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歷史上邯鄲之戰爆發於何時?最後的結果如何?

歷史上邯鄲之戰爆發於何時?最後的結果如何?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5.4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戰國是中國歷史上繼春秋時期之後的大變革時期,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公元前259年10月,秦昭襄王令五大夫王陵率軍二十萬兵伐趙,直攻趙都邯鄲。對於秦昭襄王發動的邯鄲之戰,目的就是趁着長平之戰的餘威,以此攻破趙國都城邯鄲,進而消滅趙國這一強敵。不過,公元前257年12月,魏、楚兩國軍隊先後進抵邯鄲城郊,進擊秦軍。趙國守軍配合城外魏、楚兩軍出城反擊。在三國軍隊內外夾擊之下,秦軍大敗,損失慘重。在邯鄲之戰後,魏楚聯軍乘勝進至河東(今山西省西南地區),秦軍覆敗,退回河西(今山西、陝西間黃河南段)。那麼,問題來了,邯鄲之戰時,楚國和魏國選擇支援趙國,齊國和燕國爲何沉默呢?

首先,就邯鄲之戰來說,爆發於公元前259年10月。在此之前的公元前260年,秦國剛剛在長平之戰中擊敗了趙國,並坑殺了45萬的趙國精銳士卒。因此,在秦昭襄王看來,邯鄲之戰是比較容易取得勝利的。不過,沒有想到的是,因爲廉頗、趙相平原君趙勝等人的全力抵抗,秦國投入了數十萬兵力,花費了數年時間,依然沒有攻破邯鄲城。當然,此時的趙國,已經是強弩之末了,也即隨時都可能抵擋不住秦軍的進攻。不過,好在到了公元前257年,魏國、楚國的大軍已經感到邯鄲,在裏應外合之下,魏國、楚國、趙國三國的大軍擊敗了秦軍。

歷史上邯鄲之戰爆發於何時?最後的結果如何?

不過,在邯鄲之戰時,齊國、燕國等諸侯國卻保持了沉默,從脣亡齒寒的角度來看,齊國、燕國等諸侯國也應該像楚國、魏國一樣去支援趙國。畢竟,趙國一旦倒下的話,齊國、燕國也難以獨善其身。對此,在筆者看來,在邯鄲之戰時,韓國之所以無動於衷,一方面是因爲當時韓國的國力已經非常弱小,另一方面,韓國是山東六國最靠近秦國的諸侯國了,一旦韓國選擇支援趙國,恐怕秦國會率先拿韓國開刀,因此,從韓國的角度出發,在長平之戰和邯鄲之戰時,韓國選擇了中立的態度。不過,就齊國和燕國來說,實際上是具有支援趙國的能力。

對此,在筆者看來,齊國和燕國之所以選擇沉默,和秦國的遠交近攻策略存在直接的關係。遠交近攻,語出《戰國策》.秦策:範睢曰:“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這是範睢說服秦王的一句名言。在遠交近攻的策略下,秦國選擇拉攏齊國和燕國,促使齊國和燕國保持中立,以此全力進攻靠近自己的三晉,也即魏趙韓這三個諸侯國。對此,很可能是因爲秦國的許諾,比如齊國和燕國只要不支援趙國的話,那麼,秦國在消滅趙國後,自然不會對齊國和燕國對手。由此,在秦國的遠交近攻之下,齊國和燕國在長平之戰和邯鄲之戰時保持沉默。

歷史上邯鄲之戰爆發於何時?最後的結果如何? 第2張

最後,另一方面,在邯鄲之戰中,魏國、楚國、趙國三國的聯軍乘勝進至河東(今山西省西南地區),秦軍覆敗,退回河西(今山西、陝西間黃河南段)。此時韓國也加入合縱攻秦,趙、魏、楚、韓先後收復魏之河東郡以及安陽,趙之太原郡以及皮牢、武安,韓之上黨郡以及汝南。由此,在邯鄲之戰中,魏國、楚國、韓國、趙國等諸侯國趁機收回了之前被秦國攻佔的疆域。但是,就齊國和燕國來說,之前並沒有多少被秦國攻佔的疆域需要收回,因爲在邯鄲之戰前,秦國主要是進攻三晉、楚國的疆域。由此,齊國和燕國即便加入魏國、楚國、趙國的聯軍,也很難獲得什麼實質上的好處,這可能也是作壁上觀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