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歷史暢談:李自成能與李世民相提並論嗎?

歷史暢談:李自成能與李世民相提並論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8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末農民領袖李自成和張獻忠等人在崇禎年間發起了農民起義,從百姓的角度他們自然是拯救萬民於水火的英雄,而從統治階級來看,他們就是擾亂秩序的“亂臣賊子”,所以無論明朝統治者還是後世的清朝統治者,都稱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領袖爲“流寇”、“闖賊”、“獻賊”。關於“流寇”或者“流賊”這樣的字眼在明末的官方文件或者民間書籍中數不勝數,在這裏就不一一枚舉了。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歷史暢談:李自成能與李世民相提並論嗎?

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進京,崇禎皇帝上吊殉國,從此以後一些明朝大臣們對李自成的稱呼卻發生了極大的轉變。在一些人的口中,李自成甚至能夠和千古明君唐太宗李世民相提並論。

歷史暢談:李自成能與李世民相提並論嗎? 第2張

李自成攻克北京後,決定對在京的原明朝官員進行甄別錄用,這些明朝大臣們爭先恐後地趕赴大順朝所指定的地點報名,場面十分壯觀,一度人滿爲患。而爲了能夠在新朝中佔得一席之地,原明朝大臣們也紛紛使出渾身解數,不顧廉恥地鼓吹李自成和新建的大順朝。明朝詹事府少詹事項煜曾經在衆人面前宣稱:“大丈夫名節既不全,當立蓋世功名如管仲、魏徵可也。” 項煜認爲,投降已經是既成事實,名節已經不保了,那麼就應該像投降齊桓公的管仲、投降唐太宗的魏徵那樣建立一番功業。項煜說得比較委婉,雖然沒有說出唐太宗,但是他在自比管仲、魏徵的時候,無疑將李自成比作了齊桓公和唐太宗。

而另外一位明朝降官則說得更爲露骨,一天,擔任清朝都給事中的龔鼎孳和另一位明朝降官、清朝內院大學士馮銓吵架,龔鼎孳指責馮銓是明朝閹黨餘孽,而馮銓則指責龔鼎孳曾經投降過李自成。多爾袞追問龔鼎孳是否確有此事,龔鼎孳答道:“實。豈止鼎孳一人,何人不曾歸順?魏徵亦曾歸順唐太宗。” 龔鼎孳情急之下拉了很多人下水,希望能夠法不責衆,這原本是沒錯的,但是他卻將李自成比作了唐太宗,自然引起了多爾袞的不快,因此受到了多爾袞的斥責。

其實,李自成從之前的“流寇”、“闖賊”到日後明朝大臣們口中的“唐太宗”,除了成王敗寇的原因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顧炎武在《日知錄》裏面說過一段話,很好地概括了這個原因。顧炎武寫道:“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辯?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漢人之間的改朝換代,只是亡國而已,和亡天下有本質的區別,而亡國和亡天下對於不同的人來說有着不同的責任。

“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保衛國家、避免改朝換代是“肉食者”,也就是君臣應該考慮的事情,而如果亡天下了,那麼連社會底層的匹夫都應該共同肩負保衛天下的責任。而李自成和崇禎皇帝同爲漢人,那麼政權更替不過是一次亡國而已,誰做皇帝都一樣,所以一些明朝官員根本不願意保衛朱氏的國家了,最終在京兩三千官員之中殉國的大臣不過二三十人,而有些人將李自成比作李世民也不足爲奇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