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爲何少帥會成爲張學良的代名詞?

爲何少帥會成爲張學良的代名詞?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最近有部電視劇《少帥》,從其宣傳力度來看,似乎將接續《羋月傳》的高收視。咱搜索了一下,此劇的詞條裏有寫,“該劇以自傳的方式講述了歷史傳奇人物張學良輝煌而又坎坷的一生”。但看了下分集劇情,其大結局第四十八集,“爲了維護蔣介石的權威,張學良決定親自送蔣安全抵達南京,也是從那一天起,張學良失去了自由,幽禁長達半個世紀之久”。

想來,此劇對張學良送蔣回南京後被扣的幾十年,只能是粗枝大葉的描寫,主要情節,是他1936年之前的歷史。

咱查了下,少帥是非正式稱謂,常見於軍旅,一般與軍銜無關,多指某一軍隊的統帥的兒子。如,民國時期少帥一般指張學良。

如何一個本來的俗稱,成了張學良的特指呢?而且,此詞用在張學良身上,明顯是有親切以及親密的意味。

他活了一百〇一歲,差不多三分之二的生命,在囚禁或軟禁中度過。而他,在咱們歷史書上,又是西安事變的功臣,與楊虎城以兵諫促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此可謂他一生的高峯,又迅速從最頂處跌落,而且,從此未能翻身——所以,人們對其抱以深刻地同情,便以最親切的稱呼來叫他。

爲何少帥會成爲張學良的代名詞?

但,這個親切,會不會反而隨着歷史真相的越來越明而被沖淡呢?

已經有很多研究者證明並且他自己也親口說,一九三一年九一八的不抵抗命令,是他直接所下。《少帥》電視劇裏,採用的也是這種說法——1931年9月18日,鐵道“守備隊”炸燬瀋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並栽贓嫁禍於中國軍隊,以此爲藉口炮轟瀋陽北大營。參謀長榮臻致電張學良請求指示,張學良下達“不準抵抗”政策——看過此劇之後,多少人的固有觀點,會被顛覆?他們還會覺得,張學良,有那麼親切嗎——還會被稱爲少帥嗎?

爲何少帥會成爲張學良的代名詞? 第2張

最重要的是,咱覺得,少帥二字,如果在軍閥混戰的年代,還可以是軍閥們兒子的通稱,代表的是軍隊,是某姓某家的,是他們個人的軍隊,老子是大帥,兒子是少帥,老子死了,兒子接班;則張學良1928年6月初東北易幟之後,他作爲陸海空軍副司令、東北邊防司令長官。東北的軍隊,已經是國家的軍隊。張少帥的身份,已經變爲張司令——少帥這種一家一姓色彩極重的稱呼,顯然已不適合被用來叫張學良了——東北軍,不是他張家的,而是國家的。

若此,那電視劇,叫《張學良》不才貼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