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解密:到底該如何評價南宋末年的“端平入洛”?

解密:到底該如何評價南宋末年的“端平入洛”?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7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第一, 端平入洛是宋朝破壞盟約,引狼入室。由於南宋最終被蒙元滅亡,而宋蒙戰爭因爲和諧被簡化成了王朝更迭戰爭,這個荒唐的觀點喧囂一時。宋軍進軍河南會惹來蒙古人,最後導致大禍。但這種意見有着一個隱含假設——宋軍不進軍河南,蒙古人就不會來。那麼來看看蒙古人是怎麼做的。

在金國滅亡後(這時宋軍進入中原還早着),蒙古謀臣耶律楚材就向窩闊臺呈報《平南之策》;謀士李實“勸其先謀犯蜀、順流而下窺江南”。就在宋軍發起端平入洛的同月,蒙古汗國召開了規模巨大的諸王大會,會上窩闊臺說“今中原,西夏,高麗,回鶻諸國盡以臣附,惟東南一隅,尚阻聲教。朕欲躬行天討,卿等以爲何如?”大將塔察兒(木華黎之孫)回答道“臣雖駑鈍,願仗天威,掃清浙淮,何勞大駕親臨不測之地哉!”作爲剛剛興起的遊牧民族,強烈的擴張掠奪野心根本不需要什麼敗不敗盟,侵宋的計劃早已是蒙古人的廟算之中。

第二,爭奪中原土地有無必要?在明確了宋蒙戰爭不可避免這樣一個重大的基本問題之後,應該說端平入洛在戰略上是可取的。趁着敵人在兩次戰爭之間短暫的間歇,增加自己的領土,加大防禦縱深有什麼不好呢?前文已說過,據關守河在金國人身上非常有效。即使擋不住敵人,做一下緩衝也好,就像蘇德戰爭初期的西烏克蘭,西白俄羅斯和波羅的海沿岸地區那樣。

解密:到底該如何評價南宋末年的“端平入洛”?

當然,正如反對派所攻擊的那樣,戰略雖然可取,卻不一定正確。收復三京之後如何防守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正如吳潛說“自潼關至清河三千餘里,須用十五萬兵,又須百戰堅韌如金人,乃可持久歲月”,南宋既沒有“十五萬兵”,也不能“百戰堅韌如金人”,因此自然不可能“持久歲月”,事實上如果蒙軍沒有西征的話,就是真的像金人那樣恐怕想“持久歲月”也難。

第三,宋軍是不是戰鬥力很弱?宋軍在戰術層面沒有任何失誤。教科書給人的感覺宋軍很差,最多會水戰和守城戰,野戰完全不行。這種觀點早就科普很久了。如宋遼二十五年戰爭,雙方都是野戰爭鋒,只是宋軍缺乏騎兵,擊潰戰佔大部分。再看洛東之戰,精銳的淮西軍以堂堂步兵方陣與騎射無敵的蒙古騎兵作戰數日,其戰鬥力讓素來鄙夷南人(即南宋漢人)的蒙古人也吃了一驚。端平入洛關鍵是輸在了戰役層面:後勤補給與諸軍配合。就是在滅金的前一年冬天(1233年),京湖戰區能給圍攻蔡州的蒙古軍運去30萬石軍糧,今年夏天就沒法給開封,非得要從兩淮千里迢迢的轉運。可見補給不足很大程度上是南宋沒有協調好自己內部矛盾的結果,而不是客觀的必然。

這樣總結下來,宋廷可以有兩個決策:如果宋軍能夠協調好內部矛盾,那麼兩淮、京湖共同進軍,保證供給,拿下三京,並建設成宋軍的主要前沿防線,從而加大戰略縱深,遲滯蒙軍的進攻;或者全力以赴防守,鞏固四川、襄樊、兩淮三大防區,營建起彈性或縱深防禦體系,從而擋住蒙古鐵騎南下的腳步,至少也能保住半壁江山。可惜南宋的高層像靖康之變時的北宋君臣一樣,在戰、守、和上舉棋不定,每個方法都嘗試,卻又不肯花大力氣,最後自吞苦果。前一個決策,戰役執行嚴重錯誤,自不必說;後一個決策,防守不到位,導致宋蒙戰爭一開始四川、襄樊戰線差點崩潰,孟珙、餘玠等人好不容易纔把局面換回。

滾滾的長江水在一刻不停的向東奔流着,它可知道不久之後人們的鮮血將會染紅這條大江嗎?也許,對它來說這早已是司空見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