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關羽丟失荊州後原可以迅速逃跑 關羽爲什麼還在荊州兜圈子

關羽丟失荊州後原可以迅速逃跑 關羽爲什麼還在荊州兜圈子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8.7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三國關羽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關羽失荊州不迅速撤往益州,爲何在荊州繞圈子?

一代名將,劉備的結拜兄弟,二人感情深厚,十分要好,關羽也深得劉備信任,關羽戰績顯貴,威震天下,名聲很大。也怪不得劉備會讓關羽駐守荊州,諸葛亮對其考量也同意。但感情之心終究抵不過利益所驅使。

三國故事,劉備曹操孫權,權權相爭,成爲盟友成爲敵軍,都爲各自的利益而所思,而關羽的存在,或許就是三人爭權奪利之中的犧牲品罷了。

關羽一生忠心對之,卻落得殘局一死,鎮守荊州又發生了何事?爲何在敗落之時,沒有選擇捷徑撤退,偏偏繞圈而走。着實令人謎之,後世紛紛探之。

關羽丟失荊州後原可以迅速逃跑 關羽爲什麼還在荊州兜圈子

麥城考古一行,竟然有重大線索發現,這一線索顯現,關羽的心思也被所知,實在由人感嘆,還真是牛人一位。由此追溯到戰事的源頭,探探前因後果,看看關羽的一代歷經撤退史。

襄樊戰火,關羽竟敗

襄樊一戰,也是轟轟烈烈,種種一切皆有因果,說到襄樊戰役,就會想到漢中之戰,畢竟襄樊之戰是漢中戰役的延續。

漢中一戰,劉備與曹操相爭,孫權身爲劉備盟友作爲間接支援,此時關羽正在駐守荊州以防敵軍偷襲,劉備這一戰,躊躇滿志,帶兵攻之,曹操奈何士氣低落,無法應之,最終劉備大獲全勝。

曹操此時,兵力尚弱,一看這情況,鎮守荊州的關羽已經按耐不住,心生癢癢,大好的機會關羽怎會錯失良機,於是關羽尋思謀略佈局,想要攻之曹操以佔優勢。

於此襄樊一戰拉開了序幕,經過漢中一戰,曹操士氣已大不如前,關羽緊抓機會布控陣地,騷擾襄樊,最終包圍樊城,取得不小成果,打的曹操都想退避三舍。

眼下這形勢,曹操實在難爲,就要如此認輸退敗嗎?曹操會坐以待斃等待毀滅嗎?一代名將,迎難而上,不到最後一刻誓不罷休。也正是曹操的堅持,帶來了戰況的轉折點,也迎來了蝴蝶效應的開端。

關羽丟失荊州後原可以迅速逃跑 關羽爲什麼還在荊州兜圈子 第2張

司馬懿勸說曹操尋求孫權幫助,曹操聽取意見尋到孫權予以幫扶,孫權應之幫助其偷襲關羽,攻打荊州。本是盟友搖身一變成爲敵軍,人間冷暖,都是爲了各自利益罷了。

孫權偷襲荊州的消息被曹操放出,關羽大軍正士氣高昂的在襄樊之中,聽此消息必定軍心不穩。

曹操抓住機會派兵援助樊城,意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關羽敗了,到手的樊城已沒,回到荊州,家眷被殺,荊州也已失,關羽也是無可奈何。

孫權步步緊逼,是利益驅使或許也是私人恩怨,畢竟關羽孫權差點成爲親家,關羽女兒本有可能嫁給孫權兒子。可誰曾想到,關羽不同意,還看不起孫權對孫權以“笑語”,這誰能忍?這一下的偷襲,關羽可是沒落於此還真是孤立無援,悲哀至極。

大意失荊州,關羽傲氣爲?

樊城之戰,關羽士氣高昂攻之,卻因此失去荊州,是關羽太傲氣所致嗎?確實驕傲使人落後存在定律。可終其關羽種種計劃,也是有所考量心思縝密而爲還是有一定軍事謀略的。

關羽在襄樊之戰之中,還遺留一部分兵力,遠行繞圈子到麥城,奈何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難逃命運所使,關羽荊州失守,必定要撤退,明明有就近路線可以撤退到益州,可偏偏要繞圈子退到麥城,這又是何爲?

關羽丟失荊州後原可以迅速逃跑 關羽爲什麼還在荊州兜圈子 第3張

近距離不走,非要遠其道而行之,明知不可爲而爲之嗎?是關羽繞圈子故意這樣的?可無可奈何不如所意。

終究抵不過敵軍的攻擊,被孫權所捉,嚴刑逼供無果被殺,在死之前都是忠心耿耿,實屬難得。因此丟了性命,這撤退路線還真是讓人謎之。

由此想想,關羽所行的一切,劉備在何方?諸葛亮又爲此做出什麼?二人竟然沒有支援,是留關羽孤立無援,劉備怎會不知,諸葛亮也是心裏門門清,也許都是揣着明白裝糊塗罷了。

不得不說,關羽一死,因自果也有他因,自己傲骨一身,多有仇家,但劉備諸葛亮也難逃關係,所述種種,關羽名聲所大,早晚都不得落下好結局,只是時間問題而已,也是令人惋惜。

麥城考古,重大線索

衆人謎之關羽的路線,後人也是紛紛推敲,恰逢麥城考古歷程,發現重大線索,這一發現,實在讓人對關羽刮目相看。

關羽繞圈子而退,也是野心勃勃的體現,考古之中發現麥城這個地方實屬一個好地方,集聚優良的地理位置,擁有優質的建築物。也怪不得被關羽相中。

關羽丟失荊州後原可以迅速逃跑 關羽爲什麼還在荊州兜圈子 第4張

麥城城牆的構造就顯示出麥城是一座可以固守的大好軍事領地,其一,佔領麥城就可以等待時機打回荊州,其二,麥城後方是夷陵,夷陵猶如峽谷地勢,符合軍事戰略部署,還有狹窄小道可以到荊州。

那麼關羽退到麥城,就算守住了夷陵這條路,也爲日後收回荊州做下基礎,關羽費盡心思到此,不得不說關羽的確是位驍勇善戰之人,這確實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從而也反映出關羽的眼光的確獨到。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世事無常,哪能事事如意。關羽殘留的兵力根本沒有能力與之抗衡,難逃被殺的命運啊,收復麥城也只能是一想。

或許孫權沒有偷襲,關羽在樊城一戰會勝,終究歷史不能假設,已成定局。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如此之戰,曹操也有自己考量。

精心謀劃戰略部署,孫權也有自己心思,也早有荊州之意,偏偏關羽這邊,劉備諸葛亮的用人行事讓人大失所望,留得關羽孤身應戰。

所以關羽的失敗也是意料之中。回看關羽一生,威風凜冽,名聲所望,忠心耿耿,智謀勇士,敗在戰場,殘局寥寥。三國戰鬥的犧牲品,是人人所向的勇士,撤於麥城也是爲國而行,忠心所以,關羽實屬牛。

關羽丟失荊州後原可以迅速逃跑 關羽爲什麼還在荊州兜圈子 第5張

三國曆史已去,關羽戰事所況也已流傳至今,遠距離繞圈撤退之謎也有重大發現,一切的一切,關羽所行之事,或對或錯,謀略大局也是事實。

往往詩句憶之。東吳赴會,單刀往還。足搖地軸,手撼天關。鴻門小可,澠池等閒。關公之名,威震江山!是對關羽的讚賞。這位名將的故事值得後人推敲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