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水命”清朝滅“火命”明朝的風水:聽起來很有趣!

“水命”清朝滅“火命”明朝的風水:聽起來很有趣!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這麼金、木、水、火、土研究起來,中國古代的歷史倒真的像一部周易。鄒衍的“五德終結”學說,雖然各朝各代給出的解釋均有差異,但說到底仍在被各朝各代不棄不離地實踐着。最後,是“清水”滅了“明火”。

“水命”清朝滅“火命”明朝的風水:聽起來很有趣!

網絡配圖

1、“清水”終滅“明火”

明代屬火,“明”這個國號有傳說指出就是“三重火”。第一,明是火德,此爲一火;第二,明朝天子姓朱,朱是赤色,赤色屬火;第三,明字拆開是日月,日者陽之極也,日配硃色,也成一火。

明朝時塞外長白山一帶活動的女真族,藉助長白山陰養龍脈的能量,建國號後金,屢次南犯山海關,威脅大明朝,均遭失敗。按照慣例,火生土,明朝的下一朝當是土德;然而或許是因爲明朝有三火,火氣過旺,只能克,不能生,於是反明的人不約而同地扔掉沿用了千年的“五德相生說”,重新撿起了滿是灰塵的“五德相剋說”。比如闖王李自成打進北京以後建立大順朝,登基稱帝,就宣佈自稱爲水德王,以水克火。

而真正滅掉明朝的滿清,對此則早已準備周全。皇太極早在關外就改族名後金爲滿洲,改國號爲清,意以三個水德,克服明朝的三個火德。民國初年續修的《儀封縣誌》還有記載,村民們曾經在十堡村火神廟前挖出來一具鐵牛,上面的字被侵蝕得很難辨認,只能看到前面寫着“水德”,末行有“大清”字、“乾”字、“四十四年”字。這也算是趣話之一,足見清朝對於中原大地的種種規矩、制度、曆法等的研究狠下了工夫。

公元1636年,滿洲人勵精圖治,走出長白山。清字五行水旺,前面講秦朝的時候說過,水的五行本色是黑色,改官服軍服全是黑色。1644年,清由山海關進入北京城,建立大清王朝。後來多少人反清復明,只是汪洋大海中的星星之火。

“水命”清朝滅“火命”明朝的風水:聽起來很有趣! 第2張

網絡配圖

傳說中,太平天國紅衣紅巾鬧起義,佔領南方半壁江山(南方屬火),也終因火被水克而失敗。從太平天國的五行寓意中也略見端倪,太平二字雖然是火生土,耗些大清國力,但暗含水的根基,“天國”二字金旺又生水。洪秀全的“洪”字,是火生土克水,預示必有此禍亂,使社會動盪,人民備受戰亂之苦。其北伐軍受困於大水,石達開全軍覆沒於大渡河畔。直到孫中山領導民主革命,才推翻了大清王朝,其原因是“中山”二字乃大山之土,可做堤防。五行乘旺,土克水沒,這樣纔有了封建王朝的徹底覆滅。

2、終被歷史淘汰

然而,這些明代傳說,現在看起來更像是五德學說的迴光返照。明清兩代對五行學說還算是非常癡迷。比如朱元璋就將自己的後代事先按照五行相生的順序起好名字,朱棣這個輩分的都屬木德;他兒子朱高熾,屬火德;其孫朱瞻基,屬土德;曾孫朱祁鎮,屬金德;玄孫朱見深,屬水德。到了清朝,護衛北京的八旗就是按五行相剋確定居住方位,東方屬木,金克木,而金色尚白,於是正白旗和鑲白旗都拆遷去了東直門和朝陽門。

但是這些都屬於五行上的應用,而事關王朝國祚的五德則不再被兩朝皇室當做一件大事來看待,從此五德終結學說日漸式微,終於不再像當年那樣威風八面萬民仰止了。

辛亥革命以後,中華民國建立,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王朝一朝斃命,“五德終始說”本該正式走到尾聲。但正如你所知,歷史在這個混亂的時代不斷地和國人開玩笑,不久就冒出一個袁世凱,袁世凱竊取辛亥革命果實,登基稱帝大搞封建王朝復辟活動,還給自己定了年號洪憲。

“水命”清朝滅“火命”明朝的風水:聽起來很有趣! 第3張

網絡配圖

據說這“洪憲”來源頗值得玩味,袁世凱本來最初用的年號是昭武,後來有人說這是吳三桂當年造反用過的,吳三桂最終失敗了,所以不吉利。於是就有高人出現,說不如用“洪憲”,明朝開國年號洪武、清朝心腹大患洪秀全、武昌起義首領黎元洪,皆帶一洪字,大是吉利,於是袁世凱大喜。這個洪憲朝,傳說也確立了自己的德性,袁世凱上下五千年苦苦尋覓,決定和三國時期的袁紹、袁術攀上親戚關係。當年,袁紹、袁術兄弟自稱大舜後裔,舜是土德;而按正規的“五德相生”,土德其實恰好克清水,袁世凱於是就以這個原因而應了土德。

不過,袁世凱的復辟不過是封建王朝的迴光返照,瞬間傾覆,關於“洪憲”的德性問題,我們也找不到太多可靠的資料。袁世凱之後就是民國,那是個現代思想初開、國人開始拋棄封建禮教的時代,既然沒有了皇帝沒有了王朝,也就順帶消失了所謂的“五德終始說”。有一個小故事,說有次林語堂拿中華民國的青天白日旗開涮,說這旗尚青,那民國合該應木德,正好與前面袁氏的土德配了個正着。不過,林語堂此時這麼說,不過是爲了博人一笑,與封建官吏爲君王統治合法性處心積慮地獻計獻策絕不相同。“五德終始說”這一中國封建制度催生的特定產物,終於隨着最後一個王朝的土崩瓦解而成爲歷史雲煙。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