益。如是,陣營之間難免利益衝突。而陣營裏的每個成員,也有自己的具體利益,利益重疊的時候,難免就有爾虞我詐。

打個比方,即便代表所謂正義方、整體素質較高的諸多神仙,其實並非鐵板一塊。這很好理解。做個類比,在西方神話故事結構裏,諸神之間權利之爭就比較直接而明顯,比如,我們所熟知的希臘神話體系下的諸神之王宙斯,他的上位就是充滿了暴力和血腥,是踩着父親以及其他神族成員的肩膀獲取了王冠。而旗下諸神,也往往爲了各自利益,翻臉、決裂、廝殺,甚至生靈塗炭。

當然,之於西方,在神話體系的構架上,東方人比較含蓄。往往在敘事上,會有曲筆,如“春秋筆法”等,在這樣文化理念的傳承下,很多事情就不會明說,尤其是代表神話體系上層建築的神仙集團,是不太容易大張旗鼓地去揭露,去批判,但作者在字裏行間裏,往往給予暗示。這就需要我們去解讀,去挖掘,才能讀懂作者的深意。

但可以肯定的是,神仙們也絕不像我們在電視裏看到的和和氣氣。當然,這和我們封建時代政治土壤是息息相關的。口蜜腹劍,可以作爲古代政治生態的一個剪影。明面上,大家都是朋友、鐵哥們、好兄弟。背地裏,各懷鬼胎,有機會,還會踩上幾腳。至於唐僧師徒四人,取經也不單純只是簡單的修成正果這個任務,其間必然雜糅着各派的糾葛、暗戰。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