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揭祕鴻門宴項羽爲什麼不殺劉邦?原因很簡單

揭祕鴻門宴項羽爲什麼不殺劉邦?原因很簡單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鴻門宴上,成爲了項羽和劉邦關鍵的一次會談。其實在鴻門宴中,項羽有很多次機會可以殺死劉邦,但是項羽卻沒有動手,結果最後自己卻被劉邦逼到烏江自刎。在當時,項羽爲什麼不殺劉邦呢?

“鴻門宴”依然是一個暗含驚心動魄、暗藏刀光劍影的名詞,同時,“鴻門宴”也是一個充滿了精神分裂氣息的名詞,它包含了一種鮮明的張力,它將殺機和宴會、微笑和刀鋒巧妙地結合在一起,進而成爲漢語裏一個特殊的自身相互否定的詞彙的代表。如果拋開這些病態的抽象認識,提及“鴻門宴”,大多數人會莫名其妙地長吁短嘆,他們會爲“死亦爲鬼雄”的項羽再三惋惜:那麼好的機會居然錯過了!  

揭祕鴻門宴項羽爲什麼不殺劉邦?原因很簡單

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果當時果斷出手,在鴻門宴上砍下劉邦的狗頭,怎麼會有後來的“不肯過江東”的悽慘結局。有人進而捶胸頓足地說,這——就是項羽的“婦人之仁”!

然而,更多時候,很多人知道歷史由不得假設的道理,但心裏又無法接受曾經有過這麼一場不堪回首的宴會。是啊,歷史上怎麼會有項羽這樣的笨蛋,讓煮熟的鴨子撲楞楞一飛沖天。因此,按正常的邏輯,鴻門宴是不可理解,不可思議的。項羽爲什麼會放走劉邦,以至弄得自己最後一敗塗地,無可挽回?

項伯爲什麼會傻到爲敵人通風報信,置自己的侄子於不顧?范增“素好奇計”,爲什麼范增的奇計會不爲項羽採用?……諸多疑點爲鴻門宴憑空製造出了諸多不解之謎,諸多不解之謎讓諸多智力低下食古不化者百思不得其解,縈繞在他們心頭的一句話就是“怎麼可能,怎麼可能”,他們在歷史的情景劇中左衝右突,卻找不到出口,於是“聰明者”開始義正辭嚴地拒絕承認有這麼一次宴會存在。

他們堅持認爲“鴻門宴”“可當故事看,難當信史讀”。以至於由某位歷史學家編寫《通史簡編》竟隻字不提鴻門宴事。然而,在承認鴻門宴的衆多人中,卻往往認爲鴻門宴是一場意義重大的宴會,就是這場宴會,註定了劉邦必勝,項羽必敗。所以,無論如何,鴻門宴都是一場被無限神話、無限誇大的宴會。可是,當我們的目光越過史籍的塵埃,認真打量那場兩千多年來的宴會,我們就會發現,那一場宴會的實質早已被我們遺忘。  

揭祕鴻門宴項羽爲什麼不殺劉邦?原因很簡單 第2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鴻門“之所以有”宴“,一個人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此人就是項伯。當項羽決定”旦日饗士卒,爲擊破沛公軍“,劉邦命懸一線的關鍵時刻,項伯私下跑去會見張良,”張良是時從沛公,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欲呼張良與俱去。曰:毋從俱死也“。項伯的爲什麼這樣做,表面的原因是項伯”素善留侯張良“。和張良特殊的關係,成了項伯通風報信的原因,也成了《史記》文本敘事的動力。

似乎所有的問題都出在了”素善留侯張良“上,到底張良和項伯是什麼關係呢?對此,劉邦也有過疑問,張良給出的解釋是,”秦時與臣遊,項伯殺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項伯殺人,張良曾經予以搭救,讓項伯保住了一條性命,因此,項伯和張良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在決定歷史命運的關鍵時刻,項伯挺身而出,決定向張良提供信息,以回報張良曾經的活命之恩。

項伯和張良之間的具體細節已經難以考究,但無疑雙方對於這一份情意都銘記在心,因此,項伯纔會在關鍵時候通報張良以免玉石俱焚。雖然從表面上看,這樣的解釋無懈可擊,但細而思之,這樣的解釋卻大有問題,歷史的多樣性和複雜性就這樣被張良後來的讀者給簡化了。其實,項伯沒有那麼糊塗,張良的個人魅力也遠遠沒有那麼大,項伯的通風報信也自有別的原因。到底別的原因還有什麼,這就需要我們儘可能地通過《史記》來還原一下當時的大致情況。

宴會上的氣氛更加撲朔迷離,項羽心亂如麻,劉邦抓住這稍縱即逝的機會,借上廁所的機會悄悄逃離了殺機四伏的宴會,撒丫子跑回了軍營。可以這樣說,如果算錯誤,鴻門宴也僅僅項羽無數次失誤中最不足道的一次小失誤,也許根本就不是失誤,而是楚漢交手中項羽的一次輝煌勝利。  

揭祕鴻門宴項羽爲什麼不殺劉邦?原因很簡單 第3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我看來,鴻門宴上的項羽,其表現堪稱完美,值得高度肯定,是項羽人生歷史上少見的正確選擇和行動。鴻門宴上項羽以自己優異的表現爲自己加分不少。鴻門宴本身也是一次小概率事件,根本稱不上是楚漢相爭的轉折點。不是嗎?即使過了若干年之後,到了漢楚彭城大戰之時,項羽仍然具備徹底擊垮劉邦的實力。

鴻門宴後,劉邦作出了巨大的讓步,至少表面上依然十分服從項羽的領導,並全力支持項羽西進。項羽一路燒殺擄掠,耀武揚威的進入了秦都咸陽,而後,大封天下。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