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明朝的內閣大學士和宰相到底有什麼區別?

明朝的內閣大學士和宰相到底有什麼區別?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8.2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國歷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時期遷都北京。傳十六帝,共計276年。明朝時期君主專制空前加強,多民族國家也進一步統一和鞏固。明初廢丞相、設立廠衛特務機構,加強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但同時也爲中後期宦官專政埋下伏筆。明朝時期農民反封建鬥爭也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明朝的內閣大學士和之前歷朝歷代的宰相到底有什麼區別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宣佈罷中書省、廢丞相,廢除了宰相制度。但從明成祖時期開始,內閣大學士便被視爲明朝實際上的宰相。那麼內閣大學士和宰相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明朝的內閣大學士和宰相到底有什麼區別?

首先,無論是秦漢的丞相、隋唐的三省與政事堂、宋朝的“政府”還是元朝的中書省,宰相都是國家體系中的正式最高行政機構,管轄六部九卿等各個政府部門,類似於如今的國務院。

朱元璋廢除宰相之後,六部由皇帝直接管轄,而內閣大學士本質上只是輔助皇帝的祕書處。因爲內閣不直接管轄六部,所以有些閣員的品級低於六部長官乃至地方督撫在明朝是常見現象。

明朝的內閣大學士和宰相到底有什麼區別? 第2張

其次,因爲內閣不是正式的行政機構,所以能夠參與政務的多少主要是看皇帝的心情。根據明朝的制度規定,朝廷所有的奏章文件都要直接送交皇帝或司禮監,而不是送交內閣。

由於某些原因,皇帝纔會將奏章文件送交內閣處理。而且內閣只能對要處理的事務制定方案或者提出建議,最終的決定權則在皇帝或者司禮監的手中。這些對於正規宰相來說是不可能的。

最後,在明朝以前,除了皇帝的批准之外,朝廷發佈的正式命令文書還都必須要有宰相的簽名,即署敕。唐朝名相魏徵就曾利用這個制度數次駁回唐太宗降低徵兵年齡的詔令。

而明朝的內閣完全沒有署敕的權力,所謂的“封駁”是掌握在六科給事中手中。因此相比較之前朝代的宰相,明朝內閣大學士對於皇權的限制要弱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