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在古代爲何會有兩國交兵,不斬來使的說法?

在古代爲何會有兩國交兵,不斬來使的說法?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5.7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明清小說中,經常出現“兩國交兵,不斬來使”的說法。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這篇文章,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戰爭向來是殘酷的,戰爭也是毀滅人性,破壞社會公良和道德規範的。在戰爭中,爲了打敗敵人,各種暴力手段,各種欺哄訛詐無所不用其極。可以說,戰爭無義,戰爭無信!

而且,在戰爭中無信無義,還是一種很被認可,甚至很被欣賞的事情。“兵不厭詐”,“兵者,詭也”,這些話都是表明,戰爭是允許欺騙行爲的。甚至只有欺騙行爲,纔是戰爭的最重要的方式。孫子說:“上將伐謀。”而謀略本身就是建立在欺騙基礎上的。

既然欺騙在戰爭中大行其道,而且被肯定。可是爲什麼,卻又有“兩國交兵,不斬來使”這樣的約定呢?有這樣的約定,就意味着這是一種誠信。那麼,整個戰爭無誠信的情況下,爲什麼偏偏要留下這一樣誠信的東西呢?

要理解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搞清楚,戰爭在人類社會整個歷史發展階段各個時期的不同狀況。

在古代爲何會有兩國交兵,不斬來使的說法?

人類最早是從叢林中走過來的,古代的部落之間,爲了爭奪食物和領地,經常會發生戰爭。那時候的戰爭,所遵循的,就是叢林法則。誰的力氣大,誰最勇敢,誰就會取得最終的勝利。當然了,也會有謀略,比如說,在草叢中挖一個陷阱,或者偷偷放一陣絆馬索。把敵人引誘到絆馬索以及陷阱前面,讓他們中計,然後把他們擒拿起來。

不過也僅僅如此而已,更多的,還是要靠力量取勝。

當人類社會發展到出現貴族和奴隸這樣的階層的時候,文明的進步,使得打仗不但需要勇敢,需要強大的力量,而且還是一件需要守信義的事情。兩國之間要打仗,首先需要下戰書。這個戰書就由使者來完成。下完戰書後,雙方需要約定打仗的時間和地點。在選擇時間的時候,雙方還要進行占卜,看看這個時間是否合適。接着,選擇的地點,一般都是寬闊的,適合戰車拜訪的地方。

那時候的打仗,之所以會這樣做,是因爲,雖然打仗的真實目的,是爲了搶奪更多的地盤。但是,說出來的理由,則是爲了維護“禮”,維護“公平正義”。比如某個諸侯國去攻打別的小國,其它諸侯國都要爲他出頭,這就是所謂的維護“公平正義”。再比如楚國“包茅不入貢於周室”,對周王室無“禮”,因此齊桓公要組織諸侯國前去攻打他。有時候戰爭也是爲了報仇,而且還要爲報仇找理由。比如紀國曾進讒言,讓周王烹煮了齊侯。因此,齊國後世國君前往攻打紀國,爲先祖報仇。對於這件事,連孔子都認爲齊國做得對。

不過人類發展到戰國時期,戰爭就不再以維護“禮”爲藉口,而是真刀真槍地搶地盤了。那時候,信義就完全沒有了,謀略就大行其道了。有個說法是“春秋無義戰”。但實際上春秋時期,還多多少少要找個“義”的藉口。到了戰國時期,這個藉口都已經不要了。

不過,雖然不再需要“義”的藉口,不再需要選擇時間地點,大家“明火執仗”地打,但是,對於派使者這一點,卻還保留了下來。而且在對待使者的問題上,大家還約定俗成出“兩國交兵,不斬來使”這樣一條規定。

由此可見,“兩國交兵,不斬來使”,是一種關於戰爭需要信義的歷史遺存。

在古代爲何會有兩國交兵,不斬來使的說法? 第2張

那麼,爲什麼別的關於信義的戰爭法則沒有留存下來,只有這一個留存了下來呢?

其實,準確地說,留下這一條,只不過是留下一個戰爭雙方信息互通的方式,並沒有留下“信義”。爲什麼這麼說呢?

因爲交戰雙方,必然是要通信息的。要通信息,就要有傳遞信息的人。如果沒有“兩國交兵,不斬來使”這一條規則,也就意味着傳遞信息這一種方式被阻斷了。畢竟誰也不敢派人去傳遞信息,誰去誰就會死。

不過,就算戰爭雙方有“兩國交兵,不斬來使”這種不成文的約定,但並不表明,兩國在這一點上就比較守“信義”。恰恰相反,很多時候,戰爭雙方還常常會利用對方的使者來傳遞假情報。《三國演義》中的“蔣幹盜書”就是利用使者傳遞假情報的的例子。雖然這是文學創造,但現實生活中其實也是真實存在的。

而且,“不殺來使”也不是絕對不殺,歷史上就發生過很多次殺來使的情況。比如蒙古進攻釣魚城的時候,釣魚城的軍民就殺掉來使,以示要和蒙古決一死戰。而當年花剌子模也割掉蒙古使者,表示對蒙古人很瞧不起。

所以說,因爲戰爭的殘酷性與反人類性,所謂“信義”,就算在“不殺來使”這一點上,也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