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明知投降必死倭寇頭子王直爲何接受明朝招降

明知投降必死倭寇頭子王直爲何接受明朝招降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核心提示:不過,這一次,他只有華山一條路了。原因有三:其一,他相信明朝確實要通商互市了,他一生的夢想實現在望;其二,老鄉的誠意,胡宗憲交好他數年,甚至答應他的要求,派出了指揮夏正到岑港作爲人質;其三,這時岑港四周皆被明軍的精銳俞大猷、盧鏜、戚繼光包圍,如果不上岸就意味着馬上要武力對抗。

明知投降必死倭寇頭子王直爲何接受明朝招降

網絡配圖

王直是被老鄉胡宗憲誘殺的。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東南沿海的抗倭統帥職位落到了徽州績溪人胡宗憲的身上。和幾個前任以剿爲主、“四處救火”不同,胡宗憲上任後決計剿、撫並施,並把最大的目標毫不遲疑地對準了王直,面對茫茫大海,他冷靜地發出這樣的聲音:“海上賊惟(王)直機警難制,其餘皆鼠輩,毋足慮。”

同爲徽州人,胡宗憲對於他的倭寇老鄉有着深入骨髓的認識:王直骨子裏還是一個商人,他不願意看到自己苦心經營的海上財富夢被戰火毀於一旦,更沒有與明王朝徹底決裂的勇氣,用招撫之計完全可行。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胡宗憲派特使蔣洲、陳可願遠赴日本說降王直。這是一次艱難的萬里勸降,歷經千辛萬苦,兩位使者成功到達日本,見到了王直。

很難想象王直第一眼見到兩位朝廷特使時的複雜心情。但是很快,冰山化凍了。

除了許諾免罪,胡宗憲手中還有張王牌:王直的老母和妻兒。一上任,胡宗憲就意識到王直家屬的利用價值,把他的老母妻兒從金華的監獄裏釋放了,安置在乾淨住宅中監視居住,在生活上給予優厚的待遇。一直以爲家人早已受株連的王直得知親人無恙,頓時喜極而泣。

王直對兩位特使訴苦道:“我本非爲亂,因俞總兵圖我,拘我家屬,遂絕歸路。”一直到現在,王直還深恨俞大猷,可見俞大猷在烈港的那把大火,在他胸中從來就不曾熄滅。

投降可以,但是有條件。王直派養子王滶護送陳可願回國面見胡宗憲,明確無誤地提出了投降條件:“乞通貢互市,願殺賊自效。”這就明擺着要求,我要成爲紅頂商人。胡宗憲滿口答應。

王直之所以答應投降,其實有一個重要原因:他的根據地已經不穩了。當時日本九州的強藩島津貴久崛起,開始平定南九州,已經佔領大隅、日向兩國的大部分。身爲“唐人”,王直在九州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了。加上連年對抗明朝,兵員和財物的來源日益減少,就連王直佔據的五島,當地日本人連年跟隨王直作戰,多有死傷,有的甚至全島沒有一個活着回來的,死者家屬十分怨恨王直。

明知投降必死倭寇頭子王直爲何接受明朝招降 第2張

網絡配圖

倭寇集團的瓦解倒計時開始了。

徐海、陳東、葉麻相繼被擒殺後,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十月初,王直應胡宗憲之邀,帶着屬下“驍勇之倭”千餘人,包括四十多個日本隨從,乘“異樣鉅艦”返回了舟山羣島的岑港,投降只有一步之遙。

胡宗憲曾對屬下說過:“王直越在海外,難與角勝於舟楫之間,要須誘而出之,使虎失負隅之勢,乃可成擒耳。”現在,王直送上門來了。

爲了堅定王直的投降決心,胡宗憲讓王直的兒子王澄寫下血書,讓王直老母親按上手印,敘述胡軍門不殺之恩,勸王直早降。

王直不是笨蛋,接到血書後,笑道:“笨兒子,朝廷不殺你們,是因爲我的緣故。我要是歸順,連你們都跑不掉。”不過,此刻已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

最後的考驗到了:胡宗憲邀請他上岸相會。

自古會無好會,宴無好宴,草莽出身的王直一生中自然少不了經歷過“擲杯爲號”的黑活,拋開自己的船隊上岸,無異於蛟龍離海。不過,這一次,他只有華山一條路了。原因有三:其一,他相信明朝確實要通商互市了,他一生的夢想實現在望;其二,老鄉的誠意,胡宗憲交好他數年,甚至答應他的要求,派出了指揮夏正到岑港作爲人質;其三,這時岑港四周皆被明軍的精銳俞大猷、盧鏜、戚繼光包圍,如果不上岸就意味着馬上要武力對抗。

最後,海上生涯的一帆風順也讓王直萌生了“天意佑我”的念頭,他對勸阻的部下說:“昔漢高謝羽鴻門,當王者不死,縱胡公誘我,其奈我何?”

在惴惴不安又心懷希望的矛盾心理中,王直於十一月份帶着兩個心腹葉宗滿、王汝賢離船上岸,進入胡宗憲總督府。

明知投降必死倭寇頭子王直爲何接受明朝招降 第3張

網絡配圖

如王直所願,胡宗憲熱情地接待了他,並讓他去見浙江巡按使王本固。沒想到一到杭州,王直即被逮捕,他大呼冤枉:“吾何罪!吾何罪!死吾一人,恐苦兩浙百姓!”

此時的胡宗憲對王直卻無殺心,有收歸己用之意,上疏請求皇帝赦免他,但形勢的發展已經由不得他了。主張禁海的王本固放風說胡宗憲收受了王直數十萬兩白銀的巨賄,並上書彈劾胡宗憲。這下胡宗憲“大懼”,重新上書稱王直罪在不赦,請皇帝處分。

王直在獄中寫過一封《自明疏》,希望朝廷許他戴罪立功,剿滅海上諸夷,特別是他在疏文的最後,念念不忘地希望明政府能夠開放海禁,通商互市。

當時,朝廷內外對王直普遍的口徑是“惡貫滔天,神人共怒”,不過又擔心立刻殺了王直,會帶來倭寇更大的報復,朱厚熜也在殺、撫之間猶豫,只好先令胡宗憲“羈養之”。王直雖然下獄,衣食臥具一直都受優待。捱了兩年後,朱厚熜終於下達了死刑詔書:“直背華勾夷,罪逆深重,命就彼梟示。”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隆冬,王直在杭州法場被斬首。刑前,王直把束頭髮的金簪交給兒子,相擁而泣,不勝怨恨地嘆道:“沒想到會在這裏受到典刑!”

王直的首級被傳示海濱——明王朝要再一次警告所有人,大海永遠是個不吉祥的地方,犯禁冒險者就是這個下場。

王直被殺一百年後,明朝最後一個雄霸海上的海賊王鄭芝龍也被清廷殺於北京柴市。

不過,茫茫大海中,中國人的艦船仍在乘風破浪——鄭芝龍和日本平戶女子所生的兒子鄭成功,率領將士兩萬五千人、戰船數百艘,浩浩蕩蕩自金門出發,收復了被荷蘭殖民者盤踞三十八年的寶島臺灣。

今天的寧波三門灣蛇蟠島,王直塑像旁的洞窟巖壁上,題刻着一副對聯:“道不行,乘槎浮於海;人之患,束帶立於朝。”

它是這個大倭寇、大冒險家所能得到的最好的墓誌銘。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