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孟達這位反覆無常的封疆大吏,爲何也難逃身死的下場?

孟達這位反覆無常的封疆大吏,爲何也難逃身死的下場?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孟達的親信見事情敗露,爲求自保,向司馬懿投降,孟達隨後被誅殺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公元228年,曹魏權臣司馬懿接到孟達反叛的消息之後,一邊寫信穩住孟達,一邊又暗中遣軍進討,當司馬懿統兵殺到房陵城下之時,孟達才恍然大悟,知曉到自己上了司馬懿的計了,而孟達的親信鄧賢,李輔二人見大勢已去,爲求自保,向司馬懿獻城投降,孟達則兵敗被殺,傳首京師,結束了他反覆無常的一生。

孟達這位反覆無常的封疆大吏,爲何也難逃身死的下場?

孟達,陝西扶風縣人,生父孟佗曾做過涼州刺史,家庭的富足使得孟達從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教育。

建安初年,正值戰亂,再加上天災不斷,孟達與好友法正爲了避亂,一同入蜀,投入益州牧劉璋的麾下。

但劉璋並非明主,他苟且偏安於益州,不思進取,這讓依附於他的孟達和法正頗有怨言。

公元211年,曹操率軍欲要討伐張魯,這使得益州牧劉璋非常擔憂,他擔憂曹操收拾完張魯之後,就會掉過頭來,收拾自己,於是乎,在近臣張鬆的勸解之下,劉璋邀請同爲皇室宗親的劉備率軍入川,幫助自己協防益州。

而孟達和法正則受命於劉璋,擔任使者,出使劉備處,孟達和法正來到劉備的寨營之後,與劉備見了面,通過交談,發現劉備是一位能夠成就霸業的民主,二人便欣然投入了劉備的麾下。

後劉璋與劉備反目,孟達和法正則成爲了劉備攻打益州的“引路人”,在二人的引導之下,劉備很快就拿下了川蜀之地,成爲了益州的新主,戰後論功行賞,孟達被封爲宜都太守,鎮守一方。

公元219年,蜀主劉備率軍攻打漢中,孟達作爲先鋒官,率領本部人馬,猛攻房陵,房陵太守蒯祺不敵被殺,隨後,孟達又與劉封合兵一處,向上庸地區發起了攻勢,上庸太守申耽見大勢已去,便向孟達和劉封投降獻城,至此,東三郡皆入劉備之手。

公元219年,駐守荊州的蜀將關羽乘曹操漢中失利,舉荊州之兵,進攻樊城,與曹軍守將曹仁展開廝殺。

正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正當關羽率軍與曹軍廝殺正酣之時,東吳將領陸遜兵襲荊州,併成功奪取了荊州之地,關羽聽聞這個消息之後,知道自己是孤軍深入,合計了一下,便率軍向西退卻,固守麥城。

並在隨後向周邊的孟達等人進行求援,但孟達等人以上庸等地剛剛歸附而人心不穩的理由,拒絕出兵援救關羽,最終導致關羽兵敗被殺,後續,劉備因爲此事本想遷怒於孟達,但孟達的好友法正在其中斡旋,才使得孟達在這件事情上沒有劉備追究責任。

公元220年,法正病逝,孟達頓時在蜀漢朝堂之上失去了靠山,他惶惶不可終日,而恰逢這個時候,他又與劉備的義子劉封產生了間隙和矛盾,這使得孟達心生反叛之心,於是乎,孟達就率領本部人馬向曹魏投降。

孟達不僅率本部人馬向曹魏投誠,還在事後,向曹魏獻了“投名狀”,他親自統兵與魏將夏侯尚和徐晃一同攻打東三郡,趕跑了東三郡的蜀漢守將劉封,將東三郡收到了曹魏政權的板塊裏。

事後,曹魏皇帝對於孟達委以重任,任命其爲建武將軍,並將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爲新城,以其爲新城太守,令其鎮守西南,防禦蜀軍來襲,至此,孟達達到了他人生最爲巔峯的時刻。

但是好景並不長,公元226年,魏國皇帝曹丕病逝後不久,與孟達交好的曹魏大臣桓階、夏侯尚也先後去世,這就使得孟達在曹魏朝中孤立無援,而這個時候,與孟達不和的司馬懿,申儀等人則趁機做起了文章,開始不斷打壓孟達,使得孟達的處境甚是狼狽。

孟達這位反覆無常的封疆大吏,爲何也難逃身死的下場? 第2張

而這個消息很快就傳到了蜀漢朝堂之上,蜀漢丞相諸葛亮見這是一個機會,便修書一封,勸孟達重歸蜀漢,孟達心中曹魏已無自己立身之地,便回信諸葛亮,自己將會率本部人馬向蜀漢投誠。

但這個消息,卻被魏興太守申儀給截獲了,他將這個消息上報給了曹魏權臣司馬懿,司馬懿則立即修書一封穩住孟達,同時按照率領大軍,急行軍趕往上庸,當司馬懿率軍大軍殺到上庸城下之後,孟達頓時慌了神,不知所措。

孟達身邊的親信鄧賢,李輔見事情敗露,大勢已去,爲求自保,開城門,向司馬懿投降,而失勢的孟達則隨後被誅殺,傳首京師,至此,這位反覆無常的封疆大吏最終也難逃身首異處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