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爲了拖垮秦國,韓國君主採用疲憊戰術,最終效果如何?

爲了拖垮秦國,韓國君主採用疲憊戰術,最終效果如何?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6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韓國(公元前403-公元前230),周朝的周王族諸侯國,是戰國七雄之一,與魏國、趙國合稱三晉,國君爲姬姓韓氏。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在中國歷史當中,春秋戰國是璀璨輝煌的一段時期。在這段時期當中,割據在地方的諸侯王們,他們在短時間內強大自身佔據更多的有利優勢,相互爭霸。

戰國後期除秦國之外的其他六國都因爲各種各樣的原因,使得國家的綜合實力有所欠缺,在面對秦國攻擊之時,其他六國能想到的最好的辦法便是形成一個整體,共同攻擊秦國。

爲了拖垮秦國,韓國君主採用疲憊戰術,最終效果如何?

而在整個聯盟當中,首當其衝的便是看起來弱不禁風的韓國。誠然,韓國雖然土地面積小,但地理位置卻極佳,韓國君王在無可奈何之下只好採用疲憊戰術,拖垮秦國。

一、韓國君王的態度

雖然秦國在此之前不過是一個蠻夷之地,無論是軍事亦或者是經濟實力都跌到了谷底。但好在秦國商鞅變法,在短時間內徹底改變了自己所存在的諸多弊端,除此之外,秦國的歷代君王也非常勤奮,沒過多久便強大自身站在了權力的巔峯。

而與之相比,韓國顯然要幸運的多了。韓國因爲瓜分到了晉國的一部分財產,在建國之初就擁有強大的底氣。

雖然同樣通過變法在短時間內強大了自己的國家,但顯然韓國君王貪生怕死,沒有治理之能,曾經強大不已的韓國在其手中也根本沒有多大的發展。

直到戰國後期之時,秦國逐漸強大,隱隱約約地出現了想要統一六國的思想。沒過多久,秦國也派出軍隊討伐其他六個國家。

韓國君王自然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已經成爲了秦國的眼中釘肉中刺,如果秦國真的要下手的話,那自己肯定是第一個被滅國的國家,於是這樣一來,韓國君王整天都處在憂心忡忡的狀態之下。

爲了拖垮秦國,韓國君主採用疲憊戰術,最終效果如何? 第2張

突然有一天,朝中的一位臣子向韓國君王提出了建議。在這位臣子看來,秦國君王是一個非常喜歡征戰之人,然而他最大的特點便是好大喜功,只要國家的經濟有所上升,便會修建各種大型工程,而韓國就可以藉着這一特徵來拖垮秦國。

韓國君王早已走投無路,聽到這一番建議自然是喜不自勝,於是立刻就找到了一個擅長水工的臣子鄭國,將自己所有的希望全寄託在他的身上,希望他可以幫助自己保住韓國。

二、鄭國臨危受命

臣子鄭國在得知此事之後,更是欣然前往,在來到秦國之後就非常順利地見到了秦國君王。鄭國本就是水利方面的專家,由他說出的一系列方式方法,取悅了秦國君王,於是秦王幾乎想都沒想,就委託鄭國由其負責修建一條大渠,主要負責灌溉當地的農田。

爲了拖垮秦國,韓國君主採用疲憊戰術,最終效果如何? 第3張

雖然鄭國勤勤懇懇地修建水渠,但始終沒有忘記自己來秦國的目的。在秦國佔有一席之地之後,鄭國就開始把控自己手中的權力,似有似無的摧毀秦國。

首先,鄭國動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開始修建水利工程,雖然表面上鄭國看起來雄心大志,但其實一直在消極怠工,根本沒有全身心的投入到建設大局的工程當中。

除此之外,鄭國也故意的在一些工程數據當中做了手腳,使得挖渠之路一拖再拖。一晃數年過去了,鄭國曾經許諾秦國君王所修建的水利工程仍就沒有完工。一時之間,秦國的百姓怨聲載道,連國家想要東征的步伐都嚴重的受到了阻礙。

沒過多久,鄭國的狼子野心便被世人揭曉,秦國百姓用繩子將鄭國捆住,送到了秦始皇的面前。

當時的秦始皇剛剛即位,而且還突然失去了自己身邊的有利臣子,正是情緒最爲崩潰之際。秦始皇得知這一消息之後,更是表示自己要殺了鄭國。

爲了拖垮秦國,韓國君主採用疲憊戰術,最終效果如何? 第4張

然而鄭國卻向秦始皇辯解,表示自己之所以會這麼做,是因爲韓國過於弱小,如果秦始皇可以再信任他的話,他一定會爲秦國修建出一條完美的大渠。但其實鄭國在面對生死之時,爲了活命只能做出這樣的抉擇。

秦始皇考慮到當時的國家確實需要修建出一條利民利國發展的水利工程,然而秦國卻因爲種種原因對這方面的知識嚴重缺乏,所以在無可奈何之下只好饒了鄭國一命。

果不其然,在10年之後,這項水利工程終於修建完善,而這則水渠也確實爲當地的百姓帶來了幸福的農耕生活。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韓國君王派出了鄭國這個奸細,但仍舊沒有阻撓秦國統一六國的腳步,而韓國也成爲了第一個被滅國的國家。

在秦始皇正是把控朝政之事,秦國就具備了一定的軍事實力,雖然由中國修建的這條水利工程,經過層層阻礙,耗費諸多時間,最後才得以修繕完成。

但卻並沒有爲韓國贏得過多的緩息時間,而韓國最後也淪爲了國家與國家爭鬥當中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