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三十 志第六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三十 志第六原文

◎五行三(金土)《洪範》曰:“金曰從革。”金不從革,則失其性矣。前史多以恆昜、詩妖、毛蟲之孽、犬禍、金石之妖、白眚白祥皆屬之金,今從之。▲恆蝪洪武三年,夏旱。六月戊午朔,步禱郊壇。四年,陝西、河南、山西及直隸常州......
2022-03-16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七十二 志第四十八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七十二 志第四十八原文

◎職官一明官制,沿漢、唐之舊而損益之。自洪武十三年罷丞相不設,析中書省之政歸六部,以尚書任天下事,侍郎貳之。而殿閣大學士只備顧問,帝方自操威柄,學士鮮所參決。其糾劾則責之都察院,章奏則達之通政司,平反則參之大理寺,是亦......
2022-03-17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四十二 志第十八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四十二 志第十八原文

◎地理三○河南陝西河南《禹貢》豫、冀、揚、兗四州之域。元以河北地直隸中書省,河南地置河南江北行中書省。(治汴梁路。)洪武元年五月置中書分省。(治開封府。)二年四月改分省爲河南等處行中書省。三年十二月置河南都......
2022-03-16
《宋史》簡介:二十四史中記錄宋朝歷史的史書

《宋史》簡介:二十四史中記錄宋朝歷史的史書

《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錄於《四庫全書》史部正史類。於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脫脫和阿魯圖先後主持修撰,《宋史》與《遼史》、《金史》同時修撰,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龐大的一部官修史書。最早爲至正刊本,次爲成化......
2022-03-12
《漢書》: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二十四史”之一

《漢書》: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二十四史”之一

《漢書》,又稱《前漢書》,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東漢史學家班固編撰,前後歷時二十餘年,於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後唐朝顏師古爲之釋注。其中《漢書》八表由班固之妹班昭補寫而成,《漢書》天文志由班固弟......
2020-10-21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八十一 志第五十七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八十一 志第五十七原文

◎食貨五○錢鈔坑冶(附鐵冶銅場)商稅市舶馬市錢幣之興,自九府圜法,歷代遵用。鈔始於唐之飛錢,宋之交會,金之交鈔。元世始終用鈔,錢幾廢矣。太祖初置寶源局於應天,鑄“大中通寶”錢,與歷代錢兼行。以四百文爲一貫,四十文爲一兩......
2022-03-17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六十一 志第三十七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六十一 志第三十七原文

◎樂一古先聖王,治定功成而作樂,以合天地之性,類萬物之情,天神格而民志協。蓋樂者心聲也,君心和,六合之內無不和矣。是以樂作於上,民化於下。秦、漢而降,斯理浸微,聲音之道與政治不相通,而民之風俗日趨於靡曼。明興,太祖銳志雅樂......
2022-03-17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一百二十四 列傳第十二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一百二十四 列傳第十二原文

擴廓帖木兒(蔡子英)陳友定(伯顏子中等)把匝剌瓦爾密擴廓帖木兒,沈丘人。本王姓,小字保保,元平章察罕帖木兒甥也。察罕養爲子,順帝賜名擴廓帖木兒。汝、潁盜起,中原大亂,元師久無功。至正十二年,察罕起義兵,戰河南、北,擊賊關中......
2022-03-18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二百 列傳第八十八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二百 列傳第八十八原文

姚鏌(子淶)張嵿伍文定(邢珣等)蔡天祐(胡瓚)(張文錦)詹榮(劉源清)劉天和楊守禮張嶽(李允簡)郭宗皋趙時春姚鏌,字英之,慈溪人。弘治六年進士。除禮部主事,進員外郎。擢廣西提學僉事。立宣成書院,延《五經》師以教士子。桂人......
2022-03-21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十五本紀第十五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十五本紀第十五原文

◎孝宗孝宗達天明道純誠中正聖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諱祐堂,憲宗第三子也。母淑妃紀氏,成化六年七月生帝於西宮。時萬貴妃專寵,宮中莫敢言。悼恭太子薨後,憲宗始知之,育周太后宮中。十一年,敕禮部命名,大學士商輅等因以建儲請......
2022-03-16
解密:二十四史中的《舊唐書》有何歷史影響?

解密:二十四史中的《舊唐書》有何歷史影響?

儘管《舊唐書》存在着缺陷,但其同時也具有了不可抹殺的價值。它保存了豐富的史料,記事比較詳細,便於讀者瞭解歷史事件的過程和具體情況,因而受到重視。比如對唐順宗朝王叔文集團當政時期的政治改革措施記載比較具體。唐穆......
2022-03-01
二十四史是如何形成的?他們爲什麼被稱爲正史?

二十四史是如何形成的?他們爲什麼被稱爲正史?

二十四史是中國古代各朝撰寫的二十四部正史的總稱,均以紀傳體編撰。那麼,爲什麼二十四史能被稱爲正史呢?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大一統王朝和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確立,同時也伴隨着史官的流散和史......
2022-02-09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六十二 志第三十八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六十二 志第三十八原文

◎樂二○樂章一洪武元年圜丘樂章。迎神,《中和之曲》:昊天蒼兮穹窿,廣覆燾兮龐洪。建圜丘兮國之陽,合衆神兮來臨之同。念螻蟻兮微衷,莫自期兮感通。思神來兮金玉其容,馭龍鸞兮乘雲駕風。顧南郊兮昭格,望至尊兮崇崇。奠玉帛,《......
2022-03-17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八十五 志第六十一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八十五 志第六十一原文

◎河渠三○運河上明成祖肇建北京,轉漕東南,水陸兼輓,仍元人之舊,參用海運。逮會通河開,海陸並罷。南極江口,北盡大通橋,運道三千餘裏。綜而計之,自昌平神山泉諸水,匯貫都城,過大通橋,東至通州入白河者,大通河也。自通州而南至直沽......
2022-03-17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二百三十 列傳第一百十八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二百三十 列傳第一百十八原文

蔡時鼎萬國欽(王教)饒伸(兄位劉元震元霖)湯顯祖(李琯)瑽中立(盧明諏)楊恂(冀體朱爵)姜士昌(宋燾)馬孟禎汪若霖蔡時鼎,字臺甫,漳浦人。萬曆二年進士。歷知桐鄉、元城,爲治清嚴。徵授御史。太和山提督中官田玉兼分守事,時鼎......
2022-03-21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一百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二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一百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二原文

何文輝(徐司馬葉旺)馬雲繆大亨(武德)蔡遷(陳文)王銘寧正(袁義)金興旺(費子賢)花茂丁玉郭雲(王溥)何文輝,字德明,滁人。太祖下滁州,得文輝,年十四,撫爲己子,賜姓朱氏。太祖初起,多蓄義子。及長,命偕諸將分守諸路。周舍守鎮江,道......
2022-03-18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三十一 志第七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三十一 志第七原文

◎歷一後世法勝於古,而屢改益密者,惟歷爲最著。《唐志》謂天爲動物,久則差忒,不得不屢變其法以求之。此說似矣,而不然也。《易》曰:“天地之道,貞觀者也。”蓋天行至健,確然有常,本無古今之異。其歲差盈縮遲疾諸行,古無今有者,因......
2022-03-16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四十八 志第二十四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四十八 志第二十四原文

◎禮二(吉禮二)郊祀郊祀配位郊祀儀注祈谷大雩大饗令節拜天郊祀之制洪武元年,中書省臣李善長等奉敕撰進《郊祀議》,略言:王者事天明,事地察,故冬至報天,夏至報地,所以順陰陽之義也。祭天於南郊之圜丘,祭地於北郊之方澤,所以順陰......
2022-03-16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五十九 志第三十五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五十九 志第三十五原文

◎禮十三(凶禮二)皇后陵寢興宗帝后陵寢睿宗帝后陵寢皇妃等喪葬皇太子及妃喪葬諸王及妃公主喪葬皇后陵寢洪武十五年,皇后馬氏崩。禮部引宋製爲請。於是命在京文武官及聽除官,人給布一匹,令自制服,皆斬衰二十七日而除,服素服......
2022-03-17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四十六 志第二十二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四十六 志第二十二原文

◎地理七○雲南貴州雲南《禹貢》梁州徼外。元置雲南等處行中書省。(治中慶路。)洪武十五年二月癸丑平雲南,置雲南都指揮使司。乙卯置雲南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同治雲南府。)領府五十八,州七十五,縣五十五,蠻部六。後領府十......
2022-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