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秦始皇北擊匈奴經過介紹 匈奴公主和親烏孫國詳情

秦始皇北擊匈奴經過介紹 匈奴公主和親烏孫國詳情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戰國七國混戰,秦王雄韜武略,歷經十五年征戰終於破六國聯盟,滅亡六國,統一了天下。其中燕,趙,韓三國一直受到匈奴邊境侵犯的問題,遺留給了秦始皇。燕,趙,韓原先爲了抵禦外族入侵,修建了邊境長城,可是匈奴在此時逐漸強大,常常越過長城掠奪物資,並且佔據了河套地區的土地。

秦始皇北擊匈奴經過介紹 匈奴公主和親烏孫國詳情

秦始皇命蒙恬率三十萬軍從陝西出發一直北上翻過長城,從匈奴的東部攻擊,另又派楊翁子率輔軍從寧夏出了長城從匈奴西部攻打。匈奴抵擋不住秦兩大軍夾擊,失敗逃走。秦始皇收復了被匈奴侵佔的古河南地區,沿着黃河設立了四十多個郡縣,把內地百姓移居到郡縣,開墾土地,繁殖人口。匈奴不甘心丟了這些土地,多次主動攻打邊境。

第二年,蒙恬又往北跨過黃河,攻打匈奴勢力,匈奴被打敗,往北方逃走。爲了鞏固河南地區的統治,秦始皇又增設了一個九原郡。爲了防止匈奴還可能南下入侵,秦始皇開始大量修建長城,在燕,趙,秦原來修建的舊長城基礎上又新建了從甘肅到遼東的長城,工程浩大,綿延萬里,對抵禦匈奴南下,保護北部邊境安寧起到了巨大作用。

秦始皇爲了保秦國北部安寧,先後發動的兩次反攻匈奴大戰,都取得了勝利。之後蒙恬領兵長期駐守在北方,爲守護當地居民的安定生活,維持國土完整作出了巨大貢獻。秦始皇還大量的往北方移民,開拓了邊境疆土,這對促進那裏的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匈奴公主和親烏孫國詳情

匈奴也效仿漢朝,爲了拉攏烏孫國的支持,把匈奴公主嫁給了烏孫國王昆莫。烏孫國一族本來生活在祁連山地區,被匈奴驅趕到現在的新疆一帶,與匈奴向來不和。漢武帝時,漢帝率軍全面反擊匈奴,意在瓦解匈奴勢力。匈奴被迫遷往漠北一帶,這時烏孫國國力逐漸強盛,匈奴爲了避免烏孫國的報復,把匈奴的公主送往烏孫國,實行和親。

秦始皇北擊匈奴經過介紹 匈奴公主和親烏孫國詳情 第2張

匈奴公主拉弓射箭,騎馬奔騰,和漢族女子截然不同。昆莫把這位匈奴公主封爲了左夫人。左字匈奴族裏表示尊重的意思。

昆莫過兩年後,病死。昆莫無子,孫子繼位。這時漢朝把一位諸侯王之女解憂封爲公主嫁給了烏國王。匈奴也再次和親,又嫁出了一位匈奴公主。解憂沒有生育,匈奴公主卻產下一子,取爲泥靡。這個匈奴公主之子泥靡最後繼承了王位,成爲了烏孫國國王,被稱爲狂王。

狂王在位之時,尊重母國,與匈奴修好,過了幾年泥靡國王被其它兩個大王分而治之的局面取代。

後來,其中大國王元貴靡去世,最後烏國子民都歸附了小國王烏就屠,也就是匈奴公主生的又一個兒子。

雖然關於匈奴公主的具體記載並不多,但是匈奴公主和親烏孫國的這段歷史中,不難看出匈奴公主在烏孫國爲保障匈奴的和平作出了不少貢獻。烏孫國國王最後由匈奴公主之子繼位,這對匈奴的發展是極有幫助的。

匈奴和突厥的關係是怎麼樣的

匈奴、突厥是在亞歐大陸上先後興起的兩個強大的民族。匈奴是夏朝遺留下來的羣族,它繁盛於兩漢時期,經過長期征戰發展,匈奴這個民族最後分成南、北匈奴兩部分。

秦始皇北擊匈奴經過介紹 匈奴公主和親烏孫國詳情 第3張

北匈奴受到了漢朝和南匈奴的猛烈攻擊,被追擊到西部最後逐漸消失,而留在漠北的北匈奴在五胡亂華時逐漸發展,經過一系列的發展殘殺也逐漸消失。

原始突厥人是匈奴的別種,突厥民族是在突厥帝國建立以後才建立的,突厥在隋唐時期逐漸發展起來,經過長期的發展融合最終也分成了兩個部分,其中的一部分逐漸向西遷移最終建立起土耳其,剩下的另一部分與其他民族逐漸融合。

歷史上的匈奴和突厥有着些許相同,兩個種族的領土都是橫貫亞歐大陸,他們從東部的邊界打開中國領土,在西部的邊界和波斯語民族常年交戰,然而突厥人似乎在這方面表現的更爲直接。匈奴人是和波斯語民族進行戰爭而突厥則是直接搶奪他們的城市。匈奴和突厥是一個國家的兩個不同的朝代,就相當於古代中國的不同時期。匈奴人身材健壯,頭大臉大,滿臉鬍鬚,長相甚是兇悍;而突厥人身材高大,臉型又細又長,氣質儒雅,完全稱得上是美男子。

現如今,匈奴和突厥都屬於中國,他們同漢族以及其他少數民族共同組成了博大而又富饒的中華民族,並且不斷髮展,共同繁榮!

蘇武爲漢使匈奴詳情介紹

那是很久很久以前,漢朝的時候的事情。一代帝王漢武大帝,出征匈奴。那個時候打仗,人們就有了一種意識,叫做偵察兵。大漢扣留了很多匈奴的探子,匈奴也扣留了好多大漢的探子。

秦始皇北擊匈奴經過介紹 匈奴公主和親烏孫國詳情 第4張

這個時候,單于覺得大漢十分強大,難以貢獻,於是就想要稱臣。大漢知道後十分高興,於是便找人出使匈奴。這時候蘇武站出來了,蘇武是個小官二代,才華橫溢,覺得自己應該爲國家做一點什麼事情,所以就要求出去,皇帝答應了。於是,蘇武帶着一羣人浩浩蕩蕩的上路了。

剛到達匈奴的時候,匈奴十分熱情,好吃好喝的招待着,後來單于就漸漸的變臉了,蘇武很不高興。這個時候有個匈奴人就告訴蘇武的一個手下張勝說,我要謀反,你幫我,我當了單于之後我就投奔漢朝。張勝一看,這麼好的事情,當然沒有不答應之理。

就這樣,張勝把自己的老大給連累了。這件事情沒有成功,蘇武他們提前知道了這件事情,蘇武的手下勸蘇武快走,快去逃命吧。蘇武說,戈壁漫漫,能往哪裏逃。蘇武面對匈奴人的審判,想要以死殉國。可是匈奴人怎麼可能這麼輕易的讓他死?蘇武的手下也哭着勸,老大你不能死啊,結果蘇武就沒死成。

沒死成的後果是怎樣?被人派去牧羊了。還在那裏娶妻生子。可以說蘇武一生中最好的年華都是在放羊中度過的。

匈奴墓葬是怎麼回事

匈奴人的墓葬很特別,叫做天葬。這個東西,至今在中國的某些地區也是存在的,尤其是草原人民。在《狼圖騰》裏面,對這個東西也有過描述。

秦始皇北擊匈奴經過介紹 匈奴公主和親烏孫國詳情 第5張

說是草原人民一輩子用了草原的資源,因此在死的時候,要把自己的身體還給草原。

總之,匈奴人就是這樣對待價值觀就對了。匈奴人死了之後,基本上是沒有墓地的。他們不像中原地區人們那麼講究,直接扔在了草原上了事,覺得這是對自然的一種尊重。

不過後來受中原影響,也是不一樣的匈奴人有不一樣的想法,有的匈奴人也有自己的墓葬了。而且匈奴人繼承了中國古代一個特別不太好的東西,叫做殉葬。他們開始相信,有些東西,你活着的時候需要,你死了的時候也是需要的。因此,在一個匈奴人死了之後,會有東西給他陪葬。他生前喜歡的東西,基本都會在墓地裏面。

這樣來說,一個匈奴人的等級越高,他的陪葬規模越大。要是他身份高貴,會有幾百人在他的墓地裏面白白的犧牲生命。他的妻子,還有隨從,本來是活着的,但是基本上在他死了之後就去墓葬裏面陪着他了。

而且,在匈奴人的墓葬裏面,有首飾,有器具,也開始出現了壁畫一類的東西。生動,而且古樸,如果內容不是動物相互打鬥撕咬,不是那麼的栩栩如生,沒有那麼多的陰森,就更好了。

匈奴皇后被稱爲閼氏的來源

匈奴將首領稱爲“單于”,將皇后稱爲“閼氏”。那麼匈奴皇后這個“閼氏”稱號是怎麼來的呢?其實“閼氏”原來指的是女子化妝用的胭脂,後來擴展爲匈奴皇后。

秦始皇北擊匈奴經過介紹 匈奴公主和親烏孫國詳情 第6張

匈奴雖然天生兇惡好戰,但他們也有浪漫的一面,他們把“閼氏”這種美好的漂亮的顏料比作自己的皇后,可見他們對美好事物的讚美和喜愛。

我要重點說一下這位“寧胡閼氏”王昭君。昭君從小便可愛喜人,長大之後更是端莊賢惠,美麗動人,十七歲時父親把她送進宮中成了宮女。然而昭君並沒有馬上得到皇帝的寵幸,孤獨的在宮中度過多年,後來呼韓邪單于入漢面見元帝請求與漢朝和親,此時的昭君因多年沒有得到皇帝的寵愛而心灰意冷,於是主動請求與呼韓邪單于成親。元帝將昭君賜予呼韓邪單于,昭君抵達匈奴爲漢匈兩個民族帶來巨大的好處,她把中原的文化帶進了匈奴,促進了當地的發展也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她勸諫呼韓邪單于放棄戰爭,增進了漢匈的友好往來與和平共處。

然而好景不長,建始二年呼韓邪單于不幸去世了,昭君的悲慘生活便從此開始了,根據他們收繼婚俗昭君又嫁給了呼韓邪單于的兒子復株累單于,生下兩個閨女,再到後來他的這任丈夫死去,昭君又要嫁給第一任丈夫的孫子,此時的她已經身心疲憊,徹底崩潰最終服毒自盡……我們可以從中看出匈奴的收繼婚俗給當時的女子的身心帶來多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