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二十四史爲何無西夏篇章?歷史地位是什麼樣的?

中國二十四史爲何無西夏篇章?歷史地位是什麼樣的?

中國二十四史是中國古代史學的瑰寶,記錄了從夏朝到明朝的歷史。然而,在這部浩瀚的歷史長卷中,卻沒有關於西夏的記載。那麼,爲什麼中國二十四史沒有西夏呢?本文將從歷史、文化和編纂等方面進行探討。一、歷史原因1.西夏曆......
2024-01-31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二百二十六 列傳第一百十四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二百二十六 列傳第一百十四原文

海瑞(何以尚)丘橓呂坤郭正域海瑞,字汝賢,瓊山人。舉鄉試。入都,即伏闕上《平黎策》,欲開道置縣,以靖鄉土。識者壯之。署南平教諭。御史詣學宮,屬吏鹹伏謁,瑞獨長揖,曰:“臺謁當以屬禮,此堂,師長教士地,不當屈。”遷淳安知縣。布袍......
2022-03-21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十二本紀第十二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十二本紀第十二原文

◎英宗後紀天順元年春正月壬午,昧爽,武清侯石亨,都督張輗、張軏,左都御史楊善,副都御史徐有貞,太監曹吉祥以兵迎帝於南宮,御奉天門,朝百官。徐有貞以原官兼翰林學士,入閣預機務。日中,御奉天殿即位。下兵部尚書于謙、大學士王文......
2022-03-16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一百九十八 列傳第八十六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一百九十八 列傳第八十六原文

楊一清王瓊彭澤毛伯溫(汪文盛鮑象賢)翁萬達楊一清,字應寧,其先雲南安寧人。父景,以化州同知致仕,攜之居巴陵。少能文,以奇童薦爲翰林秀才。憲宗命內閣擇師教之。年十四舉鄉試,登成化八年進士。父喪,葬丹徒,遂家焉。服除,授中書......
2022-03-21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一百七十四 列傳第六十二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一百七十四 列傳第六十二原文

史昭(劉昭李達)巫凱(曹義施聚)許貴(子寧)周賢(子玉)歐信王璽魯鑑(子麟孫經)劉寧(周璽莊鑑)彭清姜漢(子奭孫應熊)安國杭雄史昭,合肥人。永樂初,積功至都指揮僉事。八年充總兵官,鎮涼州。土軍老的罕先與千戶虎保作亂,虎保敗......
2022-03-20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一百九十六 列傳第八十四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一百九十六 列傳第八十四原文

張璁(胡鐸)桂萼方獻夫夏言張璁,字秉用,永嘉人。舉於鄉,七試不第。將謁選,御史蕭鳴鳳善星術,語之曰:“從此三載成進士,又三載當驟貴。”璁乃歸。正德十六年登第,年四十七矣。世宗初踐阼,議追崇所生父興獻王。廷臣持之,議三上三卻......
2022-03-21
《北史》簡介:二十四史中記述北朝歷史的史書

《北史》簡介:二十四史中記述北朝歷史的史書

《北史》是匯合並刪節記載北朝歷史的《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而編成的紀傳體史書。魏本紀五卷、齊本紀三卷、周本紀二卷、隋本紀二卷、列傳八十八卷,共一百卷。記述從北魏登國元年(386(丙戌年))到隋義寧二......
2022-04-03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八十五 志第六十一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八十五 志第六十一原文

◎河渠三○運河上明成祖肇建北京,轉漕東南,水陸兼輓,仍元人之舊,參用海運。逮會通河開,海陸並罷。南極江口,北盡大通橋,運道三千餘裏。綜而計之,自昌平神山泉諸水,匯貫都城,過大通橋,東至通州入白河者,大通河也。自通州而南至直沽......
2022-03-17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八十一 志第五十七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八十一 志第五十七原文

◎食貨五○錢鈔坑冶(附鐵冶銅場)商稅市舶馬市錢幣之興,自九府圜法,歷代遵用。鈔始於唐之飛錢,宋之交會,金之交鈔。元世始終用鈔,錢幾廢矣。太祖初置寶源局於應天,鑄“大中通寶”錢,與歷代錢兼行。以四百文爲一貫,四十文爲一兩......
2022-03-17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六十五 志第四十一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六十五 志第四十一原文

◎輿服一大輅玉輅大馬輦小馬輦步輦大涼步輦板轎耕根車后妃車輿皇太子親王以下車輿公卿以下車輿傘蓋鞍轡有虞氏御天下,車服以庸。夏則黻冕致美。商則大輅示儉。成周有巾車、典輅、弁師、司服之職,天子以之表式萬邦,而服車......
2022-03-17
隋書的歷史價值:該如何評價二十四史中的隋書

隋書的歷史價值:該如何評價二十四史中的隋書

《隋書》是1997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魏徵。全書共八十五卷,其中帝紀五卷,列傳五十卷,志三十卷。《隋書(套裝全6冊)(繁體豎排版)》由多人共同編撰,分爲兩階段成書,從草創到全部修完共歷時三十五年。《隋書》的修史水......
2022-06-02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六十四 志第四十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六十四 志第四十原文

◎儀衛《周官》,王之儀衛分掌於天官、春官、夏官之屬,而蹕事則專屬於秋官。漢朝會,則衛官陳車騎,張旗幟。唐沿隋制,置衛尉卿,掌儀仗帳幕之事。宋衛尉領左右金吾衛司、左右金吾仗司、六軍儀仗司,主清道、徼巡、排列、奉引儀仗......
2022-03-17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一百五十四 列傳第四十二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一百五十四 列傳第四十二原文

張輔(高士文徐政)黃福劉俊(呂毅劉昱)陳洽(侯保馮貴伍雲陳忠李任等)李彬柳升(崔聚史安陳鏞李宗昉潘禋)樑銘王通(陶季容陳汀)張輔,字文弼,河間王玉長子也。燕師起,從父力戰,爲指揮同知。玉歿東昌,輔嗣職。從戰夾河、藁城、彰......
2022-03-18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一百六十二 列傳第五十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一百六十二 列傳第五十原文

尹昌隆耿通(陳諤)戴綸(林長懋)陳祚(郭循)劉球(子鉞釪)陳鑑(何觀)鍾同(孟玘楊集)章綸(子玄應)廖莊倪敬(盛灊等)楊瑄(子源盛顒等)尹昌隆,字彥謙,泰和人。洪武中進士及第。授修撰,改監察御史。惠帝初即位,視朝晏。昌隆疏諫曰......
2022-03-18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一百八十六 列傳第七十四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一百八十六 列傳第七十四原文

韓文(顧佐陳仁)張敷華楊守隨(弟守隅)許進(子誥贊論)雍泰(張津)陳壽樊瑩熊繡潘蕃胡富張泰(吳文度)張鼐(冒政)王璟李欽韓文,字貫道,洪洞人,宋宰相琦後也。生時,父夢紫衣人抱送文彥博至其家,故名之曰文。成化二年舉進士,除工科......
2022-03-21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八十七 志第六十三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八十七 志第六十三原文

◎河渠五○淮河泇河衛河漳河沁河滹沱河桑乾河膠萊河淮河,出河南平氏胎簪山。經桐伯,其流始大。東至固始,入南畿潁州境,東合汝、潁諸水。經壽州北,肥水入焉。至懷遠城東,渦水入焉。東經鳳陽、臨淮,濠水入焉。又經五河縣南,而納......
2022-03-17
二十四史之《明史》 卷五十八 志第三十四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 卷五十八 志第三十四原文

◎禮十二(凶禮一)次五曰凶禮。凡山陵、寢廟與喪葬、服紀及士庶喪制,皆以類編次。其謁陵、忌辰之禮,亦附載焉。山陵太祖即位,追上四世帝號。皇祖考熙祖,墓在鳳陽府泗州蠙城北,薦號曰祖陵。設祠祭署,置奉祀一員,陵戶二百九十三......
2022-03-17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一 本紀第一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一 本紀第一原文

◎太祖一太祖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諱元璋,字國瑞,姓朱氏。先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父世珍,始徙濠州之鐘離。生四子,太祖其季也。母陳氏,方娠,夢神授藥一丸,置掌中有光,吞之,寤,口餘香氣。及產,紅光滿......
2022-03-16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一百十五 列傳第三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一百十五 列傳第三原文

興宗孝康皇帝(孝康皇后呂太后)睿宗獻皇帝(獻皇后)興宗孝康皇帝標,太祖長子也。母高皇后。元至正十五年生於太平陳迪家。太祖爲吳王,立爲王世子,從宋濂受經。吳元年,年十三矣,命省臨濠墓,諭曰:“商高宗舊勞於外,周成王早聞《無......
2022-03-18
二十四史是是什麼?新五代史是二十四史之一嗎?

二十四史是是什麼?新五代史是二十四史之一嗎?

新五代史是唐朝滅亡後五代十國時期的歷史記載,共五十卷。那麼,新五代史是否爲二十四史之一呢?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首先,二十四史是指中國古代二十四部官修史書的總稱。它們是中國古代歷史研究的重要資料,包括了......
2024-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