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從分食制到合食制,我國飲食制度爲何會發生這樣的變化?

從分食制到合食制,我國飲食制度爲何會發生這樣的變化?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9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華文明五千年,飲食文化也隨着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五千年,呈現出極大特點,享有很高的聲譽。接下來本站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對於中國人而言,在一張餐桌上吃飯是再熟悉不過的事了,無論是親友聚餐還是日常吃飯,大家普遍都是在一個桌子上用餐的。但是,如果對我國過去的歷史有一定了解的話就會發現,“合餐制”其實並不常見,“分餐制”纔是當時的主流用餐方式。那麼,從分餐制到合餐制,我國的飲食制度爲什麼會發生這種變化呢?

分餐制與古代飲食禮儀的關係

當中國最開始出現飲食制度的時候,分餐制佔據着其中的主流地位。在那個時候,無論是親屬還是友人,都不能在同一個餐桌上吃飯。在當時的社會中,統治者們所能享用到的美食也要比其他人更加豐富。

可以說分餐制的出現,不僅僅意味着古代社會禮儀的進步,更意味着人與人之間的階級分化逐漸固定,不同階級的人在方方面面都很難享受到相同待遇。

據史料記載,早在商周社會中,分餐制就已經出現了。在嚴苛的等級制度之下,分餐制也體現身份地位等級的一種標誌。

從分食制到合食制,我國飲食制度爲何會發生這樣的變化?

通過先秦時期儒家學派提出了尊卑等級觀念,分餐制的發展也受到了重大的影響。在《周禮?司几筵》中,就有“鋪陳曰,筵;籍之曰,席。”的記載,這句話也從根本上體現了分餐制的具體要求。

對於儒家學說來說,人與人之間的等級觀念是非常嚴苛的,而這種等級觀念不僅僅體現在人們的社會地位上,更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飲食制度就是相對重要的一部分。

其實,在古代社會中,分餐制之所以會成爲主流,與當時生產力水平有限,因此,社會中的糧食也不能滿足每一個人的需要。此時,分餐制逐漸演變爲合餐制。

在歷史學家們對封建社會的飲食制度進行分析後發現,分餐制的潮流主要集中出現在宋朝統治以前。當時,對於名貴之輩的家庭來說,人們在用餐的時候普遍席地而坐,根據身份階級的不同,坐在不一樣的位置,餐桌上的菜品也各不相同。

但是,對於普通百姓而言,雖然家中也實行分餐制,但他們彼此之間的菜品卻並沒有什麼差異。

當中國曆史進入到唐朝階段後,人們對於飲食制度的禮儀規定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衆所周知,唐朝社會民族實現了大融合,對外交往的繁榮使得各種文化實現了交匯融合,因此,其他國家或民族合餐制的文化也深刻地影響到了唐代人民。

在這一時期內,雖然合餐制已經出現在了社會中,但對於那些地位較高的大家族來說,分餐制仍然是主流用餐禮儀形式。然而,到了唐代後期,這種合餐制文化也普遍出現在權貴家族中了。

從分食制到合食制,我國飲食制度爲何會發生這樣的變化? 第2張

到了宋代社會,由於椅子已經成爲了一種普遍存在的傢俱,因此,百姓們在用餐的過程中也普遍會選擇合餐制。在他們看來,一家人圍坐在一張桌子上吃飯,更能體現家庭的溫馨。

在宋朝後期,合餐制已經成爲了社會中普遍認可的習俗。從一定程度上來講,合餐製成爲用餐主流,體現了我國思想文化的進步。

在《明史》中有這樣的記載:“羣臣進和章,帝擇其寓警戒者錄之。”

由此可見,在明朝初期,皇家內所使用的用餐禮儀仍然以分餐製爲主。但隨着文化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分餐制中所體現的尊卑關係也逐漸淡化,此時,合餐制就自然而然地成爲了被人們普遍承認的一種用餐方式。

雖然對於統治者來說,分餐制更能彰顯其地位的尊貴,但實際上,通過座位順序來體現地位尊卑的方式顯然是更加正規的,因此,到了明朝中後期,合餐制也逐漸取代了分餐制。但即使如此,飲食文化中的等級觀念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據《大明會典》記載:“四品以上座次於殿內東西廂向,五品以下坐次於兩廊。”

由此可見,即使在當時合餐制已經成爲了主流,但等級觀念仍然深深地影響着飲食文化。

結語

俗話說,民以食爲天,在漫長的中國歷史上,飲食文化的變革也是我國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分餐制向合餐制的演變,體現了在不同社會階段,我國人民的不同地位。隨着社會意識觀念的不斷變化,在中國未來的發展道路上,或許飲食制度也會發生相應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