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之《明史》卷十六本紀第十六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十六本紀第十六原文

◎武宗武宗承天達道英肅睿哲昭德顯功弘文思孝毅皇帝,諱厚照,孝宗長子也。母孝康敬皇后。弘治五年,立爲皇太子。性聰穎,好騎射。十八年五月,孝宗崩。千寅,即皇帝位。以明年爲正德元年,大赦天下,除弘治十六年以前逋賦。戊申,小王......
2022-03-16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一百五十二 列傳第四十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一百五十二 列傳第四十原文

董倫(王景)儀智(子銘)鄒濟(徐善述王汝玉樑潛)周述(弟孟簡)陳濟(陳繼楊翥俞山俞綱潘辰)王英錢習禮周敘(劉儼)柯潛(羅璟)孔公恂(司馬恂)董倫,字安常,恩人。洪武十五年以張以寧薦,授贊善大夫,侍懿文太子,陳說剴切。太祖嘉之,進......
2022-03-18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八 本紀第八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八 本紀第八原文

◎仁宗仁宗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聖達孝昭皇帝,諱高熾,成祖長子也。母仁孝文皇后,夢冠冕執圭者上謁。寤而生帝。幼端重沉靜,言動有經。稍長習射,發無不中。好學問,從儒臣講論不輟。洪武二十八年,冊爲燕世子。嘗命與秦、......
2022-03-16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一百八十八 列傳第七十六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一百八十八 列傳第七十六原文

劉抃(呂翀(艾洪葛嵩)趙佑(朱廷聲等)戴銑(李光翰等)陸昆(薄彥徽等)蔣欽周璽(塗禎)湯禮敬王渙何紹正)許天錫(周鑰等)徐文溥(翟唐王鑾)張士隆張文明(陳鼎等)範輅張欽周廣(曹琥)石天柱劉蒨,字惟馨,涪州人。弘治十二年進士。......
2022-03-21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一百四十六 列傳第三十四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一百四十六 列傳第三十四原文

張武陳珪孟善鄭亨徐忠郭亮(趙彝)張信(唐雲)徐祥李浚孫巖(房勝)陳旭陳賢張興陳志王友張武,瀏陽人。豁達有勇力,稍涉書史。爲燕山右護衛百戶。從成祖起兵,克薊州,取雄縣,戰月漾橋,乘勝抵鄚州。與諸將敗耿炳文於真定。夾河之戰......
2022-03-18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十五本紀第十五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十五本紀第十五原文

◎孝宗孝宗達天明道純誠中正聖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諱祐堂,憲宗第三子也。母淑妃紀氏,成化六年七月生帝於西宮。時萬貴妃專寵,宮中莫敢言。悼恭太子薨後,憲宗始知之,育周太后宮中。十一年,敕禮部命名,大學士商輅等因以建儲請......
2022-03-16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二百三十六 列傳第一百二十四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二百三十六 列傳第一百二十四原文

李植(羊可立)江東之湯兆京金士衡王元翰孫振基(子必顯)丁元薦(于玉立)李樸夏嘉遇李植,字汝培。父承式,自大同徙居江都,官福建布政使。植舉萬曆五年進士,選庶吉士,授御史。十年冬,張居正卒,馮保猶用事。其黨錦衣指揮同知徐爵居......
2022-03-22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五十三 志第二十九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五十三 志第二十九原文

◎禮七(嘉禮一)登極儀大朝儀常朝儀皇太子親王朝儀諸王來朝儀諸司朝覲儀中宮受朝儀朝賀東宮儀大宴儀上尊號徽號儀二曰嘉禮。行於朝廷者,曰朝會,曰宴饗,曰上尊號、徽號,曰冊命,曰經筵,曰表箋。行於辟雍者,曰視學。自天子達於庶......
2022-03-17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八十 志第五十六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八十 志第五十六原文

◎食貨四○鹽法茶法煮海之利,歷代皆官領之。太祖初起,即立鹽法,置局設官,令商人販鬻,二十取一,以資軍餉。既而倍徵之,用胡深言,復初制。丙午歲,始置兩淮鹽官。吳元年置兩浙。洪武初,諸產鹽地次第設官。都轉運鹽使司六:曰兩淮,曰兩......
2022-03-17
“二十四史”由不同朝代的史學家編撰,爲何唐朝的數量最多?

“二十四史”由不同朝代的史學家編撰,爲何唐朝的數量最多?

唐朝(618年—907年),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後便締造了全盛的開元盛世,使唐朝達到全盛。天寶末年,全國人口達八千萬左右。安史之亂後接連出現藩鎮割據、宦官專權現象,國......
2022-12-19
“二十四史”分別指的是什麼?他們的成書時間與順序是怎樣的?

“二十四史”分別指的是什麼?他們的成書時間與順序是怎樣的?

正史指的是以紀傳體爲編撰體例的史書,紀傳體不一定就是正史,但正史一定是紀傳體。按照《四庫全書》的規定,正史就是經過皇帝批准、允許傳播的史書,清代時乾隆皇帝詔定“二十四史”,在這之後“正史”一稱就被“二十四史”所......
2022-02-09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一百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二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一百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二原文

何文輝(徐司馬葉旺)馬雲繆大亨(武德)蔡遷(陳文)王銘寧正(袁義)金興旺(費子賢)花茂丁玉郭雲(王溥)何文輝,字德明,滁人。太祖下滁州,得文輝,年十四,撫爲己子,賜姓朱氏。太祖初起,多蓄義子。及長,命偕諸將分守諸路。周舍守鎮江,道......
2022-03-18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七本紀第七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七本紀第七原文

◎成祖三十二年春正月庚寅,思州苗平。辛丑,發山東、山西、河南及鳳陽、淮安、徐、邳民十五萬,運糧赴宣府。二月己酉,大閱。庚戌,親征瓦剌,安遠侯柳升領大營,武安侯鄭亨領中軍,寧陽侯陳懋、豐城侯李彬領左、右哨,成山侯王通、都......
2022-03-16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十七本紀第十七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十七本紀第十七原文

◎世宗一世宗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諱厚,憲宗孫也。父興獻王祐杬,國安陸,正德十四年薨。帝年十有三,以世子理國事。十六年三月辛酉,未除服,特命襲封。丙寅,武宗崩,無嗣,慈壽皇太后與大學士楊廷和定策,遣太監......
2022-03-16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四十八 志第二十四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四十八 志第二十四原文

◎禮二(吉禮二)郊祀郊祀配位郊祀儀注祈谷大雩大饗令節拜天郊祀之制洪武元年,中書省臣李善長等奉敕撰進《郊祀議》,略言:王者事天明,事地察,故冬至報天,夏至報地,所以順陰陽之義也。祭天於南郊之圜丘,祭地於北郊之方澤,所以順陰......
2022-03-16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一百八十四 列傳第七十二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一百八十四 列傳第七十二原文

周洪謨楊守陳(弟守阯子茂元茂仁)張元禎(陳音)傅瀚張昇吳寬傅珪劉春吳儼顧清劉瑞周洪謨,字堯弼,長寧人。正統十年,進士及第。授編修。博聞強記,善文詞,熟國朝典故,喜談經濟。景泰元年,疏勸帝親經筵,勤聽政,因陳時務十二事。再遷......
2022-03-21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二百二 列傳第九十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二百二 列傳第九十原文

廖紀王時中週期雍唐龍(子汝楫)王杲(王暐)周用(宋景屠僑)聞淵劉訒(胡纘宗)孫應奎(餘姚孫應奎方鈍)聶豹李默(萬鏜)周延(潘恩)賈應春張永明胡鬆(績溪胡鬆)趙炳然廖紀,字時陳,東光人。弘治三年進士。授考功主事,屢遷文選郎中......
2022-03-21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八十七 志第六十三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八十七 志第六十三原文

◎河渠五○淮河泇河衛河漳河沁河滹沱河桑乾河膠萊河淮河,出河南平氏胎簪山。經桐伯,其流始大。東至固始,入南畿潁州境,東合汝、潁諸水。經壽州北,肥水入焉。至懷遠城東,渦水入焉。東經鳳陽、臨淮,濠水入焉。又經五河縣南,而納......
2022-03-17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二百十六 列傳第一百四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二百十六 列傳第一百四原文

吳山陸樹聲(子彥章)瞿景淳(子汝稷汝說)田一俊(沈懋學懋學從孫壽民)黃鳳翔(韓世能)餘繼登馮琦(從祖惟訥從父子鹹)王圖(劉曰寧)翁正春劉應秋(子同升)唐文獻(楊道賓陶望齡)李勝芳蔡毅中公鼐羅喻義姚希孟許士柔顧錫疇吳山......
2022-03-21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二百四 列傳第九十二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二百四 列傳第九十二原文

陳九疇翟鵬(張漢)孫繼魯曾銑丁汝夔楊守謙商大節王抒楊選陳九疇,字禹學,曹州人。倜儻多權略。自爲諸生,即習武事。弘治十五年進士。除刑部主事。有重囚越獄,人莫敢攖,九疇挺槊逐得之,遂以武健名。正德初,錄囚南畿,忤劉瑾,謫陽山......
2022-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