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關羽大意失荊州,跟他沒有處理好三萬降卒有何關係?

關羽大意失荊州,跟他沒有處理好三萬降卒有何關係?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關羽得到于禁的三萬降卒,怎麼處理纔是最優方案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關羽大意失荊州跟他沒有處理好這三萬降卒有很大關係。

這三萬降卒依關羽的性格肯定不會殺,不殺要麼爲己所用,要麼就是關押。

這些降卒是因爲兵敗被迫投降的,他們的家眷都還在曹魏,這個條件就限制了關羽不能收編這部分降卒。有家眷的影響很容易臨陣倒戈。

但是關押起來,對關羽的糧食供給產生了巨大的壓力。

關羽的手上只有三個郡,江陵雖然也算是大郡,但是幾經戰亂(魏和吳先後搜刮了一波),發展的並不好,要不然龐統也不會說荊州凋敝這樣的話了。

關羽大意失荊州,跟他沒有處理好三萬降卒有何關係?

這樣的經濟條件下,以三郡的經濟實力供應關羽的北伐就會很吃力,再加上降卒三萬張嘴,哪怕是降低標準,也很難供應足備。

事實上不管是史書還是演義,都曾提到關羽催促糜芳給前方儘快提供糧草,甚至到了要用軍法處置警告糜芳。糜芳的能力再不行,也不可能在糧草供應上懈怠,之所以供糧不利,很可能是糜芳已經籌措不到足夠的糧草了(供應壓力太大)。

後來呂蒙偷襲荊州,糜芳選擇投降,很有可能是江陵沒有多少糧草堅守待援。關羽軍潰散,固然有呂蒙用計瓦解軍心的緣故,關羽軍中糧草不足應該纔是最主要的原因。

關羽欲圖收編這三萬降兵,是導致他丟失荊州的致命因素。如何處理這部分降兵?最優的方案是什麼呢?

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把這部分降兵立即送到漢中屯田。

劉備打下漢中,勢頭正猛,爲什麼不繼續攻打雍州和涼州?最主要的原因是曹操聽從了謀士張既的建議,連續兩次遷走了漢中大批的百姓。可以說漢中爭奪戰的結果是劉備得地,曹操得人。

關羽大意失荊州,跟他沒有處理好三萬降卒有何關係? 第2張

漢中爭奪戰,曹操輸給劉備,有一個原因就是他遷走漢中民衆和資源,再加上定軍山的丟失,他自己轉運糧草非常困難,所以他敗了,纔會在軍中有“雞肋”這種猶豫不決的軍令。

劉備雖然得了漢中,他想繼續推進,漢中肯定是給不了他糧草方面的支持,不管是從益州運,還是從益州遷人過來來發展都需要時間。

如果關羽把這三萬降兵交給劉備,放到漢中去屯田,再從劉備處得一些糧草支援,這纔是最好的方案。

不過呢關羽也有自己的考慮。關羽和于禁的較量,雖然是于禁輸了,但不代表于禁的兵不行。關羽一旦收編了這部分軍隊,攻擊力將大大的增強。

怎麼才能很好的收編呢?首先要解決降兵家眷在魏的難題。于禁這部分軍隊,大部分都是來自宛洛一帶,關羽打敗於禁,可以說勢頭正猛,按照這個趨勢下去,攻打宛洛指日可待。

所以關羽並未將這部分降兵遣送到別處,而是等時機(打下宛洛)再進行收編。因爲一旦交出去,就沒法再要回來了

可惜的是關羽遇到了善於防守的曹仁,一座樊城打了數月之久。如果關羽能早日打下樊城,糧食的壓力就會得到很大的緩解。可惜沒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