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北宋楊時的簡介:留下“程門立雪”千古佳話

北宋楊時的簡介:留下“程門立雪”千古佳話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楊時,中國古代著名的一位理學家。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楊時簡介。楊時,字中立,號龜山,公元1053年出生於南劍西鏞州龍池團。熙寧九年考取了進士,擔任過知縣、工部侍郎等官。楊時的理學思想是他一生中的閃光點,他對理學的傳承和發展有很大的作用。  

北宋楊時的簡介:留下“程門立雪”千古佳話

  楊時畫像

楊時在年少時,就十分的聰明伶俐,讀書成績也十分的優秀,於是大家都叫他“神童”。楊時雖然是個理學家,但他並不是一開始就讀的儒學,他最早接觸的其實是佛學。楊時在八九歲時就已經會作詩賦了,在明溪縣那一帶十分有名。二十四歲時,考取了進士。

考取了進士之後,楊時被授予司戶參軍,但是他用生病這個理由沒有去赴任,而是專心的研究理學,寫了《列子解》這一本書。後來楊時去到洛陽,拜了著名的理學大師程顥爲師,一心鑽研理學。在當時,與遊酢、伊熔、謝良佐一起成爲了程顥門下的四大弟子。那個年代的學者大多都是學的佛學,只有楊時只衷心學習理學,因此楊時在拜在程顥門下之後,對於理學的學習有常人無法比擬的長進。

學成之後,楊時去了徐州,擔任司法一職,在職期間,又撰寫了《莊子解》一書。不過楊時對於的理學的追求並沒有因此而停住了腳步。在楊時四十一歲時,又去拜了程顥的弟弟同爲理學大師的程頤爲師。當時的楊時,其實在理學方面已經有很高的造詣了,但是他依然虛心求教、勤奮好學,終於學到了程門理學的真諦。

楊時繼承了程門理學,又對後代理學的集大成者朱熹有非常深的影響,所以說楊時在理學上具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承前啓後的過渡作用。以上就是楊時簡介。 

楊時求學

楊時,不僅自己對理學的研究頗有成就,而且將理學從北方傳到了南方,讓理學不僅僅只在北方傳播,被世人成爲“閩學鼻祖”。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楊時求學的故事。楊時求學的過程被流傳成了一個成語故事——程門立雪。這樣說大家可能就十分熟悉這個故事了。  

北宋楊時的簡介:留下“程門立雪”千古佳話 第2張

  程門立雪畫像

當時,理學大師程頤在官場上遭人陷害,官職遭罷免後流放故里。而且洛學在那個時期不是正統學說,一直受到官方的藐視,於是程頤就下定決心歸隱洛陽。楊時得知這個事情之後,就與好友遊酢一起前往洛陽探望程頤先生。

當時正好是隆冬,朔風凜凜,天寒地凍。寒冷的北風肆無忌憚地颳着。但是楊時和遊酢並沒有因此而停下腳步,而是將自己的衣服裹得緊緊,揹着北風向前行進着。一路上楊時和遊酢二人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的理學思想。在第二日天剛剛亮的時候,二人終於到達了程頤的住處。但是不巧的是程頤剛好去了嵩山書院,不在家裏。

楊時和遊酢二人雖然已經身子凍得瑟瑟發抖、嘴脣凍得發紫、雙腿也凍得邁不開退,但是急於見到程頤先生的心,還是支撐着他們二人一路趕到了嵩山書院。傍晚來到嵩山書院後,又被告知程頤已經在早晨的時候回去了。二人只說了句真不巧,又匆匆趕回了程頤先生的住處。

等趕到程頤住處時,程頤先生正在閉目養神。二人覺得不應該打擾大師,於是站在屋外靜等先生醒來。等到程頤先生醒來,發現二人正站在雪中,連忙將二人迎進門,此時屋外的雪已經積了一尺多厚了。 

楊時是哪個朝代的

楊時在中國理學的發展史上有重要的作用,而今天我們主要講與理學無關的一個楊時。要講這樣的一個楊時,就要先了解楊時是哪個朝代的,那麼到底楊時是哪個朝代的呢?現在我們就來看一下。  

北宋楊時的簡介:留下“程門立雪”千古佳話 第3張

  楊時畫像

楊時出生於公元1044年,這個年份屬於北宋仁宗慶曆四年,所以楊時就是北宋時期的人。楊時在熙寧九年考取了進士,被授予汀州司戶參軍,但是他以生病爲由,沒有前去赴任。元豐四年,楊時又被授予了徐州司法,這回,楊時才真的算開始了自己的仕途。

紹聖元年,楊時又被派到瀏陽擔任地方官員。剛到瀏陽的第二年夏末,整個縣城出現了重大的旱災,許多農民都顆粒無收,大量的難民都紛紛逃離了瀏陽縣城,尋找新的出路。於是楊時上書請求朝廷撥款,將官倉裏的糧食全部用於救濟難民,終於緩解了災情。

可是好景不長,紹聖四年,瀏陽縣城連續下了好久的暴雨,瀏陽成爲了“水澤之國”,大批量的農田被淹沒,農民又遭受了許多損失。於是楊時又緊急向朝廷上書,請求朝廷撥款賑災,並且減免災民的賦稅。楊時爲災民們爭取到了許多利益,是真心實意爲百姓的一名好官。

政和二年,楊時又被調往了蕭山,擔任蕭山縣的縣令。當時的蕭山縣城附近的農田容易有旱澇等自然災害,附近的農民深受其害。楊時到任後,就聽取了百姓們的意見,在附近修築了一條湖,取名叫做湘湖。