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劉備伐吳真的做錯了嗎 劉備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劉備伐吳真的做錯了嗎 劉備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8.9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劉備伐吳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劉備伐吳沒錯,兵敗夷陵的原因有三個,諸葛亮只看出了其中之一?

劉備兵敗夷陵,不但數萬軍隊被燒得焦頭爛額,還至少陣亡了馮習、張南、傅肜、程畿等四員大將。益州治中從事、鎮北將軍率部奔魏,馬氏五常中最卓越的白眉馬良也在戰鬥中遇害——《三國志》寫的就是遇害,也不知是在混戰中被殺,還是罹難於大火之中。

在正史中,諸葛亮從未反對劉備伐吳,這一點熟讀三國史料的讀者都能理解:荊州是諸葛亮桑梓之地,也是隆中對的戰略支撐點,丟了漢中都不能丟荊州。

劉備伐吳的必要性,曹魏侍中、關內侯劉曄看得很清楚:“蜀雖狹弱,而備之謀欲以威武自強,勢必用衆以示其有餘。且關羽與備,義爲君臣,恩猶父子;羽死不能爲興軍報敵,於終始之分不足。”

劉備伐吳真的做錯了嗎 劉備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爲了奪回進取中原的兩大根基之一,也爲了給荊州陣亡將士一個交代,更是要向曹魏孫吳秀肌肉,劉備這一仗非打不可。丟荊州、失關羽而劉備毫無反應,這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別說劉備是當世梟雄,就使是尋常男子,兩個“兒子”被人殺了一個,也不能不奮起還擊。

關羽被擒斬而劉備忍氣吞聲,就會成爲天下笑柄;荊州被東吳奪佔,諸葛亮的隆中對就變成了空中樓閣。於公於私,關羽之仇不能不報,荊州不能不奪回,但如何報仇,怎樣奪回,卻是一個技術活兒。很顯然,劉備這活兒沒做好,而且也沒做完——他兵敗夷陵之後,原本是想捲土重來的,但卻因爲拉肚子沒治好,只能暫時答應了孫權的求和:“章武二年秋八月,收兵還巫,孫權聞先主住白帝,甚懼,遣使請和。先主許之,遣太中大夫宗瑋報命。”

劉備撤軍,並是“僅以身免”,而是帶回了大量百兵,再加上江州都督趙雲帶來的援兵,又有了跟東吳作戰的實力,曹丕也在北線向東吳發起了進攻:“(吳黃武元年,漢章武二年,魏黃初三年)秋九月,魏乃命曹休、張遼、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須,曹真、夏侯尚、張郃、徐晃圍南郡。”

如果劉備身體還支撐得住,是一定要跟曹丕兩面夾攻的,他在遺詔中很遺憾地表示:“朕初疾但下痢耳,後轉雜他病,殆不自濟。”

實事求是地說,劉備是季漢唯一頂樑柱,沒了劉備的季漢,能以攻爲守保住西川漢中就不錯了,“興復漢室”只能喊喊口號而已。

在漢末亂世,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盟友,只有永遠的利益,三方都是在憑實力說話,曹魏攻吳而蜀漢不趁火打劫,主要就是因爲劉備病重,那一紙盟約,是可以隨時撕毀的——孫權已經撕過兩次了,劉備撕一次有何不可?

劉備伐吳真的做錯了嗎 劉備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第2張

因爲劉備的健康原因,蜀漢失去了最好的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收復荊州重創東吳的大好機會,忙過劉備的後事,荊州已經被孫權消化得差不多了,曹魏軍隊也被東吳頂了回去,諸葛亮也只能接受隆中對變成跛腳鴨的現實。

劉備有英雄之志、梟雄之心、豪雄之氣,他能在漢末亂世殺一出一條血路,連曹操也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孫權比他還是差了一個檔次,這樣的英雄,不可能有仇不報、失地不復。

劉備出兵伐吳是唯一的選擇,諸葛亮當然不會反對,因爲忍氣吞聲的後果誰也承擔不起:打得贏打不贏是一回事,想不想打、敢不敢打是另一回事,被卸了一條胳膊而不吭聲,天下人都會瞧不起劉備,蜀漢的人心散了,隊伍就不好帶了。

必打之戰,而且是有可能打贏之戰,換做讀者諸君是劉備,這場仗也不能不打,趙雲的勸諫細想起來根本就站不住腳,“先滅魏,則吳自服”更是一廂情願。

劉備伐吳,於公於私、於情於理都有必要,如果他打贏了,或者孫權在軍事壓力下屈服,交還荊州和叛徒,那就會成爲劉備宏圖霸業的一個亮點,而勝利者是不受指責的。

劉備打輸了,口水自然傾盆而下,原本不反對的諸葛亮,也被罩上了“屢諫不從”的光環,事實上諸葛亮對諸葛亮伐吳,在正史中只表過一次態:“章武二年,軍隊敗績,還住白帝。亮嘆曰:‘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

在諸葛亮看來,劉備伐吳失敗的主要原因,就是沒有一個好參謀長:如果法正當參謀長,伐吳之戰根本就不會輸!

諸葛亮的說法不無道理,劉備之所以能打贏漢中之戰,連曹操都瞭解法正起了決定性作用:“吾故知玄德不辦有此,必爲人所教也。”

劉備伐吳真的做錯了嗎 劉備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第3張

裴松之給《三國志》做注時說曹操是在給自己找臺階:“蜀與漢中,其由脣齒也。劉主之智,豈不及此?將計略未展,正先發之耳。夫聽用嘉謀以成功業,霸王之主,誰不皆然?魏武以爲人所教,亦豈劣哉!此蓋恥恨之餘辭,非測實之當言也。”

其實陳壽和裴松之的意見並不矛盾:好謀士的好計謀,還得由好主公拍板做主,呂布有陳宮,袁紹有田豐沮授審配郭圖,這些謀士都不弱奈何呂布袁紹對的不聽錯的聽,最後兵敗身亡,主要原因還是主公素質太低。

劉備瞭解什麼計謀高明,什麼意見應該採納,法正瞭解什麼時候該怎麼打,兩人配合得比較默契。諸葛亮在劉備活着的時候,很少參與前線指揮,再加上後方需要有人“足兵足食”,所以劉備只能自己兼任參謀長,最後還當了一把“合後大將”——這就是劉備伐吳失利的第二個原因:沒有能夠獨當一面的將帥之才。

小說中的劉備集團人才濟濟,五虎大將打遍天下無敵手,而事實上在三國之中,蜀漢是人才最匱乏的一方,真正拿得出手的大將,也就是萬人敵關羽張飛二人而已:黃忠早已病逝,馬超纏綿病榻(死於章武二年),趙雲反對伐吳,魏延在漢中走不開。

夷陵之戰開打的時候,關羽張飛黃忠全都辭世,龐統法正也已病亡,劉備既當中軍主帥,又當敢死隊長,突圍的時候衝鋒在前,斷後的時候親自下令,沒被燒得鬚髮全無,也忙得焦頭爛額。

除了沒有好參謀長和替自己指揮的統兵大將,劉備夷陵失利的第三個原因,就是蜀中反戰情緒高漲,前線將士士氣不高。

劉備伐吳真的做錯了嗎 劉備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第4張

在蜀中門閥士族看來,伐吳之戰是用蜀中子弟的性命去替荊州外來戶搶地盤,打輸打贏對自己都沒有什麼好處。這也是漢末亂世羣雄爭霸特有的現象:大將投降就像喝涼水,五虎大將和五子良將多半換過主公,普通士卒受挫即降,換個主公照樣吃糧當兵,昨天刀槍相搏的對手,今天就可能在一個行軍竈裏吃飯,打贏了自然可以受賞,打輸了也沒必要丟命。

我們細看劉備與曹操孫權,就會發現他們三人有一個最大的差別:曹操有青州兵、徐州兵和諸夏侯曹的家丁部曲,孫權有父兄留下的百戰精兵,而劉備在荊州和益州都是進佔時間較短的外來戶,所以愛惜士卒的關羽魏延失利的時候,手下都一鬨而散甚至反戈一擊,說明他們的部下都還沒有養熟。

沒有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謀主,也沒有進可攻退可守的主將副帥,劉備帶着忠誠度幾乎爲零的蜀軍,打順風仗還可以,一旦戰事失利,大家就會紛紛作鳥獸散——管他天下姓劉姓曹還是姓孫,命是自己的,沒了腦袋,一切歸零。

劉備伐吳真的做錯了嗎 劉備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第5張

夷陵之敗,劉備天時地利人和盡失,即使諸葛亮親臨一線,也未必能扭轉戰局。伐吳之戰就是一步死棋:走是死,不走也是死,即使明知必輸也不能不打。

當然,把劉備兵敗夷陵歸咎於沒有稱職的參謀長、沒有獨當一面的大將、沒有肯捨生忘死作戰的士卒,這三個理由好像都不太充分,要客觀公正地評說夷陵之戰,還得呈請讀者諸君發表高見:丟失了荊州和關羽,劉備不起兵伐吳,會帶來哪些惡果?吳國不可不伐,如何調兵遣將、採取何種戰略戰術,才能迫使孫權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