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華佗的五禽戲分別指的是哪五禽?有什麼作用?

華佗的五禽戲分別指的是哪五禽?有什麼作用?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朋友都想知道華佗的五禽戲分別指的是哪五禽?有什麼作用?其實華佗五禽戲的傳人們都認爲,其起源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據史料記載,當時中原大地江河氾濫,溼氣瀰漫,不少人患了於關節不利之症。

在這種情況下,古人想出了“乃製爲舞”“以利導之”的鍛鍊方法。這種意在模仿飛禽走獸動作神態的“舞”,也正是遠古中華氣功導引術的一種萌芽。

《莊子》中曾這樣描寫:“吐故納新,熊經鳥伸,爲壽而已矣。”這其中的“熊經鳥伸”,就是對古代養生之士模仿動物姿勢,習練氣功的描寫。

東漢時期的華佗繼承了前人的導引術,同時根據自己的中醫理論基礎,創編了較爲完善的五禽戲,世人將其稱爲“華佗五禽戲”。

華佗的五禽戲分別指的是哪五禽?有什麼作用?

關於華佗編創五禽戲的記載,最早見於西晉陳壽的《三國志·華佗傳》:“吾有一術,名五禽之戲,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鳥。亦以除疾,並利足,以當導引。”

南北朝時期范曄在《後漢書·華佗傳》中的記載也與此基本相同。這些史料有力地證明了華佗編創五禽戲確有其事。魏晉南北朝時期,華佗五禽戲有了很大發展,各種導引術專著和導引圖相繼出現,名目更加繁多。晉代葛洪在《抱朴子》一書中記載有“龍導、虎引、熊經、龜咽、鳥伸、猿據”等各種名稱。

隋唐時期,華佗五禽戲更爲流行。唐代詩人柳宗元有“聞道遍爲五禽戲”的詩句,宋代陸游也有“啄吞自笑如孤鶴,導引何防效五禽”“不動成羆臥,微勞學鳥伸”的詩句。可見在隋唐,兩宋時期,華佗五禽戲便以其蘊含的深邃的中醫原理和古老的養生妙諦而廣爲傳播。

明清時期,華佗五禽戲有了較大發展,研究專著不斷問世。影響較大的有明代周履靖的《夷門廣牘赤鳳髓》,他將華佗五禽戲的動作精心繪成圖案,編入《夷門廣牘赤鳳髓》一書。清代曹若水的《萬壽仙書導引篇》和席錫蕃的《五禽舞功法圖說》等著作中,都詳細地描述了五禽戲的習練方法。

這些五禽戲功法與《養性延命錄》所載的有較大出入,五禽動作均爲單式,排序也變爲“虎、熊、鹿、猿、鳥”。但其文字說明不僅描述了五禽的動作,而且還有神態上的要求,並結合了氣血的運行。這些寶貴的文獻資料爲後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據。

18世紀晚期,華佗五禽戲由法國傳教士Amiot傳入歐洲,不但讓更多的人認識和接觸到華佗五禽戲,還在國際層面上,對現代運動醫學和康復醫學的形成起到了重大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