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漢調桄桄是什麼?起源於哪個朝代?

漢調桄桄是什麼?起源於哪個朝代?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5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漢調桄桄是什麼?起源於哪個朝代?漢調桄桄是陝西省漢中市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又稱漢調秦腔、南路秦腔、桄桄戲,是明代末年關中秦腔傳入漢中地區與當地方言和民間音樂結合而形成的梆子聲腔劇種。

歷史淵源

漢調桄桄作爲民族戲劇,經過了漫長的萌芽、孕育,及宋代形成,進入繁榮、發展時期。漢調桄桄供奉楚莊王,不同於秦腔以唐明皇爲莊王,這說明信仰的地域特色及源泉。從文獻和出土文物中可以發現某些端倪。

西漢時,出生於城固縣的外交家張騫從西域諸國帶回胡茄、琵琶等樂器以及鼓吹樂“摩河兜勒”曲等,爲戲曲音樂提供了借鑑。

唐德宗、僖宗逃難漢中,推動了參軍戲對漢中的影響。

宋韓億知洋州寫有記載西鄉、城固、洋縣戲劇活動的詩句“夜月人家奏管絃”“喧闐鼓吹迎神社”。蔡交知洋州有“郡官設幔帳樂與民同樂“的記載。陸游更有從軍南鄭“華燈縱搏聲滿樓,寶釵豔舞光照席。琵琶弦急冰雹亂,羯鼓手勻風雨疾“等詩句。宋時略陽縣老廟、財神廟已各建戲樓一座。

漢調桄桄是什麼?起源於哪個朝代?

洋縣城隍廟戲樓建於明洪武四年(1371年),傳統習俗每年農曆八月初二廟會中有兩個戲班在此樓賽演,每天三場,中午、下午各在邊臺賽演,晚上在中臺唱“攆臺戲”,一家一折配演直到天明。這都證明了漢調桄桄在漢中戲劇的早期孕育和發展。

明朝萬歷年間(1573—1620年),老秦腔傳入了漢中地區。清朝乾隆年間(1736—1795年),洋縣一帶的秦腔藝人借用當地的方言、山歌、小調等,豐富了原來的唱腔曲調,使老秦腔的音調、風格不再像秦腔那樣高昂激越,那樣強烈急促,而變得柔和細膩、纏綿悠揚了。從而,就形成了漢調桄桄這個富有地方特色的劇種。

文化特徵

腔調

漢調桄桄的唱腔屬板腔變化體,既有秦腔的高亢激越之美,又體現出陝南地方音樂優雅柔和的特點,旦角唱腔高昂,講究唱“硬三眼調”;花臉擅用“犟音”,聲高八度,多以假聲演唱,尾音拖腔較長,人稱“老少配”。唱腔的板路包括二流、慢板、尖板、攔頭等多種,且有“軟”、“硬”、“快”、“慢”之分。“軟”爲表現悲涼情緒的苦音,“硬”爲表現欣悅情緒的歡音,“快”爲快板,“慢”爲慢板。

樂器

漢調桄桄的伴奏有文、武場之別,文場原以蓋板二絃爲主奏樂器,後改爲板胡,另有京胡、海笛、三絃等與之配合;武場使用尖鼓、平鼓、鉤鑼、鐃鈸、梆子、牙子、木魚等打擊樂器。

技巧

漢調桄桄是什麼?起源於哪個朝代? 第2張

漢調桄桄的表演追求大幅度誇張,有“箍桶”、“撒蓮花”、“耍椅子”、“棍架子”、“吊毛蓋”、“變臉”、“換衣”、“揣火”等許多獨特的技巧,還有不少刀槍、棍棒、拳腳、騰翻的特有身段。民國以前,漢調桄桄演出時,生、淨均不穿靴,常穿草鞋演出;旦角面部搽粉,頭上插花即可出場。其服飾和化裝雖簡單,唱工卻十分講究,當地人習慣於夜聽十里大調,且聽遠不聽近,名爲“燕過樑”。

行當

漢調桄桄的行當,過去只分生、旦、淨、末、醜五大類。在劇團演出人員緊缺的情況下,小生、小旦可互補,大淨要帶演老旦戲,二花臉要帶演彩旦戲,丑角包演雜角。隨着歷史的推進,劇目的豐富,觀衆欣賞要求的提高,行當隨之擴大,角色分配更細。藝人們統稱“八大行”,即一淨、二末、三生、四旦、五醜、六老、七小、八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