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端平入洛事件 端平入洛失敗的原因

端平入洛事件 端平入洛失敗的原因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9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端平入洛,一般是指北伐,南宋在聯合蒙古滅金國後收復了原北宋領土,最終被蒙古軍大敗的軍事行動。這次行動也標誌着宋蒙戰爭的全面爆發。

南宋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蒙古軍隊久攻蔡州不克,且軍中缺糧,於是向宋朝求援。宋朝按“宋蒙聯盟”要求,派大將孟珙率兵2萬、糧草三十萬石進攻蔡州。隨後,宋軍攻陷蔡州,金國滅亡。

孟珙將金哀宗的遺骨帶回到南宋都城臨安,宋理宗將其遺骨送到太廟告慰那些被金兵欺侮過的先人。南宋全國上下一片歡騰,朝中舉行了一系列的慶祝活動,重現了宋徽宗收復燕雲六州的喜慶場面。宋理宗也多次派人派人拜謁祖陵祭掃。

在金朝滅亡後,蒙古大軍就開始北撤,只留少數漢人留守,河南就成了無兵防守的地區。不過蒙古很雞賊的留下了許多的蒙古騎兵作爲斥候,並且掘開了黃河,放河水入淮水。

端平入洛事件 端平入洛失敗的原因

端平元年六月十二日,廬州知州全子才率淮西兵萬餘人收復原來北宋的南京應天府。七月五日,收復東京開封府。因糧草缺乏,沒有進一步行動。

半個月後,趙葵率兵五萬由泗州抵達開封,責問全子才爲何不收復洛陽。原來,軍隊的糧草供應是由當時的南宋權相史彌遠之侄史嵩之把持,由於史嵩之反對出兵,故意拖延糧草供應,且蒙古兵掘開黃河,導致兩淮成了汪洋沼澤,造成了糧草供應困難。另外,河南故土不僅沒有蒙古騎兵,就是老百姓也找不着幾戶,收集糧草困難。宋軍的收復故土之舉不得不止。

儘管如此,趙葵還是一邊向朝廷籌措糧草,一邊命令徐敏子率一萬三千人先行,楊義率一萬五千人爲接應,帶了五天的口糧開赴洛陽。

徐敏子到達洛陽後發現全洛陽城都沒多少戶百姓。接應的楊義還沒進洛陽城就被蒙古騎兵伏擊,幾乎全軍覆沒。楊義和少部分宋軍逃入洛陽城。蒙古軍隨後包圍了洛陽。

本來就沒多少糧草,洛陽又是空城,斷糧多日的宋軍被迫撤退。蒙古軍趁機掩擊,宋軍大部被消滅。

在開封等候消息的趙葵與全子才得知洛陽慘敗,再加上軍中缺糧,也被迫撤軍。端平入洛最終失敗。

這次事件在歷史上被稱爲“端平入洛”。端平入洛的行動本就是臨時決議,未多加考慮,進行討論時又爭議頗大。但宋理宗急於收復故土,一意孤行,沒做準備便急忙出兵,兵力不足、糧草不濟、缺乏騎兵等致命因素都不加考慮,最終造成了端平入洛的失敗。如果能夠好好謀劃準備一下,或許就是另一番場景。即使不能收復故地,也不會敗得這麼慘。

端平入洛說是收復河南故土,其實只是個遠程行軍,沒有遇到敵人,也沒有解救多少百姓,這與當年宋徽宗收復燕雲六州一樣,只是宋朝君民的一場迷夢,不僅給蒙古提供了進軍的口實,也把自己的弱點暴露無遺。

宋理宗從此一蹶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