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明朝都沒有解決的蒙古問題 清朝是怎麼做到的

明朝都沒有解決的蒙古問題 清朝是怎麼做到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爲何明朝沒能徹底解決蒙古問題,而清朝卻能讓蒙古服帖?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在我國封建歷史上,遊牧民族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在大部分歷史時期,中原王朝都是當時世界上最爲強大的國家,但是細數歷朝歷代能夠徹底收復遊牧民族的朝代並不多,元朝時期遊牧民族更是統一了中原。

在衆多遊牧民族當中,蒙古的勢力最爲強大,自建國初期,蒙古就是大明的心腹大患,前後花了200多年的時間,一直都沒能解決這一問題,但之後的大清則用了短短十幾年就征服了蒙古,即使後清時期局勢動盪,這一局面也沒有改變。

遊牧民族的三大先天優勢

爲何遊牧民族會給中原王朝造成如此大的困擾呢?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遊牧民族的機動性,非常強,在調兵遣將時速度極其快速。作爲馬背上的民族,他們並沒有落地生根的傳統習俗,在作戰時可以隨時進退自如。再加上游牧民族有尚武的傳統,即使軍隊規模不及中原王朝,但打起仗來就不一定了。

二是氣候原因,遊牧民族所生活的地區緯度較高,冬季極爲寒冷。中原一帶的士兵是很難忍受這種嚴寒的,但是在此處生活的遊牧民族軍隊早就已經適應了當地的氣候,所以一旦開戰必須迅速解決戰鬥,戰線拉的過長的話,極容易出現士兵水土不服的情況。

最後便是戰後的治理,蒙古一帶地域廣闊,人口稀少。在戰後如何進行有效管理,對於中原王朝來說也是個極大的投入。正是因爲這三點原因,很多王朝都沒能從根本上解決遊牧民族的問題。

明朝都沒有解決的蒙古問題 清朝是怎麼做到的

清朝的應對方式

這樣一個難題,爲何清朝卻順利解決了呢?說到這裏就不得不提以往歷朝歷代在解決蒙古問題上的幾種方式。

以大明朝爲例,明朝初期採用的是繼續北伐,征討北元殘餘勢力的方式來解決蒙古問題,簡單用四個字來概括便是“以夏變夷”。在朱元璋時期,大明曾多次北伐,雖然屢獲大勝,但是統一蒙古的願望始終都沒能實現。

到了朱棣時期,對蒙古一帶發動了大規模的征討,但也沒能一舉擊敗蒙古,之後又向蒙古統治者示弱,土木堡事變後,明朝政府更是出現了“重文輕武”的風氣,文官把握朝政,武將也很難成長爲堪當一面的大臣。朝廷內部黨爭不斷,蒙古問題也不再是大明王朝的主要問題。

清朝在處理蒙古問題上和明朝截然相反,在入關初期,大清就把蒙古、新疆和西藏看作是自己的領土。在努爾哈赤時期就採用部落矛盾分化瓦解的策略,對蒙古各部進行拉攏,分編入八旗。

明朝都沒有解決的蒙古問題 清朝是怎麼做到的 第2張

拉攏的方式無外乎金錢、土地和聯姻,努爾哈赤並不像前朝那樣僅僅派個公主過去,他自己身體力行,迎娶了科爾沁部落明安貝勒之女,揭開了滿蒙聯姻的序幕,此後的清朝後宮當中出現了多位蒙古妃子的身影,其中要屬科爾沁部落的最多。

在對於不配合的蒙古林丹汗部落,大清的態度也非常明確,在努爾哈赤建立後金之初,就曾經對林丹汗開戰,到了皇太極時期,依然延續了這個態度,經過長達兩代人的打壓之後,林丹汗部落在公元1634年被徹底消滅,次年漠南蒙古49個封建主尊皇太極爲博格達徹辰汗。

在對於戰後蒙古的治理上,清廷也有自己的打算,他們並沒有改變蒙族人民的生存習慣,給他們土地,讓他們和中原百姓一樣採用男耕女織的生產方式,而是推行“重建諸侯”的政策,給當地有功的蒙古貴族分封地盤劃定百姓,讓他們傳統的遊牧方式變成駐牧方式。這樣既不改變當地百姓的生產方式,又能夠讓百姓安家落戶,不隨意侵擾清朝邊界。

除此以外,清廷還十分重視思想上的教化,蒙古百姓習慣了靠着侵擾中原邊界爲生,很難改變自己的傳統思想,即使搞定了蒙古高層,也沒辦法保證這些百姓時時順從。

明朝都沒有解決的蒙古問題 清朝是怎麼做到的 第3張

爲此清政府在蒙古推行“黃教”,也就是所謂的藏傳佛教,以尊重當地信仰爲幌子,要求每家每戶都必須有一名男丁出家做喇嘛。這些喇嘛享有很多特權,可以免除賦稅,但是不能夠成家,更不能繁衍後代。

到了後期,清政府在蒙古地區採取了強制措施,每家每戶按比例出男丁做喇嘛。這些青壯年到了寺廟接受着與世無爭的教育,之前的血性早就已經被磨滅,因爲大量青壯年出家,蒙古地區的人口增長速度也迅速減緩。

據相關數據統計,清朝初期蒙古一帶人口達到了1000多萬,但是到了清朝末年只剩下了300多萬人,正是由於多種措施相結合,大清才能夠解決這個讓歷朝歷代困擾已久的蒙古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