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粵劇的伴奏樂器是什麼?唱腔分爲哪幾種?

粵劇的伴奏樂器是什麼?唱腔分爲哪幾種?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衆所周知粵劇是以粵方言演唱,漢族傳統戲曲劇種之一,那麼它的伴奏樂器是什麼?唱腔分爲哪幾種?其實粵劇常用的演奏樂器,多在吸收我國各地民族民間樂器的基礎上加以粵化而成。

明末清初,戲班使用的樂器就有嗩吶、橫簫、三絃、月琴、二絃、竹提琴等管絃樂器七八種。之後加上揚琴、長筒、短筒、琵琶及由粵籍樂師創制的高胡等。

20世紀20年代初,由於外來文化的影響,粵劇開始吸收某些西洋樂器,如小提琴、班祖(六絃琴)、曼陀林、賽羅風(木琴)和吉他、色士風(薩克管)、吐林必(小號)等。也曾嘗試以爵士鼓和鋼琴、風琴、鍾片琴、口琴等伴奏。30至40年代,更有一些戲班以整組西洋樂器代替粵劇傳統樂器,稱爲“西樂部”。但由於這些樂器缺乏民族特色,不久便被淘汰,只保留下一些音色與粵劇傳統樂器可以融合的樂器,如小提琴、大提琴、色士風和夏威夷吉他等。

粵劇樂隊分工明確,各司其職,相對穩定下來。常用拉絃樂器(弓口)有:高胡(或小提琴、二絃)、二胡(或秦胡)、大胡(或大提琴);常用吹奏樂器(吹口)有:簫(包括橫簫、短簫、洞簫)、笛(包括大、小嗩吶)、喉管(包括長筒、短筒);常用彈撥樂器(撥口)有:揚琴或月琴、琵琶或秦琴、三絃(包括大、小三絃)、中阮或大阮;常用打擊樂器(鑼鼓)有:板、鼓、鑔、鑼等。

粵劇特色樂器有二絃、竹提琴、高胡、椰胡、喉管、大文鑼、大鈸、高邊鑼等。

伴奏

粵劇的伴奏樂器是什麼?唱腔分爲哪幾種?

粵劇伴奏主要是唱腔伴奏,它對唱腔起着烘托作用。它與演唱緊緊相連,凝聚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它不僅使演唱增添華採,還通過引子、過門、尾聲等,來補充唱腔的未盡之情;既作爲演唱的輔助手段出現,又充分發揮器樂藝術的特長。

粵劇的唱腔有程式性的特點,伴奏依附唱腔存在,隨唱腔而形成自身的特點,故也相應地有它的程式性。表現感情,製造氣氛,描寫情景,無不通過一定的程式進行。但在程式的具體運用時,又有較大的機動性與靈活性。

粵劇主要採用隨唱腔託襯,以弓弦樂器爲主,配合笛、管及彈撥樂器來進行伴奏。它以託腔保調爲主。用與唱腔相同的旋律在同度或高八度襯托下,使唱腔豐滿,音色多變;使演唱者的情緒發揮得更加充分;並使演員節奏、音準、速度、感情有所依託和憑藉。其手法有“隨”、“齊”、“補”、“引”、“裹”等多種。

粵劇伴奏歷來講求主次分明,層次清晰,韻味顯著,整體融洽。強調合拍、協律、風格和諧統一。這種積極的伴奏方法,行中稱之爲“拍和”。粵劇演出過程中,也有運用器樂曲來配合舞蹈、武打表演;調節、控制舞臺節奏、渲染戲劇環境氣氛。過去粵劇一般用熟曲或牌子作爲間場氣氛音樂使用。已有專爲場景而設計的器樂曲了。

樂隊

行內稱樂隊或樂師爲棚面,鑼鼓的領奏者爲掌板。安坐於戲臺的左則。棚面要熟悉鑼鼓點纔可以爲觀衆營造的氣氛。例如:唱口一槌、收掘一槌、收掘三槌、詩白鑼鼓、白欖鑼鼓、閃槌、急急風及叻叻鼓。

早期的棚面共分十手:簫笛、三絃簫打錚吹螺、(日)大鈸(夜)二絃、(日)掌板(夜)大鼓、(日)打鑼(夜)掌板、(日)大鼓/副二絃、(日)發報鼓/大鑼、提琴/小鑼大鈸、橫簫大鑼、小鑼及後備。後來,吸收了其他地方劇種,加入了短喉管、長喉管、京胡及揚琴。薛覺先率先引入西樂樂器,更開創了“西樂部”,當民樂器包括了梵啞鈴、木琴、文德連、吉他、色士風及班祖。

粵劇的伴奏樂器是什麼?唱腔分爲哪幾種? 第2張

譜曲詞

粵劇的樂譜稱爲工尺譜,是粵劇傳統的記譜方式。跟其他地方劇種所用的大同小異,都是利用譜字如合、士、乙、上、尺、工、反、六等代表唱腔裏的樂音。曲牌泛指曲牌體系以外的說唱及板式的曲調名稱。

粵劇唱腔分兩大體系,一是板腔體系,另一是曲牌體系。主要分爲牌子、大調及小調。曲調是有固定的旋律,包括:《陰告》《銀臺上》《罵玉郎》《秋江哭別》及《平湖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