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漢末時期爲何會發生官渡之戰?起因是什麼

漢末時期爲何會發生官渡之戰?起因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官渡之戰,是東漢末年“三大戰役”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着名的以弱勝強的戰役之一。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官渡之戰是影響漢末三國局勢的一場關鍵性戰役,歷來大都認爲官渡之戰袁紹是主動進攻的一方,曹操則是被動防守。其實如果仔細分析,這樣說並不準確,官渡之戰其實是曹操挑起了的,爲了搶佔河內郡。

公元190年至199年,十年的期間,中原大地上各個軍閥集團互相攻擊,爭奪地盤,吞滅兼併。到了公元200年,北方除關隴和遼東兩個邊隅地區外,八州之地爲袁曹兩大軍事集團所分割。袁紹並河北青、冀、並、幽四州,曹操兼併河南司、豫、兗、徐四州。兩大集團旗鼓相當,軍事上袁強曹弱,政治上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優於袁紹。一山難容二虎,袁曹爭雄必然爆發,袁紹和曹操心裏都清楚這一點。

漢末時期爲何會發生官渡之戰?起因是什麼

建安四年(199年)發生的一件事,讓袁紹和曹操的決戰提上日程。這一年袁紹忙於和公孫瓚的最後決戰,三月,黑山帥張燕與公孫續率兵十萬,分三路相救公孫瓚。援兵還沒到,公孫瓚祕密派人送信給公孫續,讓他率五千騎兵於北隰之中,舉火把爲應,公孫瓚就從城內出戰。袁紹劫得了這封信,將計就計,舉起火把。公孫瓚以爲救兵到了,率兵出擊。袁紹設伏兵襲擊公孫瓚,公孫瓚大敗,最後引火自焚。

而曹操在建安四年二月,趁袁紹與公孫瓚激戰之際,公開挑起事端。事情的原委還要從河內張楊說起,張楊原是丁原部將。董卓殺丁原,當時張楊回幷州募兵,於是據有河內郡。呂布原來也是丁原的部將,與張楊的關係非常好,張楊一直和袁紹聯合。公元198年曹操圍攻呂布,張楊想要去救援,卻失敗了,於是率軍前往東市,遙與呂布成掎角之勢。

曹操私下聯絡張楊的部下楊醜,楊醜殺了張楊準備帶着河內郡投降曹操,結果眭固又殺了楊醜,眭固是傾向於袁紹的,他準備投降袁紹。建安四年四月曹操直接揮師臨河,派曹仁、史渙渡河擊殺眭固,佔領河內郡,打入袁紹的領屬區,建立了河北前進基地。其實河內郡本來是夾在袁紹和曹操雙方中間的,相當於一個緩衝地帶,曹操佔了河內,無疑打破了平衡。

漢末時期爲何會發生官渡之戰?起因是什麼 第2張

袁紹大怒,但是此時袁紹正和公孫瓚對峙,他曾經致書公孫瓚,勸公孫瓚投降,除去嫌隙,而公孫瓚不予理會。於是袁紹奮力滅公孫瓚,當曹操進兵河內時,袁紹也取得了勝利。袁紹凱旋之後,以審配、逢紀統軍事,田豐、荀諶、許攸爲謀主,顏良、文丑爲將率,簡精卒十萬,騎萬匹,將攻許。時間大約在公元199年五六月之間,雖然沮授和田豐極力反對,但是袁紹志得意滿,一意孤行。

公元200年二月,袁紹正式進攻曹操,發佈討伐曹操的檄文,其中有一段就是指責曹操搶佔河內郡。李賢注引《獻帝春秋》說:“曹操渡河攻佔河內,聲言援助袁紹討伐公孫瓚,實際是要偷襲袁紹大本營根據地鄴城。恰好公孫瓚敗亡,袁紹也識破了曹操計謀,立即回軍,曹操退守敖倉。”這就是說,曹操進兵河內,挑起袁曹公開對立,成爲官渡之戰的直接導火線。

而且其實在官渡之戰正式開打之前,曹操也做了一系列準備,不僅僅是搶佔河內郡。在建安四年六月,曹操派劉備、朱靈攔擊袁術,袁術敗亡。八月,曹操派琅琊相,引精兵入青州,牽制袁紹的東線力量。此外還有安撫涼州、關中諸將等等。所以官渡之戰中,雖然袁紹是主動進攻的一方,曹操被動防守,但是追根溯源,可以說是曹操挑起了官渡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