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論李維羅馬史 論李維名言

論李維羅馬史 論李維名言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論李維,全名叫做《論蒂託·李維前十本(羅馬)史書》,作者是意大利佛羅倫薩共和國的政治家、思想家尼可羅·馬基亞維利,成書時間1513年-1519年。

 簡介

《論李維》是意大利佛羅倫薩共和國的政治家、思想家尼可羅·馬基亞維利的著作,全名是《論蒂託·李維前十本(羅馬)史書》(意大利文:Discorsi sopra la prima deca di Tito Livio,英文:Discourses on the First Decade of Titus Livy)。而蒂託·李維的羅馬史書是《羅馬建城以來史》(拉丁文:Ab Urbe Condita Libri)。

論李維羅馬史 論李維名言

  《論李維》

前言

本書是對李維《羅馬史》前10卷的評註。是一本懷古的、品德高尚的共和派手冊。馬基雅維裏在本書中涉及了他關於政治、道德、命運和必然性等重大觀點。在本書中他告誡共和國的公民、領袖、改革家和奠基人如何自我治理,如何捍衛他們的自由,避免腐敗。書中討論了古代與現代的共和主義,在這裏我們尤其可以看到他與亞里士多德政治主張的密切關係,也涉及了他對基督教的批判,顯示了他本人對自己時代世俗化與現代性的看法。《論李維》無疑是西方政治思想傳統中最爲重要的作品之一,被哈林頓說成是爲中世紀後的歐洲恢復和應用基本上是古典意義的政治自由所做的最爲重要的嘗試。

作品信息

作者:馬基雅維裏

ISBN:7208053626

頁數:470

開本:小16開

封面形式:簡裝本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5-1

 本書目錄

導論

 第一卷 羅馬人就城市內部事務作出的決策

尼科洛·馬基雅維利致札諾比·布昂德爾蒙蒂諾和科西莫·魯塞萊的問候

前言

第一章 城邦的一般起源;羅馬的起源

第二章 共和國的類型,羅馬共和國的類屬

第三章 在羅馬創設護民官的變故,護民官使共和國更趨勢完美

第四章 平民和甸馬元老院之間的不和,促成了共和國的自由與強大

第五章 誰是自由更可靠的保障,民從還是權貴,誰是紛爭的主因,侵奪者還是守成者

第六章 羅馬能否建立一個消除平民和元老院相互敵視的國家

第七章 對於維護共和國的自由,指控權有多大的必要

第八章 指控權對共和國多麼有利,謠言就是對它多麼有害

第九章 若要建立新共和國,或撇開其古老制度對它進行徹底改造,只能大權獨攬

第十章 共和國或王國的創建者值得讚美,一如施行專制者應當受到譴責

第十一章 論羅馬人的宗教

第十二章 應當如何估量宗教的重要性,意大利是如何因爲羅馬教會的宗教缺少信仰而頹敗的

第十三章 羅馬人如何利用宗教整飭城邦,建功立業,平息騷亂

第十四章 羅馬人依照必然性解釋徵兆;在被迫違背信仰時,也精明地做出遵守信仰的表相;對褻瀆信仰者皆予嚴懲

第十五章 當極端的救濟手段令薩謨奈人困惑時,他們求助於宗教

第十六章 習慣於受君主統治的人民,假如偶然獲得了自由,也難以維持

第十七章 腐敗的人民在獲得自由後,也極難維護這種自由

第十八章 在腐敗的城邦裏,假如有一個自由的國家,以何種方式來維護它?如果沒有這樣的國家,以何種方式來建立它?

第十九章 在傑出的君主死後,軟弱無能的君主尚能自保,在軟弱無能的君主死後,軟弱無能的君主無法維護任何王國

第二十章 兩個有德行的君主相繼主政,便可成就大業;組織良好的散會和國可以使德行後繼有人,其獲取與擴張也能蔚爲大觀

第二十一章 君主和共和國缺少自己的軍隊,將蒙受奇恥大辱

第二十二章 羅馬的賀拉提烏斯三兄弟和阿爾巴的庫裏阿擔烏斯三兄弟事件,有何值得借鑑之處

第二十三章 不可孤注一擲卻不拼盡全力;因而固守關隘往往有害

第二卷 羅馬人民那些擴張帝國的決策

前言

第一章 羅馬人建立帝國的原因,是德行還是運氣

第二章 同羅馬人作戰的民族;他們捍衛自由的執着精神

第三章 通過摧毀周邊的城市,允許外邦人輕易的分享它的榮耀,羅馬變成了一座巨型城市

第四章 共和國有三種擴張方式

第五章 宗派和語言的多樣性,加上洪災和瘟疫,湮沒了歷史的記載

第六章 羅馬人如何征戰

第七章 羅馬人給每個殖民者多少土地

第八章 人們爲何離開故土,侵入別人的家園

第九章 列強之間開戰的一般原因

第十章 金錢並非如俗見所言,是戰爭的筋骨

第十一章 與名聲雖好但實力不濟的君主交好,實爲不智之舉

第十二章 擔心有人進犯時,是主動出擊,還是坐等戰爭

第十三章 卑賤者能飛黃騰達,更多依靠欺詐而非武力

第十四章 認爲可以用謙卑戰勝傲慢的人,往往是在自欺欺人

第十五章 弱國總是優柔寡斷;決定遲緩總是有害

第十六章 當今的軍隊極不符合古代體制

第十七章 當今的軍隊是否應當重視炮兵;對它的普遍看法是否正確

第十八章 鑑於羅馬人的權威和古代戰爭的先例應當更加重視步兵而不是騎兵

第十九章 進行擴張的共和國若是治理不善,不按羅馬人的德行行事,只會走向覆滅,不會帶來昌盛

第二十章 君主或共和國利用僱傭軍有何危險

第二十一章 羅馬人派出的首位軍事執政官,是派往卡普阿;這事發生在他們開始征戰的四百年後

第二十二章 人們在判斷大事時經常出錯

第二十三章 羅馬人對必須決斷的事情作出判斷時,一貫避免中庸之道

第二十四章 一般而言,要塞弊多利少

第二十五章 攻打一座陷入分裂的城市,利用其分裂去奪取它,是自相矛盾的策略

第二十六章 謗言和虐待只會產生仇恨,沒有任何益處

第二十七章 精明的君主或共和國應做好征戰的充分準備,如果準備不足,經常會遭受損失

第二十八章 對公衆或私人受到的損害不予報復,會給君主或共和國帶來危險

第二十九章 命運不想讓人阻撓它的計劃時,它就遮蔽人的心智

第三十章 真正強大的共和國和君主想獲得友情,靠的不是金錢,而是德行和強盛的威名

第三十一章 信任被放逐的人有多危險

第三十二章 羅馬人攻佔城市的種種手段

第三十三章 羅馬人給予他們的軍隊將領多大的權限

第三卷 具體的個人如何使羅馬偉大

第一章 教派或共和國若想長久生存,經常要回到自己的源頭

第二章 適時裝瘋賣傻,不失爲明智之舉

第三章 若想維護新獲得的自由,必須殺死布魯圖斯之子

第四章 如果被剝奪王位的人仍然在世,身居王位的君主也不得安寧

第五章 什麼原因使王位繼承者失去王國

第六章 論陰謀

第七章 從自由變爲奴役,或從奴役變爲自由,何以有時不流血,有時腥風血雨

第八章 凡是想改變共和國的人,要尊重它的目標

第九章 若想總是福星高照,務必因時制宜

第十章 如果敵人迫使軍隊將領不擇手段交戰,他不能臨陣脫逃

第十一章 以寡敵衆的人,即使處於劣勢,只要能夠挺過最初的一擊,也可獲勝

第十二章 精明的將領作戰時應當讓士兵背水一戰,消除那些讓敵人背水一戰的因素

第十三章 弱兵強將和弱將精兵,哪個更可靠

第十四章 戰鬥中出現的新花樣和新聲音,能夠產生何種效果

第十五章 應由一人而不是數人統領軍隊;將多有害

第十六章 真正的德行只在危難之時刻顯現;太平時代之得勢者不是賢達,而是富貴門第

第十七章 不可先迫害一個人,然後又讓他主持大事

第十八章 能預見到敵人的計謀,是將領的最大優點

第十九章 統治民衆,安撫是否比懲罰更重要

第二十章 較之於羅馬的任何軍隊,善意對法利希人產生了更大的影響

第二十一章 漢尼拔採取不同的處事方式,爲何能在意大利取得和西庇阿在西班牙一樣的成果

第二十二章 曼利烏斯·托克圖斯的嚴厲和瓦勒裏烏斯·科維努斯的友善,給他們帶來了同樣的榮耀

第二十三章 卡米盧斯被趕出羅馬的原因

第二十四章 拖延任命使羅馬遭受奴役

第二十五章 論辛辛那圖斯和衆多羅馬公民的貧困

第二十六章 女人禍國

第二十七章 如何讓分裂的城市團結;若想控制城市的必須維持其分裂的看法爲何錯誤

第二十八章 應當提防公民的工業,因爲在善舉背後,往往潛伏着專制得萌芽

第二十九章 人民犯罪的根源在於君主

第三十章 希望運用自己的權利造福共和國的公民,先要消除嫉妒心;在看到敵人時,務必整飭城市的防務

第三十一章 強大的共和國和傑出的人,無論面對何種命運,都能保持同樣的勇氣,同樣的尊嚴

第三十二章 人們利用什麼方式擾亂和平

第三十三章 要想打勝仗,務必讓軍隊保持自信並信任將領

第三十四章 什麼樣的名望、言辭和看法使人民支持一個公民;他們在任命行政長官時,是否比君主更高明

第三十五章 充當某種意見的首領有何危險;這種意見越是不同尋常,其危險也就越大

第三十六章 法蘭克人爲何在戰鬥開始時無比勇猛,後來卻連女人都不如

第三十七章 在大戰之前是否有必要進行小規模戰鬥,若想避免這種戰鬥,應當如何摸清新的敵人

第三十八章 如何造就一個能夠獲得軍隊信任的將領

第三十九章 將領應當熟悉地形

第四十章 在戰爭中運用欺詐是件光榮的事

第四十一章 保衛祖國應當不計榮辱,不擇手段

第四十二章 不必遵守被迫作出的承諾

第四十三章 出生在同一地區的人,無論何時幾乎都保持相同的天性

第四十四章 運用殘暴無恥的手段,往往可以獲得用正常手段無法獲得的東西

第四十五章 何爲較好的戰術:先抵擋住敵人,形成相持之勢後再去進攻他們,還是一開始就傾全力猛攻

第四十六章 城市的家族爲何長期保持某種習俗

第四十七章 優秀的公民應當愛國而不計私仇

第四十八章 看到敵人犯下大錯時,要謹防上當受騙

第四十九章 共和國要想維護自身的自由,每天都要採取新的防範措施:昆圖斯·法比烏斯因何功績得到了“馬克西姆斯”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