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大淩河之戰爆發於何時?最後的結局怎麼樣?

大淩河之戰爆發於何時?最後的結局怎麼樣?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淩河之戰是中國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戰爭之一,是明朝與後金之間的戰爭。 本站小編整理了一下,現在給大家詳細說明,快點來看看吧。

明崇禎四年八月,在關外遼東,明朝和後金之間展開了一次會戰,史稱“大淩河之戰”。

這次會戰的起因是明朝要重築大淩河城,以屏蔽錦州,後金當然不幹,大汗皇太極親率大軍來搞拆遷。

此前袁崇煥就曾兩次試圖重築大淩河城,但均被後金軍隊破壞,這次也不例外。

崇禎四年的“大淩河之戰”的最終結果是明軍慘敗,戰敗的原因中有一項是採用了不當的戰術,本文就聊聊這個事。

明軍負責修築大淩河城的主將是祖大壽,還有巡撫丘禾嘉(跟祖大壽不和,孫承宗建議把他調走,聖旨已下,但接替他的人暫時沒到)監督配合。

根據《明史·丘禾嘉傳》中的記載,本來,城中有士兵近三萬人,其中包括祖大壽直屬的精兵四千,負責修築城池的班兵一萬四千,以及負責保護築城順利進行的石砫土兵一萬。

但在後金軍隊襲來之前,明朝內部的一次政治鬥爭,導致這近三萬士兵離開了一半。

當時,丘禾嘉在朝中的後臺樑廷棟(曾在袁崇煥被抓後擔任薊遼督師,隨後入朝任兵部尚書,一力主張修築大淩河城)被罷免,明朝又說不該修大淩河城,要追責。

丘禾嘉嚇得趕緊撤了,還帶走了一萬石砫土兵,及班兵四千,《明史·丘禾嘉傳》中記載:

大淩河之戰爆發於何時?最後的結局怎麼樣?

工垂成,廷棟罷去。廷議大凌荒遠不當城,撤班軍赴薊,責撫鎮矯舉,令回奏。禾嘉懼,盡撤防兵,留班軍萬人,輸糧萬石濟之。

因此,當後金軍襲來時,大淩河城中只有兵一萬四千左右(還有商人、家眷等萬餘人,總共城中有三萬餘人),其中萬餘士兵戰鬥力不高。

而後金軍隊的數量,各類史書中的記載有很多差異,滿、蒙聯軍總計約三萬。

顯然,即使不計較明軍和後金軍的單兵戰鬥力的巨大差異,也是敵我力量懸殊。

祖大壽當然知道打不贏,在後金軍隊用壕溝合圍大淩河城之前,他率部突圍四次,均告失敗,最後,只能在後金軍隊的壕溝圍城中閉門待援。

大淩河城中的糧食不多,隨時會被後金攻破,能否得救,就要看當時已經趕赴錦州的明軍遼東統帥孫承宗的本事了。

而後金軍隊在皇太極的指揮下,把大淩河城用壕溝圍住後,也開始圍而不打,坐實了要圍城打援。

大淩河城被圍困十天後,明軍開始動了,在隨後的一個多月內,明軍從錦州四次出兵救援大淩河城。

其中,首次出兵兩千,第二次和第三次都是出兵六千,最後一次是盡出精兵四萬(前三次救援時,這四萬人還沒有趕到錦州)。

結果,明軍的四次救援行動全部失敗,每次都敗得相當慘,最後一次的四萬大軍還全軍覆沒,將領除吳襄等二、三人外,“(主帥)張春及參將張洪謨、楊華徵,遊擊薛大湖等三十三人俱被執”。

隨後沒多久,祖大壽見被救援無望,糧草斷絕,殺掉拒絕投降的副手何可綱,開城向皇太極投降,“大淩河之戰”以明軍的慘敗而告終。

從整個戰爭的過程看,明軍在救援大淩河城時,顯然是犯了兵家大忌。

明軍的戰鬥力本就不如後金軍隊,還採用添油戰術,逐次增援,沒有集中兵力和強大的後金軍隊決戰,以獲取更大可能的勝利機會。

雖然集中兵力也未必打得贏,但這種添油戰術也讓老帥孫承宗備受指責,成爲他軍事生涯中的一大污點。

後人在覆盤“大淩河之戰”時,也會很疑惑,孫承宗也是老謀深算,並非不知兵,他肯定也知道後金的圍城打援的打算,以及明軍戰鬥力跟後金軍隊的差異,可他爲何還要分批出兵救援?

我個人分析,孫承宗對上述明軍戰鬥力的缺點,以及分批救援的成功可能性極低,都是一清二楚,但他沒有多少選擇,他要計算的還有政治賬。

首先,大淩河城危在旦夕,誰也不知道後金會什麼時候拿下城池。

當時跟城中的通信已經斷絕,在錦州的明軍也無從得知城中還能堅持多長時間,五天?十天?一個月?完全不清楚。

大淩河之戰爆發於何時?最後的結局怎麼樣? 第2張

在外圍的明軍,只能不斷派軍過去,哪怕打不過去,也要讓大淩河城中的守軍看到希望,堅定他們守城的決心,以等待明軍主力(張春帶的那四萬軍隊)到來。

而且,這一戰,不管戰爭過程如何,只要失敗,作爲主帥的孫承宗就要背責,他必須做出積極主動的行爲,否則,在朝中的政敵不會讓他好過。

軍事上,添油戰術不可取,但政治上,必須做出姿態,不停去救援的姿態。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錦州城、松山城中的關寧軍,會逼孫承宗不停地派兵去救援。

爲什麼?因爲大淩河城中圍着的是祖大壽,大淩河城對關寧軍來說,是無所謂守不守得住的,但祖大壽對整個關寧軍系統來說,就太重要了。

當時,遼東將門及關寧軍的頭號首腦就是以祖大壽爲首的祖家勢力,他要是完蛋,不管是戰死還是投降後金,對關寧軍來說,都是毀滅性打擊。

自從孫承宗、袁崇煥等搞出“以遼人守遼土,以遼土養遼人”以來,遼東將門及關寧軍就迅速壯大,而將遼東將門串聯起來的,就是祖大壽。

連朝廷都知道祖大壽的重要性,“己巳之變”時,袁崇煥被捕,祖大壽馬上帶兵擅自離開,崇禎皇帝都只能捏着鼻子認了,不敢治他的罪。

有祖大壽在,遼東將門和關寧軍就是一個整體,能團結起來跟朝廷討價還價,獨佔遼東,獨佔遼餉。

萬一祖大壽不在了,這個利益集團不能短時間推出讓人信服的首腦的話,就極有可能分崩離析。

到那時,朝廷的分化打擊,摻沙子等行動會隨之而來,遼東將門內部的爭鬥也會發生,誰也無法判斷出離開了祖大壽的遼東將門組成的利益集團的結局是好還是壞?

歷史上,一個利益集團,或者一個王朝,因爲能捏合所屬勢力團結的強勢領導人突然死掉,而分崩離析的例子太多了。

所以,在後方以吳襄爲首的關寧軍絕不會坐視祖大壽完蛋,他們即使知道添油戰術不對,依舊會逼迫孫承宗出兵。

前面也講過,因爲通信斷絕,誰也無法預料祖大壽在大淩河城中能堅持多久,關寧軍也只能拿人命去賭機會。

在最終的兩軍決戰中,明軍失敗的最主要原因是吳襄部的防線被後金軍隊攻破,他率先逃亡,導致明軍失敗,但在整個“大淩河之戰”的四次救援行動中,他是最積極的。

四次救援,吳襄參與了三次,敗一次去一次。

大淩河之戰爆發於何時?最後的結局怎麼樣? 第3張

吳襄是祖大壽的妹夫,是遼東將門利益集團中的重要人物,他知道祖大壽的重要性。

孫承宗或許會去賭大淩河城能堅持到明軍所有援軍到來之前,吳襄絕對不敢賭,站在他背後的遼東將門和關寧軍也不敢賭。

他們必須出兵,孫承宗不出兵,他們哪怕違抗軍令,都會出兵。

孫承宗在遼東戰場多年,“以遼人守遼土,以遼土養遼人”就是他提出來的,因此,孫承宗也知道遼東將門的想法,也無法拒絕他們的要求。

不管是從朝廷那算的政治賬來講,還是從自己親手造就的遼東利益集團的需求來講,孫承宗都只能被迫採取添油戰術,而無法拒絕的結果就是,明軍慘敗。

戰後,孫承宗黯然下野,這一戰成爲他政治生涯的終結,崇禎十一年,清軍入關,打到他的老家高陽,孫承宗率全族攜城中軍民抵抗,孫氏舉族遇難。

大淩河城中的祖大壽向清軍投降後,又哄騙皇太極說要招降錦州,藉機逃回來。

他繼續掌控遼東將門利益集團及關寧軍,又賺了十多年遼餉,直到崇禎十五年時再度向清軍投降,關寧軍歸屬成長起來的吳三桂執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